一种设有防臭结构的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5601发布日期:2018-10-19 22:0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桶盖,尤其涉及一种设有防臭结构的马桶盖。



背景技术:

马桶有马桶坐盆、水箱和马桶盖构成,马桶盖包括座圈和盖板,座位和盖板有的通过同一铰轴铰接在马桶座盆上、有的独立地铰接在马桶座盆上。现有的马桶进行冲洗时是通过开启水箱内的水进行冲洗的,如果为女性小便则通过水箱的水进行冲洗存在浪费水资源的不足;还有现有的马桶在使用者如厕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是能够自由扩散都空气中的,从而会导致其它如厕者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设有防臭结构的马桶盖,解决了现有的马桶使用者如厕时臭气能够自由扩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不用开启水箱也能够冲洗马桶的设有防臭结构的马桶盖,以进一步解决现有的马桶只能够通过水箱里的进行冲洗马桶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设有防臭结构的马桶盖,包括座圈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的一端和盖板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在一起,所述座圈为塑料结构,所述座圈设有沿座圈周向延伸的配水腔、引入水给配水腔的进水接头和若干沿座圈周向分布的喷孔,所述喷孔和配水腔连通。使用时,将进水接头同水源连接在一起(优选同马桶的水箱连接在一起引入水源)。方便时,使座圈平置在马桶座盆上,人坐在座圈上进行方便。水进入配水腔,然后从喷孔中喷向马桶座盆内,水的喷出能够增加水同散发出的臭气(氨气)的接触面积,使得臭气能够被吸收,从而起到降低散发出马桶的臭气的量,达到防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座圈设有沿座圈周向延伸的储水腔和将储水腔内的水排出的出水机构,所述出水腔和所述配水腔连通,所述座圈平置时所述喷孔位于所述座圈内周面的上端,所述出水机构设有位于座圈上端的沿座圈周向延伸的驱动圈、设置在储水腔底壁上将储水腔内的水输出到马桶坐盆内的若干出水口、封闭出水口用的第一堵头、驱动第一堵头向上移动而封闭住出水口的第一弹簧、下端同第一堵头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驱动杆和连接在第一驱动杆上端的驱动塞,所述驱动塞沿上下方向滑动密封连接在设置在储水腔的顶壁上的滑孔内,所述驱动圈设有穿设在所述滑孔内的下压所述驱动塞的按压头。如厕时,人坐在座圈时使得驱动圈下移,驱动圈的按压头下移驱动塞去下压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下压第一堵头和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一堵头封闭住出水口,开启进水接头使得水进入储水腔内而储存在储水腔内。方便完成而人起身后,失去对驱动圈的按压作用,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驱动圈上抬而复位且第一堵头开启,储水腔内的水流入马桶座盆内而实现对马桶的冲洗,如果为小便已即用水需求小时则不需要开启水箱,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座圈的外周面上设有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线的弧面,所述弧面设有凹坑,所述进水接头包括同所述储水腔连通的位于所述凹坑的底壁上的进水口、封堵所述进水口的第二堵头、驱动所述第二堵头向凹坑内移动而使得第二堵头封堵住进水口的第二弹簧、第三堵头、一端同第三堵头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驱动杆、密封套设在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上的进水管、封闭进水管的同第二驱动杆固接在一起的第四堵头和驱动第四堵头开启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二驱动杆内设有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三堵头的端面上、进口端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杆位于所述进水管内的部位;所述座圈平置在马桶坐盆上时在所述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三堵头封堵住所述凹坑且驱动第二堵头朝内移动而使得进水口开启,所述第四堵头开启;所述第三堵头同所述凹坑错开时所述第二驱动杆驱动所述第四堵头封堵住进水管、所述第二弹簧驱动所述第二堵头封堵住所述进水口。本技术方案当座圈平置在马桶座盆上时,则进水接头能够自动开启而引入水到储水腔内,当座圈力气起后则第二堵头抵接在弧面的没有凹坑的部位而使得接头能够自动关闭,从而实现了进水接头在需要接通时自动接通、需要断开时自动断开,自动化程度好,使用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杆同所述进水管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水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能够提高安装时调整进水管和弧面的距离到需要的距离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堵头和所述凹坑之间为锥面配合进行密封。能够使得第三堵头位于凹坑内时不会卡死座圈而使得座圈不能够以铰轴为轴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堵头设有伸入到所述凹坑内同所述第三堵头配合的受力杆。开启第二堵头上的方便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座圈自动抬起机构,所述座圈自动抬起机构包括座圈抬起弹簧、浮球循环通道、位于浮球循环通道内的配重浮球和浮球复位控制机构,所述浮球循环通道包括第一竖通道、第二竖通道、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底壁内的下通道和设置在所述储水腔顶壁内的上通道,所述下通道和上通道都从座圈靠近所述铰轴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所述下通道以靠近铰轴的一端高另一端低的方式倾斜,所述上通道以靠近铰轴的一端低另一端高的方式倾斜,所述第一竖通道将下通道和上通道远离铰轴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竖通道将下通道和上通道靠近铰轴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浮球复位控制机构包括铰接在座圈内的跷跷板,所述跷跷板设有储水坑;当座圈处于平置状态、储水坑内储满水且配重浮球搁置在所述跷跷板上时,所述跷跷板保持平置状态且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竖通道内而阻碍所述配重浮球下降、所述储水坑位于所述跷跷板另一端的上表面上;座圈处于平置状态时,所述下通道的最低点高于所述储水腔的最低点且同储水腔最低点连通;当座圈处于平置状态、所述跷跷板自重产生的力矩为使得跷跷板保持在平置状态;当座圈处于平置状态且储水坑空置时,配重浮球能够驱动跷跷板转动而经所述第二竖通道下落;所述配重浮球位于所述下通道的低端内时,所述座圈自重和配重浮球产生的力矩克服所述座圈抬起弹簧产生的力矩而使得所述座圈保持平置在马桶坐盆上;所述储水腔空置且配重浮球位于所述跷跷板上时,所述座圈抬起弹簧产生的力矩克服所述座圈自重和配重浮球产生的力矩而使得所述座圈以所述铰轴为轴朝向竖起方向转动。现有的马桶盖的座圈需要人工进行立起,本技术方案人离开后,座圈在完成对马桶坐盆的冲洗后能够自动立起。设置配重浮球进行配重,能够避免在储水腔内的水量不能够克服座圈抬起产生的扭矩是座圈产生上台人体的力而导致使用时的舒适性差和人座上去时需要先按压着才能够座上而导致的方便性差的问题。

