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55873发布日期:2018-07-04 03:3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驳岸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驳岸是一种既能起到生态环保的作用、又兼具景观功能、且能防止水土流失的挡墙。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的是天更蓝水更清。为适应此需求,越来越多的河道整治、航道整治往往要求建设生态型的驳岸。由于传统的河道整治、航道整治主要为满足自身的防洪、通航等功能性需要,往往忽略其他功能需求,驳岸建设主要以重力式浆砌石驳岸、混凝土驳岸等灰色结构为主,不仅没有美化环境,而且它们砌筑成型后,直接将河水与驳岸后方的水土隔断开,不能形成水体自由交换,日积月累,河水不能自净,到最后导致河道的生态恶化,为此各地方政府每年要耗费数亿甚至数十亿资金,还吃力不讨好。另外,由于河道、航道沿岸常常有道路、房屋等已有构筑物与其紧挨,建设期间的施工空间相对狭小,若采用传统的低桩承台驳岸结构则无法施工,而采用悬臂式板桩墙驳岸结构,由于挡土高度较高,其稳定性差、容易变形等。

目前,在施工空间相对狭小的区域尚未有一种既能满足河道、航道整治建设需要,又能达到生态环保、美化环境功能的景观驳岸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生态、美观、经济等特点,能满足施工空间相对狭小、生态环保、美化环境等需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型生态砌块挡墙、回填土、桩基、承台板和板桩;所述承台板的底部一端设置有一排板桩,板桩位于生态驳岸结构的河道或航道岸侧;所述承台板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若干排桩基,桩基位于生态驳岸结构的陆侧;所述承台板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箱型生态砌块挡墙,箱型生态砌块挡墙位于生态驳岸结构的河道或航道岸侧;所述箱型生态砌块挡墙的后侧设置有回填土,回填土铺设在承台板上,回填土位于生态驳岸结构的陆侧。

优选地,所述箱型生态砌块挡墙由若干个箱型生态砌块组成,若干个箱型生态砌块组合形成阶梯式箱型生态砌块挡墙。

优选地,所述箱型生态砌块挡墙的后侧设置有防汛墙。

优选地,所述桩基采用预制桩桩或钻孔灌注桩。

优选地,所述承台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承台板。

优选地,所述板桩采用钢板桩或混凝土板桩。

一种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板桩码头的现行规范进行结构稳定和内力计算结果,确定板桩的插入深度和规格;

步骤二:根据桩基的承载力计和内力计算结果,确定桩基断面和桩长;

步骤三:根据挡土墙设计规范计算箱型生态砌块的稳定,并确定箱型生态砌块的规格;

步骤四:在生态驳岸结构的河道或航道岸侧,利用打桩机施工一排板桩;在生态驳岸结构的陆侧,利用打桩机施工若干排桩基;

步骤五:在生态驳岸结构的陆侧,基坑开挖形成基坑开挖边坡线;

步骤六:在板桩和桩基上设置有承台板,形成前板桩后桩基的高桩承台;

步骤七:在承台板上靠近生态驳岸结构的河道或航道岸侧安放最底层一级的箱型生态砌块,回填相应的后方回填土;

步骤八:在最底层一级的箱型生态砌块上安放上一级的箱型生态砌块,回填相应的后方回填土;按此方法循环安放和回填,箱型生态砌块组合形成阶梯式箱型生态砌块挡墙1,最终形成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本发明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采用在河道或航道岸侧打设一排板桩,在陆侧打设若干排桩基,并在板桩和桩基上设置承台板,形成前板桩后桩基的高桩承台,最后在承台板上设有一定高度的箱型生态砌块挡墙,箱型生态砌块挡墙的后侧设有回填土,共同组合形成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能满足施工空间相对狭小、生态环保、美化环境等要求,具有施工方便、生态、美观、经济等功能,适合应用于离公路、房屋等构筑物较近且挡土高度相对较高的地方,以及河道水流速度大,对护岸的抗冲刷能力要求较高等河道或航道,其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包括箱型生态砌块挡墙1、回填土2、桩基4、承台板5和板桩6;所述承台板5的底部一端设置有一排板桩6,板桩6位于生态驳岸结构的河道或航道岸侧;所述承台板5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若干排桩基4,桩基4位于生态驳岸结构的陆侧;所述承台板5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箱型生态砌块挡墙1,箱型生态砌块挡墙1位于生态驳岸结构的河道或航道岸侧;所述箱型生态砌块挡墙1由若干个箱型生态砌块组成,若干个箱型生态砌块组合形成阶梯式箱型生态砌块挡墙;所述箱型生态砌块挡墙1的后侧设置有回填土2,回填土2铺设在承台板5上,回填土2位于生态驳岸结构的陆侧;所述箱型生态砌块挡墙1的后侧设置有防汛墙;其中,所述桩基4采用预制桩桩或钻孔灌注桩,所述承台板5采用钢筋混凝土承台板,所述板桩6采用钢板桩或混凝土板桩。

一种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板桩码头的现行规范进行结构稳定和内力计算结果,确定板桩的插入深度和规格;

步骤二:根据桩基的承载力计和内力计算结果,确定桩基断面和桩长;

步骤三:根据挡土墙设计规范计算箱型生态砌块的稳定,并确定箱型生态砌块的规格;

步骤四:在生态驳岸结构的河道或航道岸侧,利用打桩机施工一排板桩6;在生态驳岸结构的陆侧,利用打桩机施工若干排桩基4;所述排板桩6和排桩基4的顶部均高于河底设计泥面线7;

步骤五:在生态驳岸结构的陆侧,基坑开挖形成基坑开挖边坡线3;

步骤六:在板桩6和桩基4上设置有承台板5,形成前板桩后桩基的高桩承台;

步骤七:在承台板5上靠近生态驳岸结构的河道或航道岸侧安放最底层一级的箱型生态砌块,回填相应的后方回填土2;

步骤八:在最底层一级的箱型生态砌块上安放上一级的箱型生态砌块,回填相应的后方回填土2;按此方法循环安放和回填,箱型生态砌块组合形成阶梯式箱型生态砌块挡墙1,最终形成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

本发明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采用在河道或航道岸侧打设一排板桩,在陆侧打设若干排桩基,并在板桩和桩基上设置承台板,形成前板桩后桩基的高桩承台,最后在承台板上设有一定高度的箱型生态砌块挡墙,箱型生态砌块挡墙的后侧设有回填土,共同组合形成高桩承台式生态驳岸结构,能满足施工空间相对狭小、生态环保、美化环境等要求,具有施工方便、生态、美观、经济等功能,适合应用于离公路、房屋等构筑物较近且挡土高度相对较高的地方,以及河道水流速度大,对护岸的抗冲刷能力要求较高等河道或航道,其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