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排水管立管预留套管防渗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0773发布日期:2018-08-21 15:51阅读:1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排水管立管预留套管防渗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厨房和卫生间为多水房间,通常设置多根给排水立管。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在楼板砼中预埋高于地坪的止水套管,再将立管安装在止水套管中来形成防水效果。预埋高于地坪的止水套管不但占用较大空间,还需做止水坎台和装饰面层来包住止水套管,施工繁琐,同时影响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给排水管立管预留套管防渗装置及施工方法,应用本发明可以在不降低止水效果的前提下无需做止水坎台,节省人工和材料,也节约空间,增强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给排水管立管预留套管防渗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止水套管、盖子和柔性防水橡胶膜;所述止水套管和盖子均为pvc材质;所述止水套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顶端设置为止水套管筒口,底端设置为套筒下缘,该止水套管筒口和套筒下缘均向管体外侧凸出,且两者之间的管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止水环,还可以进一步的设置止水螺纹;所述盖子中间通孔,其盖体包括外缘和内缘;所述外缘的外侧与所述止水套管筒口的内侧相匹配,所述内缘向外缘倾斜;所述柔性防水橡胶膜外边缘大于止水套管筒口的外边缘,其中部设置有预留洞口,该预留洞口向上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套管筒口的内侧与管体的顶端的截面成“l”型。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下缘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缘的宽度为2cm。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洞口的直径小于给排水管管径2mm。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洞口向上突出的高度为10cm~20cm。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套管筒口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凸口,所述外缘的外侧设置有与弧形凸口相适配的弧形凹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缘与外缘成150°角。

本发明另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一种给排水管立管预留套管防渗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施工的楼板砼中预埋与楼板持平的止水套管,用钉子通过四个固定孔固定到浇筑楼板混凝土的模板上,浇筑楼板时,止水套管的位置加强振捣,确保预埋的止水套管外侧不渗水;

2)、在止水套管中安装给排水管,给排水管立管施工时,先将柔性防水橡胶膜和盖子依次套入给排水管外侧,然后向上接管,直至给排水管安装成型;

3)向止水套管内浇筑柔性防火填充材料,然后在止水套管筒口涂抹pvc-u胶粘剂,而后将柔性防水橡胶膜铺平在止水套管上,随后在盖子外圈涂抹pvc-u胶粘剂并将盖子固定到止水套管筒口上;

4)盖子固定好后,将柔性防水橡胶膜立面用两个半圆卡扣固定在给排水管管壁外侧,固定高度距地坪完成面4cm~6cm位置,固定前在给排水管管壁上涂抹pvc-u胶粘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防渗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止水套管、盖子和柔性防水橡胶膜的结合,止水效果好,同时不需要做止水坎台,不占用装饰面层的空间,装饰空间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形成,达到美观和节约材料的效果,施工便捷,节约人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止水套管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止水套管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止水套管立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盖子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盖子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盖子立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柔性防水橡胶膜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柔性防水橡胶膜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柔性防水橡胶膜立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防渗装置施工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止水套管;10、管体;11、止水套管筒口;12、止水环;13、固定孔;14、套管下缘;15、弧形凸口;2、盖子;21、外缘;22、内缘;23、弧形凹口;3、柔性防水橡胶膜;31、预留洞口;4、给排水管;5、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一种给排水管立管预留套管防渗装置,它包括止水套管1、盖子2和柔性防水橡胶膜3;所述止水套管1和盖子2均为pvc材质,一般地,该止水套管长度为30cm左右,宽度为20cm左右,高度与所要施工的楼板厚度相同,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成多种规格的止水套管,以方便施工;所述止水套管1包括管体10;所述管体10的顶端设置为止水套管筒口11,底端设置为套筒下缘14,该止水套管筒口11和套筒下缘14均向管体10外侧凸出,且两者之间的管体10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止水环12;所述盖子2中间通孔,其盖体包括外缘21和内缘22;所述外缘21的外侧与所述止水套管筒口11的内侧相匹配,所述内缘22向外缘21倾斜;所述柔性防水橡胶膜3外边缘大于止水套管筒口11的外边缘,其中部设置有预留洞口31,该预留洞口31向上突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套管筒口11的内侧与管体10的顶端的截面成“l”型,这样方便盖子2的外缘21可以很方便的固定在该“l”型截面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下缘14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孔13,固定孔13可以很方便的在施工楼板上预埋该止水套管时,通过钉子固定在模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缘22的宽度为2cm,这个宽度利于防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留洞口31的直径小于给排水管9管径2mm,以便给排水管9从预留洞口31穿出时,该给排水管4和柔性防水橡胶膜3可以紧密接触,利于防水,便于施工。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留洞口31向上突出的高度为10cm~20cm,该突出的高度在预留洞口31的2cm范围内,使得柔性防水橡胶膜3与给排水管4充分紧密接触,便于后续施工中,卡扣的安装,并有效保证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套管筒口11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凸口15,所述外缘21的外侧设置有与弧形凸口15相适配的弧形凹口23,弧形凸口15和弧形凹口23的设置,便于盖子2在止水套管筒口11内侧固定,同时也便于在施工中,将柔性防水橡胶膜3压在弧形凸口15和弧形凹口23之间,确保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缘22与外缘22成150°角,即盖子2的内缘相对于水平面有向上30度的倾角,方便施工,也能加强后期防水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1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给排水管立管预留套管防渗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施工的楼板砼中预埋与楼板持平的止水套管1,用钉子通过四个固定孔13固定到浇筑楼板混凝土的模板上,浇筑楼板时,止水套管1的位置加强振捣,确保预埋的止水套管1外侧不渗水;

2)、在止水套管1中安装给排水管4,给排水管4立管施工时,先将柔性防水橡胶膜3和盖子2依次套入给排水管4外侧,然后向上接管,直至给排水管4安装成型;

3)向止水套管1内浇筑柔性防火填充材料,然后在止水套管筒口11涂抹pvc-u胶粘剂,而后将柔性防水橡胶膜3铺平在止水套管上,随后在盖子2外圈涂抹pvc-u胶粘剂并将盖子2固定到止水套管筒口11上;

4)盖子2固定好后,将柔性防水橡胶膜3立面用两个半圆卡扣5固定在给排水管4管壁外侧,固定高度距地坪完成面4cm~6cm位置,优选5cm,固定前在给排水管管壁上涂抹pvc-u胶粘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