作为优选,有一个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最低点处。能够确保配重浮球能够回位到下通道的最低点,从而在输入水到储水腔内时配重浮球能够沿第一竖通道上升。提高了使用时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座圈抬起弹簧驱动座圈以所述铰轴为轴朝向竖起方向转动时,所述下通道内的水已经全部排空。

作为优选,所述座圈和盖板都设有黄色表面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在如厕的过程中对马桶座盆内进水喷水,起到吸收氨气而到达除臭的效果;人离开座圈后能够对马桶进行主动冲洗。

附图说明

图1座圈通过沿左右方向的竖直平面进行剖视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座圈处于平置状态时通过沿马桶周向从马桶的前端延伸都后端的竖直面进行剖视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座圈1、储水腔11、储水腔的底壁111、弧面12、进水孔13、配水腔14、喷孔15、凹坑16、铰轴2、进水接头3、进水口31、第二堵头32、受力杆321、第二弹簧33、第三堵头34、第二驱动杆35、引水通道351、进水管36、第四堵头37、第三弹簧38、出水机构4、驱动圈41、按压头411、第一驱动杆42、出水口43、第一堵头44、驱动塞45、第一弹簧46、滑孔47、座圈自动抬起机构5、浮球循环通道51、第一竖通道511、第二竖通道512、下通道513、上通道514、配重浮球52、浮球复位控制机构53、安装腔531、跷跷板532、轴533、限位部534、储水坑5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2,一种设有防臭结构的马桶盖,包括座圈1、进水接头3、出水机构4、座圈自动抬起机构5和盖板(盖板在图中没有画出)。

