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坝坝下放水涵洞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7083发布日期:2018-08-28 21:5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坝坝下放水涵洞加固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引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修建较早的部分老旧土坝布置了坝下放水涵洞,受限于当时的施工手段,这种土坝坝下放水涵洞断面较小,且采用的是浆砌石衬砌。这种土坝坝下放水涵洞在长期运行后部分库水会从防水涵洞周围渗出,形成一定的渗水通道,严重影响大坝结构稳定和水库蓄水。目前针对这种土坝坝下放水涵洞的加固主要是采用混凝土衬砌和固结灌浆措施,但由于涵洞断面较小,因此对小断面涵洞进行混凝土衬砌和固结灌浆的施工难度大,费用高,且防渗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坝坝下放水涵洞加固结构,从而减小防水涵洞加固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加固处理效果,更好的达到防渗处理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土坝坝下放水涵洞加固结构,包括压力钢管及回填微膨胀混凝土,所述填微膨胀混凝土包裹在压力钢管外侧,并置于原浆砌石洞身内侧,所述原浆砌石洞身设置有原底板混凝土,在原底板混凝土与回填微膨胀混凝土之间设置找平微膨胀混凝土,所述原浆砌石洞身顶部布置有回填灌浆花管。

所述回填灌浆花管为PVC回填灌浆花管。

所述压力钢管布置在原浆砌石洞身内轴线位置上。以确保压力钢管受力均匀,减小压力钢管变形量。

所述压力钢管为承插式压力钢管。采用承插式压力钢管便于安装和对接,同时能提高压力钢管的防渗性能。

所述承插式压力钢管的管径和壁厚根据放水流量大小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浆砌石洞身顶部布置预埋回填灌浆花管,并在回填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回填灌浆,并在原底板混凝土上方浇注找平微膨胀混凝土,从而实现对土坝坝下小断面放水涵洞加固,可以减少放水涵洞断面小造成的施工难度,同时利用压力钢管进行输水可有效减少放水设施水流外渗对坝体安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钢管,2-回填微膨胀混凝土,3-原浆砌石洞身,4-原底板混凝土,5-找平微膨胀混凝土,6-回填灌浆花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土坝坝下放水涵洞加固结构,包括压力钢管1及回填微膨胀混凝土2,所述填微膨胀混凝土2包裹在压力钢管1外侧,并置于原浆砌石洞身3内侧,所述原浆砌石洞身3设置有原底板混凝土4,在原底板混凝土4与回填微膨胀混凝土2之间设置找平微膨胀混凝土5,所述原浆砌石洞身3顶部布置有回填灌浆花管6。在原浆砌石洞身3顶部布置预埋回填灌浆花管6,并在回填微膨胀混凝土2浇筑完成后进行回填灌浆。

所述回填灌浆花管6为PVC回填灌浆花管。

所述压力钢管1布置在原浆砌石洞身3内轴线位置上。以确保压力钢管1受力均匀,减小压力钢管1变形量。所述原浆砌石洞身3为城门型断面结构,其轴线可以通过原浆砌石洞身3底面到原浆砌石洞身3顶部内侧圆弧最高点距离的中点确定。

所述压力钢管1为承插式压力钢管。采用承插式压力钢管便于安装和对接,同时能提高压力钢管的防渗性能。

所述承插式压力钢管的管径和壁厚根据放水流量大小确定。具体实施时,通过流量对插式压力钢管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出管径和壁厚大小,使其符合相应的流量要求和结构要求。

如图1、图2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对放水涵洞原底板混凝土4进行清淤冲洗后,在原底板混凝土4上方浇筑找平微膨胀混凝土5,并在原浆砌石洞身3顶部布置预埋PVC回填灌浆花管。然后,在放水涵洞轴线上安装承插式压力钢管,安装完成装承插式压力钢管后采用泵送回填微膨胀混凝土2浇注包裹在承插式压力钢管外侧,待回填微膨胀混凝土2达到70%强度后,通过预埋PVC回填灌浆花管6进行回填灌浆,填充回填微膨胀混凝土2与原浆砌石洞身3顶部可能存在的空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