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侧向支撑的装配式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391发布日期:2018-07-07 19:3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地基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侧向支撑的装配式基础。



背景技术:

在一些寒冷、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高海拔的地区,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基础施工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容易因施工和养护不到位导致基础发生质量缺陷。因此,在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利用装配式基础取代现浇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工艺应任而生,但装配式基础对自身的整体性要求较高,在水平力与上拔力同时作用下,传统装配式基础在预制加工过程中存在误差和较大间隙,导致拼装过程中螺栓的紧固程度不同,使得基础受力后容易产生松动与变形,进而对基础的整体性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装配式基础在水平力与上拔力共同作用下容易受力不均从而导致基础整体性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侧向支撑的装配式基础。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侧向支撑的装配式基础,包括基础底板、基础立柱和侧向斜撑,基础底板呈方形且中部设置有杯口,基础底板在其对角线位置对称设置有侧向调节组件,杯口内插接有基础立柱,基础立柱和杯口的空隙内浇筑有细石混凝土,基础立柱的上部设置有箍式节点板,箍式节点板和侧向调节组件间均连接有侧向斜撑。

侧向调节组件包括带轨道的调节板,带轨道的调节板中部设置有两条平行的t型轨道,t型轨道内设置有能够滑动的t型螺栓,带轨道的调节板两侧呈阶梯状且上部固定有定位扣件,定位扣件固定在基础底板上,t型螺栓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中部垂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侧向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

侧向斜撑与基础底板间的初始角度可以为40°~50°的任意一个值,侧向斜撑与基础底板间相对于初始角度的变化范围为-10°~10°。

基础底板包括底板组件a、底板组件b和底板组件c,底板组件a和底板组件c对称设置在底板组件b的两端,底板组件b的中部设置有杯口。

侧向斜撑包括斜撑中间板,以及在斜撑中间板两侧对称固定连接的斜撑角钢,斜撑角钢与箍式节点板连接的一端开有两个圆孔。

箍式节点板包括箍式节点板主体,箍式节点板主体中部设置有能够贯穿基础立柱的方孔,箍式节点板主体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与侧向斜撑连接的转动节点板。

转动节点板为梯形,转动节点板上开有连接圆孔和弧形孔,弧形孔内设置能够沿内弧面运动的弧形转动件,弧形转动件中部开有用于连接侧向斜撑的螺孔。

其中,侧向斜撑上部以箍式节点板为基点进行旋转,侧向斜撑下部通过侧向调节组件实现沿t型轨道的运动,使得装配式基础的水平受力实现动态平衡。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技术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基础增加可以调整角度的侧向支撑,解决了原有装配式基础受水平力与上拔力共同作用容易导致基础整体性降低的问题,由于侧向斜撑与基础底板间的角度可调,使得该基础承受极限水平荷载的能力大大提高。本发明与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相比,具有质量轻、装配化程度高、基础构件可拆卸且部分构件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同时避免了大量的湿作业步骤,整个施工过程绿色环保,响应了国家对建筑行业的号召,特别是对于寒冷、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高海拔的地区的地基基础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式基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式基础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为图4中侧向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箍式节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带轨道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侧向斜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侧向斜撑与箍式节点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转动节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底板,1.1-底板组件a,1.2-底板组件b,1.3-底板组件c,1.4-杯口,2-基础立柱,3-侧向斜撑,3.1-斜撑中间板,3.2-斜撑角钢,4-箍式节点板,4.1-箍式节点板主体,4.2-转动节点板,4.3-连接圆孔,4.4-弧形孔,4.5-弧形转动件,4.6-螺孔,5-侧向调节组件,5.1-带轨道的调节板,5.2-t型轨道,5.3-t型螺栓,5.4-滑动板,5.5-连接板,6-定位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可调节侧向支撑的装配式基础,包括基础底板1、基础立柱2和侧向斜撑3,基础底板1呈方形且中部设置有杯口1.4,基础底板1在其对角线位置分别设置有侧向调节组件5,杯口1.4内插接有基础立柱2,基础立柱2和杯口1.4的空隙内浇筑有细石混凝土,基础立柱2的上部设置有箍式节点板4,箍式节点板4和侧向调节组件5间均连接有侧向斜撑3,其中,基础立柱2和箍式节点板4的空隙内填充减震硫磺胶泥。