座圈1的后端(即图中右端)和盖板的右端通过铰轴2铰接在一起。座圈1为塑料结构。座圈1和盖板的表面都设有黄色表面层。座圈1设有沿座圈周向延伸的储水腔11、引入水给储水腔的进水接头和将储水腔内的水排出的出水机构。座圈1的外周面靠近铰轴2的一端上设有以转轴为中心线的弧面12。

出水机构4包括驱动圈41和第一驱动杆42。驱动圈41沿座圈1周向延伸。驱动圈41位于座圈1上端面上。

座圈自动抬起机构5包括座圈抬起弹簧、浮球循环通道51、配重浮球52和浮球复位控制机构53。座圈抬起弹簧图中没有画出。座圈抬起弹簧为扭簧且套设在铰轴2上用于驱动座圈1顺时针转动而立起。浮球循环通道51包括第一竖通道511、第二竖通道512、下通道513和上通道514。下通道513设置在储水腔11的底壁内。下通道513从座圈靠近铰轴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下通道513以靠近铰轴的一端高另一端低的方式倾斜。储水腔的底壁111为平底结构。下通道513的最低点高于储水腔11的最低点且通过进水孔13同储水腔最低点连通。上通道514设置在储水腔11顶壁内。上通道514从座圈靠近铰轴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上通道514以靠近铰轴的一端低另一端高的方式倾斜。第一竖通道511将下通道和上通道远离铰轴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竖通道512将下通道和上通道靠近铰轴的一端连接在一起。配重浮球52位于浮球循环通道51内。浮球复位控制机构53包括跷跷板532。配重浮球位于下通道的低端已即图中最左端内时,座圈自重和配重浮球产生的力矩克服座圈抬起弹簧产生的力矩而使得座圈保持平置在马桶坐盆上。储水腔空置且配重浮球位于跷跷板上时,座圈抬起弹簧产生的力矩克服座圈自重和配重浮球产生的力矩而使得座圈以铰轴为轴朝向竖起方向转动。

参见图3,浮球复位控制机构53还包括安装腔531和销轴533。安装腔531设置在第二竖通道512的壁内。安装腔531设有限位部534。跷跷板532的中部通过销轴533铰接在安装腔531内。座圈1处于平置状态时,跷跷板532在自重作用下转动到支撑在限位部534上而维持在水平状态。跷跷板532处于水平状态时,一端位于第二竖通道512内而起到阻拦配重浮球通过的作用、另一端位于安装腔531内,配重浮球不能够进入安装腔。532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的上表面设有储水坑535。当座圈处于平置状态、储水坑535储满水且配重浮球搁置在跷跷板532上时,跷跷板保持平置状态。当座圈处于平置状态且储水坑空置时,配重浮球能够驱动跷跷板转动而经第二竖通道512下落回到下通道内。

参见图4,弧面12设有凹坑16。进水接头3包括进水口31、第二堵头32、第二弹簧33、第三堵头34、第二驱动杆35、进水管36第四堵头37和第三弹簧38。进水口31同位于凹坑16的底壁上。进水口31通过流道同储水腔连通。第二堵头32位于进水口31内。第二堵头32设有伸入到凹坑16内的受力杆321。第二弹簧33位于进水口31内。第二弹簧33用于驱动第二堵头32向凹坑内移动而使得第二堵头封堵住进水口。第三堵头34用于密封堵塞住凹坑16和挤压受力杆321。第三堵头和凹坑之间为锥面配合进行密封。第三堵头34一体形成在第二驱动杆35的一端。第二驱动杆35的另一端同第四堵头67焊接在一起。第二驱动杆35为圆柱杆。第二驱动杆35的另一端密封转动且可伸缩地穿设在进水管36内。进水管36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已即进水管36为外螺纹管。第四堵头37位于进水管36内。第四堵头37用于封闭进水管36远离第二驱动杆的一端。第三弹簧38位于进水管36内。第三弹簧38用于驱动第四堵头37朝向第二驱动杆35移动而使得进水管36远离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开启。第二驱动杆35内设有引水通道351。引水通道351的出口端位于第三堵头34的端面上、进口端位于第二驱动杆35位于进水管内的部位上。

