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的潜水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105发布日期:2018-10-13 02:0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的潜水泵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2278580 A于201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可抽式水箱的潜水泵安装架,包括一支撑座及一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安装潜水泵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设有一用于限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摆杆的夹角不超过180°的限位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摆杆的最大夹角为180度。所述安装座设有水平安装空间,所述水平安装空间大于一个潜水泵水平安装位。所述摆杆设有一第一挂钩,当所述摆杆摆动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支撑座配合以使所述摆杆保持水平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的水箱的潜水泵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水箱的潜水泵结构,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潜水泵,其结构特征是所述水箱上设置有上盖,转臂的中部铰接在上盖上,转臂自铰接处分为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其中,第一部位与潜水泵相接,第二部位悬空设置;第一部位与潜水泵的重量和小于第二部位的重量;转臂铰接的位置高于水箱的顶面。

进一步,所述上盖上朝下设置有突出的支座,该支座高于水箱的顶面,转臂的中部铰接在支座。

进一步,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供第二部位转动用的避空。

进一步,所述第二部位的端部压接在水箱的顶部边缘。

进一步,所述第二部位的端部设置有撑脚,水箱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翻边,撑脚压接在翻边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部位上设置有配重块,第一部位与潜水泵的重量和小于第二部位与配重块的重量和。

进一步,所述第一部位的长度大于第二部位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转臂呈L形、V形或U形。

本实用新型在水箱上设置有上盖,转臂的中部铰接在上盖上,转臂自铰接处分为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其中,第一部位与潜水泵相接,第二部位悬空设置;第一部位与潜水泵的重量和小于第二部位的重量;当其不受外力时,第二部位将会下沉而将第一部位与潜水泵翘起来,由于转臂铰接的位置高于水箱的顶面,因此,第一部位与潜水泵便翘出水箱,此时,可以任意取放水箱。

本实用新型在上盖上设置有供第二部位转动用的避空,从而便于第二部位转动,防止对第二部位的转动动作产生干涉,使得第二部位的转动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在第二部位上设置有配重块,第一部位与潜水泵的重量和小于第二部位与配重块的重量和;以及第一部位的长度大于第二部位的长度,可以极大的缩短整个转臂的长度,从而缩小本产品所占据的空间,提高产品的空间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2为将水箱水平朝左拉出时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中:1为上盖,1.1为支座,2为水箱,3为潜水泵,4为转臂,4.1为撑脚,5为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水箱的潜水泵结构,包括设置在水箱2内的潜水泵3,所述水箱2上设置有上盖1,转臂4的中部铰接在上盖1上,转臂4自铰接处分为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其中,第一部位与潜水泵3相接,第二部位悬空设置;第一部位与潜水泵3的重量和小于第二部位的重量;转臂4铰接的位置高于水箱2的顶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上朝下设置有突出的支座1.1,该支座1.1高于水箱2的顶面,转臂4的中部铰接在支座1.1。

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供第二部位转动用的避空。

所述第二部位的端部压接在水箱2的顶部边缘。

所述第二部位的端部设置有撑脚4.1,水箱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翻边,撑脚4.1压接在翻边上。

所述第二部位上设置有配重块5,第一部位与潜水泵3的重量和小于第二部位与配重块5的重量和。

所述第一部位的长度大于第二部位的长度。

所述转臂4呈L形、V形或U形。

当水箱逐渐移动至上盖1下方时,位于第二部位端部的撑脚4.1逐渐与水箱2的外壁相接,直至撑脚4.1压接在水箱2的顶部边缘。此时,撑脚4.1将第二部位及配重块5朝上顶,而第一部位与潜水泵3则朝下运动并进入水箱2内部。

当水箱从上盖1下方朝左逐渐移出时,撑脚4.1脱离与水箱2的顶部边缘的接触,由于第一部位与潜水泵3的重量和小于第二部位与配重块5的重量和,第二部位与配重块5朝下转动的同时,第一部位与潜水泵3同时朝上转动,并高出水箱的顶面,此时可以轻易的抽出水箱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