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污染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8980发布日期:2018-08-21 19:0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污染水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来水箱式供水系统,其水箱普遍存在二次污染现象,

主要表现在:

1,由于水箱是矩形结构,水箱的四角易生死水区。

2,加导流漕的二次污染措施因用水量与过流面积不成比例,形不成流速,也容易产生死水区。

3,利用改变箱板表面结构来防治二次污染,利用改变箱板表面结构仍出现以上现象。

4,利用紫外线消毒,一是复杂不易掌控,二是易损坏

5,密闭式加定期定时排空水箱水,实践证明是排空不了,且自来水滞留仍较长,易产生二次污染。

6,无水箱水质消毒设施的,必须配置水质检测余氯设备及专用饮水消毒剂,每日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水箱水质游离余氯含量不低于0.05mg/l测定。由于自来水用于消毒游离氯易挥发,超过24小时。水中余氯小于0.05mg/l或余氯不存在,容易引起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以及其他致病菌、病毒等超标,饮用对人体造成伤害。

7,水箱内部结构原因,必须人工清洗,但人工清洗也无法彻底到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污染水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污染水箱,包括:

水箱,通过隔板分割为左右两室,分别为配水室和出水室;

配水管道,设置于所述水箱的配水室的上部,包括配水主管和若干配水支管;所述配水主管的一端用于与进水管路相连接,且设置进水阀门;所述各配水支管相互平行,且与所述配水主管垂直相连通,每个配水支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配水孔;

布水管道,设置于所述水箱的配水室的下部、所述配水管道的下方,包括布水主管和若干布水支管;所述布水主管一端为封闭式结构,另一端即出水端从配水室经出水室从所述水箱侧壁穿出,用于向外供水;所述布水主管的出水端设置控制阀门A、控制阀门B;所述各布水支管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布水主管相连通,每个布水支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布水孔;所述各布水支管均处于所述配水室内;

出水室进水管路,与所述布水主管相连接,其出水口与出水室相连通,其上设置控制阀门;

反冲洗管路,包括供水泵组和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布水主管相连接,其连接点在控制阀门A、控制阀门B之间;所述供水泵组的出水口与所述连接管道相连接,所述供水泵组的进水口与供水管路相连接,用于向所述布水主管供水;

泄水管路,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底板上,位于所述出水室的的下方,用于泄空所述出水室;所述泄水管路包括泄水管和泄水控制阀门;

出水管路,包括出水管和出水阀门;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室相连通,所述出水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配水孔相对配水支管中心线呈放射状分布;所述布水孔相对布水支管中心线呈放射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配水主管的进水端设置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出水室的侧壁上设置液位阀,用于控制出水室的进水量。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板上设置人孔。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防污染水箱,可实现均匀配水,且水置换彻底,防二次污染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现有供水水箱改造及新装,并可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纯净水、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及一切需要水箱蓄水的地方,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A-A剖面图;

图4为B-B剖视图;

图5为C-C剖视图;

图6为D-D剖视图;

图中:1水箱、2配水主管、3流量计、4进水阀门、5配水支管、6人孔、7连接管道、8控制阀门A、9泄水控制阀门、10泄水管、11隔板、12供水泵组、13布水主管、14布水支管、15液位计、16控制阀门、17出水室进水管路、18出水阀门、19出水管、20配水孔、21布水孔、22配水室、23出水室、24控制阀门B、25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污染水箱,包括:

水箱1,通过隔板11分割为左右两室,分别为配水室22和出水室23;

配水管道,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配水室的上部,包括配水主管2和若干配水支管5;所述配水主管2的一端用于与进水管路相连接,且设置进水阀门4;所述各配水支管5相互平行,且与所述配水主管2垂直相连通,每个配水支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配水孔20;

布水管道,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配水室22的下部、所述配水管道的下方,包括布水主管13和若干布水支管14;所述布水主管13一端为封闭式结构,另一端即出水端从配水室22经出水室23从所述水箱1侧壁穿出,用于向外供水;所述布水主管13的出水端设置控制阀门A8、控制阀门B24;所述各布水支管14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布水主管13相连通,每个布水支管14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布水孔21;所述各布水支管14均处于所述配水室22内;

出水室进水管路17,与所述布水主管13相连接,其出水口与出水室23相连通,其上设置控制阀门16;

反冲洗管路,包括供水泵组12和连接管道25;所述连接管道25与所述布水主管13相连接,其连接点在控制阀门A、控制阀门B之间;所述供水泵组12的出水口与所述连接管道25相连接,所述供水泵组12的进水口与供水管路相连接,用于向所述布水主管13供水;

泄水管路,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底板上,位于所述出水室的的下方,用于泄空所述出水室;所述泄水管路包括泄水管10和泄水控制阀门9;

出水管路,包括出水管19和出水阀门18;所述出水管19与所述出水室22相连通,所述出水阀门18设置于所述出水管19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孔20相对配水支管5中心线呈放射状分布;所述布水孔21相对布水支管14中心线呈放射状分布。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配水主管2的进水端设置流量计3。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室22的侧壁上设置液位阀15,用于控制出水室22的进水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1的顶板上设置人孔6。

使用时,打开进水阀门4,供水管道向配水主管2供水,配水主管2内的水通过各配水支管5上各配水孔20均匀流入到配水室22内;配水室22内的水经各布水孔23进入各布水支管14和布水主管13;当打开控制阀门16时,配水室22内水经布水主管13和出水室进水管路17流入到出水室23;当打开出水阀门18时,出水室23向外供水;打开泄水控制阀9,泄水管10可将水排空;反冲洗管路工作时,将控制阀门16关闭、控制阀门B25关闭,打开控制阀门A8并启动供水泵组12,供水泵组12经连接管道7向配水室反向送水,将水箱1冲洗干净。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