参见图1,储水腔11的顶壁上还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座圈上表面的滑孔47。滑孔47内滑动密封连接有驱动塞45。驱动圈41设有若干一一对应地穿设在滑孔47捏的按压头411。出水机构4还包括若干出水口43。出水口43设置在储水腔11的底壁上且沿储水腔的周向分布。出水口43同滑孔47一一对应地对齐。座圈平置在马桶座盆上时,储水腔内的水经出水口43流出后掉落到马桶坐盆内。出水口43内设有第一堵头44和第一弹簧46。第一弹簧46用于驱动第一堵头44向上移动而使得出水口43开启。上下对齐的第一堵头和驱动塞通过第一驱动杆42连接在一起。座圈1内还设有沿座圈周向延伸的配水腔14。配水腔同储水腔11连通。配水腔14设有若干喷孔15。喷孔15沿座圈的周向分布。喷孔15的出口端位于座圈的内周面上。座圈平置时喷孔位于所述座圈内周面的上端。已即储水腔内的水储满后才从喷孔喷出、能够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因为人如厕是脱裤子还需要时间,该时间能够用于对储水腔储水而谁又不会喷出(如果喷出则为浪费)。

参见图1到图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进水管同水源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为在马桶的水箱上开孔进行连接,调整进水管的拧入深度到符合要求。需要方便时,通过人工使座圈1平置在马桶座盆上(即座圈为图1中的状态)。此时平置浮球滚动到下通道513的最低点处,座圈自重和配重浮球产生的力矩克服座圈抬起弹簧产生的力矩而使得座圈保持平置在马桶坐盆上;第三堵头34同凹坑对齐;在第三弹簧的驱动作用下,第四堵头开启、第三堵头密封堵塞在凹坑内、第三堵头按压受力杆321使得第二堵头克服第二弹簧的作用力而开启;水源内的水经进水管、引水通道351、凹坑16、进水口和下通道后进入储水腔11。储存腔内水进而进入配水腔14、然后从喷孔15喷出而起到除臭的作用。由于进入的水是从下通道的高端流向底端的,使得随着水位的上升,浮球进入第一竖通道511最后停留在上通道的最高点内。由于使用者是坐在座圈上的,此时驱动圈驱动驱动塞下移,驱动塞驱动第一驱动杆下移而驱动第一堵头下移,第一堵头封堵住出水口使得储水腔内的水不能够流出。方便完毕后使用者站起,此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堵头上移而使得出水口开启且第一堵头通过第一驱动杆驱动驱动圈复位。出水口的输出水的总速度大于进水接头输入水的流量的速度,具有为5倍以上,所以储水腔内的水能够排完最后,进水速度大于进水速度越多则排完时间越短。随着储水腔内的水位的下降配重浮球下降到搁置在跷跷板上而不能够继续下移(因为储水坑内储有水、浮球不能够驱动跷跷板转动),当储水腔的水排出完时(已即进入的水量同流出的水量相等时),在座圈抬起弹簧的作用下以铰轴2为轴转动而自动立起,座圈1立起的过程中第三堵头同凹坑错开,错开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堵头封堵住进水口、第三堵头抵接在弧面12上,弧面对第三堵头产生的挤压作用力通过第二驱动杆传动给第四堵头使得进水管被封闭,封闭的结果为水源不能够经进水管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