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缝进水成品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0141发布日期:2018-11-02 21:2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沟,具体是一种条缝进水成品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背景技术:

排水沟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排水沟设计按照排水系统工程布局和工程标准,确定田间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并分析计算各级排水沟道和建筑物的流量、水位、断面尺寸和工程量。

传统的排水沟一般采用浆砌石、混凝土或砖体结构,每隔一定距离预埋透水管,浆砌石和砖体结构都在缝隙里面填满水泥砂浆,这样水就没有办法通过缝隙流出来,因此,这种传统的排水沟结构不能快速排掉土中的雨水,使得厌水苗木存活率下降,而且这类排水沟的整体强度不是很高,当排水沟边侧被踩压时很有可能导致排水沟受到土壤的积压而导致侧壁的崩塌。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缝进水成品树脂混凝土排水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缝进水成品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包括底板,底板的厚度为12cm的树脂混凝土结构,底板的下方是厚度为20cm的石粉层,石粉层的下方是种植土,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是厚度为 180-250mm的干砌石结构,左侧板的外侧是粒径为3.1-3.7mm、厚度为200-250mm 的粗砂层,粗砂层的外侧是粒径为1.6-2.2mm、厚度为150-200mm的第一细砂层,第一细砂层的外侧是种植土,所述右侧板的外侧是粒径为1.6-2.2mm、厚度为 150-200mm的第二细砂层,第二细砂层的外侧是粒径为2.3-3.0、厚度为 200-250mm的中砂层,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垂直安装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依次穿过粗砂层、第一细砂层设置,右侧板的外侧面垂直安装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依次穿过第二细砂层和中砂层设置,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上端安装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排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细砂层和中砂层的上端设有散水坡,散水坡自中砂层向第二细砂层低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水坡的坡度为1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孔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排水沟采用干砌石结构、粗砂层、第一细砂层、第二细砂层和中砂层,从而土中的雨水可快速排入水沟中,可快速排掉土中的雨水,保证厌水苗木的存活率,散水坡的设置也有利于快速将雨水排入沟中,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强排水沟的强度,即使左侧板与右侧板外部的砂层被挤压,也可以提供较好的抗压性能,避免砂层被挤压时对侧板施力,造成排水沟的崩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条缝进水成品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石粉层、3-左侧板、4-右侧板、5-粗砂层、6-第一细沙层、 7-种植土、8-第二细砂层、9-中砂层、10-第一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12-散水坡、13-盖板、14-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条缝进水成品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包括底板1,底板1的厚度为12cm的树脂混凝土结构,底板1的下方是厚度为 20cm的石粉层2,石粉层2的下方是种植土,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设有左侧板3和右侧板,左侧板3和右侧板4是厚度为180-250mm的干砌石结构,左侧板3的外侧是粒径为3.1-3.7mm、厚度为200-250mm的粗砂层5,粗砂层5 的外侧是粒径为1.6-2.2mm、厚度为150-200mm的第一细砂层6,第一细砂层6 的外侧是种植土7,所述右侧板4的外侧是粒径为1.6-2.2mm、厚度为150-200mm 的第二细砂层8,第二细砂层8的外侧是粒径为2.3-3.0、厚度为200-250mm的中砂层9,干砌石结构、粗砂层5、第一细砂层6、第二细砂层8和中砂层9设置,可使左侧土中的雨水快速透过第一细砂层6、粗砂层5、干砌石结构,右侧土中的雨水快速透过中砂层9、第二细砂层8、干砌石结构排入水沟中,左侧的土又可以被第一细砂层6、粗砂层5阻挡,避免进入到水沟中,右侧的土也可以通过中砂层9、第二细砂层8阻挡,避免进入到水沟中,从而可快速排掉土中的雨水,保证厌水苗木的存活率,而且泥土不会进入到水沟中,不会造成土的流失而导致的坍塌;所述左侧板3的外侧面垂直安装有第一加强筋10,第一加强筋 10依次穿过粗砂层5、第一细砂层6设置,右侧板4的外侧面垂直安装有第二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11依次穿过第二细砂层8和中砂层9设置,所述左侧板3 与右侧板4之间上端安装有盖板13,盖板13上开设有排水孔14。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强排水沟的强度,即使左侧板3与右侧板4外部的砂层被挤压,也可以提供较好的抗压性能,避免砂层被挤压时对侧板施力,造成排水沟的崩塌。

所述第二细砂层8和中砂层9的上端设有散水坡12,散水坡12自中砂层9 向第二细砂层8低斜,有利于快速将雨水排入沟中。

所述散水坡12的坡度为19°,可有利于快速排水,而且能够放缓水流冲击速度,以保证水沟使用寿命。

所述排水孔14倾斜设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