为了便于运输和组装,可将基础底板1进行分块设置,作为优选,将基础底板1分成三块,包括底板组件a1.1、底板组件b1.2和底板组件c1.3,底板组件a1.1和底板组件c1.3对称设置在底板组件b1.2的两端,底板组件b1.2的中部设置有杯口1.4。基础底板1的厚度根据具体的受力要求进行设置,底板组件a1.1、底板组件b1.2和底板组件c1.3间可利用螺栓连接或者榫卯连接后再利用螺栓进行固定,底板组件b1.2的杯口1.4应大于基础立柱2,便于后期插入基础立柱2后利用细石混凝土对杯口1.4和基础立柱2的间隙填充固定。

将侧向调节组件5利用定位扣件6将其固定在基础底板1上,其中定位扣件6为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结构部件(类似角钢),且上部设置有固定孔,固定时利用定位扣件6的一边压紧侧向调节组件5中带轨道的调节板5.1的边缘,同时利用螺栓穿过固定孔后将其固定在基础底板1上。其中,侧向调节组件5包括带轨道的调节板5.1,带轨道的调节板5.1中部设置有两条平行的t型轨道5.2,t型轨道5.2内设置有能够滑动的t型螺栓5.3,带轨道的调节板5.1两侧呈阶梯状且上部固定有定位扣件6,定位扣件6固定在基础底板1上,t型螺栓5.3连接有滑动板5.4,滑动板5.4中部垂直设置有连接板5.5,连接板5.5与侧向斜撑3的一端固定连接。侧向斜撑3与基础底板1间的初始角度可以为40°~50°的任意一个值;受力后,侧向斜撑3与基础底板1间相对于初始角度的变化范围为-10°~10°。其中,侧向斜撑3与基础底板1间的角度选择根据设计和受力分析进行提前预设。为保证基础的水平受力要求,安装要保证四个侧向调节组件5对称安装。

侧向斜撑3包括斜撑中间板3.1,以及在斜撑中间板3.1两侧对称固定连接的斜撑角钢3.2,斜撑角钢3.2与箍式节点板4连接的一端开有两个圆孔。箍式节点板4包括箍式节点板主体4.1,箍式节点板主体4.1中部设置有能够贯穿基础立柱2的方孔,箍式节点板主体4.1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与侧向斜撑3连接的转动节点板4.2。转动节点板4.2为梯形,转动节点板4.2上开有连接圆孔4.3和弧形孔4.4,弧形孔4.4内设置能够沿内弧面运动的弧形转动件4.5,弧形转动件4.5中部开有用于连接侧向斜撑3的螺孔4.6。基础立柱2和箍式节点板4的空隙内填充减震硫磺胶泥,使得箍式节点板4相对于基础立柱2保持相对固定。

其中,侧向斜撑3与转动节点板4.2的连接,是通过将转动节点板4.2插入到侧向斜撑3的两根斜撑角钢3.2中部,通过螺栓分别将转动节点板4.2的连接圆孔4.3和弧形转动件4.5的螺孔4.6与斜撑角钢3.2的两个圆孔连接即可。当侧向斜撑3与基础底板1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侧向斜撑3通过与螺杆配合的弧形转动件4.5和连接圆孔4.3,以及与带轨道的调节板的滑动配合,实现了基础在水平方向的受力调整。弧形转动件4.5可以为整体结构,也可以为组合式结构。

基础组装过程中使用的螺栓均为高强螺栓,且高强螺栓的拧紧过程严格按照初拧、复拧和终拧的顺序进行;当组装完成并保证基础具备受力能力后,可进行上部构件的施工。在上部构件力的作用下,本发明装配式基础通过可调节的侧向支撑,解决了原有装配式基础受水平力与上拔力共同作用后会使基础整体性降低,甚至造成连接件变形开裂或整体失稳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