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392发布日期:2018-07-31 20:46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信检修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修井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通信线网越来越密集,随之而来的相应配套的检查井的设置也越来越多。现在常使用井盖固定在井口上,接触面是硬接触,减震性能较差,当井盖受到车辆碾压时,井盖与井座相互碰撞,产生剧烈震动和高分贝噪音,影响了人们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修井盖,通过于井座内侧周向设置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吸收井盖受到的压力,具有减弱井盖受到的震动,降低噪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检修井盖,包括井座,所述底座内侧放置有井盖,所述井座上开设有与井盖配合的座槽,所述座槽侧面周向均布有若干沿座槽径向方向的方槽,所述方槽内嵌设有沿方槽长度方向移动的减震块,所述减震块伸出方槽的端部开设有轴线水平且高于减震块的弧形缺口,所述减震块伸入方槽的端部抵触有轴线沿方槽长度方向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井盖扣盖于座槽内,井盖与弧形缺口抵触压紧,井盖推动减震块向方槽内部移动一段距离后,减震块压缩弹簧,弹簧产生反作用挤压减震块,减震块对井盖产生的合力等于井盖的重力时,井盖稳定在座槽内。当车辆压在井盖上,减震块沿方槽长度方向运动,进一步压缩弹簧,直至弹簧对减震块的压力使减震块产生的合力等于井盖对减震块作用的压力,或减震块压入方槽内,井盖朝下的端面与座槽底面抵触,实现减震块对检修井盖的减震。井盖与减震块接触面为弧形结构,使得井盖向下移动较小距离时,减震块产生较长的沿座槽轴线方向的移动距离,从而使弹簧产生较好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座槽底面开有圆环型结构的垫圈槽,所述垫圈槽内嵌设有橡胶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井盖朝下的端面与座槽底面抵触时,井盖朝下的端面与橡胶垫圈碰撞减震,减弱了井盖与座槽底面碰撞产生的噪音和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内套设有固定于减震块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于固定在方槽内与弹簧背离减震块一端抵触的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井盖挤压减震块时,减震块推动导向杆在方槽内移动,减震块移动过程中压缩弹簧,使弹簧提供沿减震块移动方向的弹性作用力,实现对井盖的减震。导向杆引导弹簧的产生的弹力方向,使其保持与减震块运动方向相同,达到较佳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下端旋设有穿出井座的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杆与挡块连接,固定方式简单,成本较低,装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上旋设有与井座抵压的六方螺母,所述方槽高度方向底面开设有位于导向杆下方且宽度与螺杆配合的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长孔长度方向移动螺杆位置后,使用六方螺母将螺杆固定,实现了挡块位置的调节,使减震效果能按不同使用环境进行调节,达到较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座底面开设有容纳螺杆和六方螺母的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和六方螺母设置于井座内,进行井座的安装施工时,井座安装面上不需要额外开设放置螺杆和六方螺母的槽,便于井座的安装施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朝向座槽底面的端面设置有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圆角的设置使井盖与减震块相互运动时,减震块与井盖边缘之间的磨损较小,延长了检修井盖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槽高度方向底面开设有弦长等于减震块宽度一半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沿方槽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能使进入方槽内的水流出,减弱了污水对弹簧的腐蚀,有利于延长检修井盖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井盖扣盖于座槽内,井盖与弧形缺口抵触压紧,井盖推动减震块向方槽内部移动一端距离后,减震块压缩弹簧,弹簧产生反作用挤压减震块,减震块对井盖产生的合力等于井盖的重力时,井盖稳定在座槽内。当人或车辆压在井盖上时,减震块沿方槽长度方向运动,进一步压缩弹簧,直至弹簧对减震块的压力使减震块产生的合力等于井盖对减震块的压力;或减震块压入方槽内,井盖朝下的端面与座槽底面抵触,实现减震块对检修井盖的减震。井盖与减震块接触面为弧形结构,使得井盖向下移动较小距离时,减震块产生较长的沿座槽轴线方向的移动距离,从而使弹簧产生较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检修井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检修井盖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井座;11、方槽;12、排水槽;13、长孔;14、座槽;15、让位槽;16、垫圈槽;2、井盖;21、倒圆角;3、减震机构;31、减震块;311、弧形缺口;32、导向杆;33、弹簧;34、挡块;35、螺杆;36、六方螺母;4、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一种检修井盖,如图1和图2所示,井座1整体为法兰结构,井座1外侧填充有将井座1固定的混凝土,井座1内侧铰接有将井座1盖合的井盖2。

如图2和图3所示,井座1内侧开设有与井盖2配合的座槽14,当井盖2盖合于井座1时,井盖2位于座槽14内。座槽14侧面周向均匀开设有沿座槽14径向方向的多个方槽11,方槽11与座槽14下端面齐平,在本实施例中方槽11数量设置为8个。

如图2和图3所示,方槽11内放置有减震机构3,减震机构3包括沿方槽11内腔移动的减震块31,减震块31伸出方槽11的一端开设有轴线水平且高于减震块31的弧形缺口311。减震块31伸入方槽11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与减震块31垂直的导向杆32。导向杆32背离减震块31的一端穿设有挡块34,导向杆32外侧套设有两端分别与减震块31和挡块34抵触的弹簧33。

如图3所示,导向杆32引导弹簧33的受力方向始终沿导向杆32轴线方向,挡块34的位置控制弹簧33的压缩量,以适应不同压力环境的使用。

如图3所示,方槽11与座槽14下端面齐平的面开设有沿方槽11长度方向的排水槽12,排水槽12为弦长等于方槽11宽度一半的弧形槽。方槽11位于导向杆32下端的部分沿导向杆32长度方向开设有长孔13。井座1底面开设有位于长孔13下方的与方槽11宽度相同的让位槽15。

图3所示,长孔13内穿设有旋设于挡块34上的螺杆35,螺杆35上旋设有与让位槽15底面抵压的六方螺母36。旋紧六方螺母36将螺杆35固定于长孔13内,便于调节与螺杆35连接的挡块34在方槽11内的位置。

图3所示,座槽14底面朝向井座1内侧的一端开有圆环型结构的垫圈槽16,垫圈槽16内放置有橡胶垫圈4。当井盖2与座槽14底面接触时,井盖2与橡胶垫圈4碰撞,减小碰撞时产生的振动。

图3所示,井盖2朝向座槽14底面的端面设置有倒圆角21。倒圆角21使井盖2与减震块31相互运动时,减震块31与井盖2边缘之间的磨损较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