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9769发布日期:2018-09-14 21: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清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

现有技术使用时,易由于机器设备在工作时,震动过大,而导致支撑的地面软化,导致设备倾斜或倒塌,使设备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和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易由于机器设备在工作时,震动过大,而导致支撑的地面软化,导致设备倾斜或倒塌,使设备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和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结构包括油箱、支撑架、吹风口、减震箱、万向轮、底座、控制台、定向轮,所述油箱设于底座的上方,底面与底座一端顶面焊接,顶面设于吹风口的下方,与吹风口一端焊接,所述吹风口的另一端下方设有支撑架,与支撑架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与设于减震箱的上方,与减震箱顶面焊接,所述减震箱下方设于底座的另一端顶面焊接,所述控制台设于减震箱的侧面,与减震箱侧面焊扣接,所述万向轮设有两个,均设于底座的另一端下方,与底座焊接,所述定向轮设有两个,均设于底座一端下方,与底座焊接,所述减震箱包括散热传动装置、卡位传动装置、保护外壳、减震传动装置、指示灯传动装置、蓄电池、推拉传动装置,所述减震传动装置一端与支撑架下方扣接,另一端下方设于保护外壳上方,贯穿保护外壳与卡位传动装置顶面过渡配合,所述卡位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设于散热传动装置的上方,与散热传动装置的上方啮合,所述散热传动装置左侧设于保护外壳的内壁,与保护外壳扣接右侧设于推拉传动装置的下方,与推拉传动装置一端下方啮合,所述推拉传动装置另一端贯穿保护外壳右侧,与保护外壳间隙配合,上方与蓄电池过渡配合,所述蓄电池设于推拉传动装置上方,分别与散热传动装置、指示灯传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指示灯传动装置设于蓄电池上方,顶面设于保护外壳顶面,与保护外壳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传动装置包括风扇、一号传动轴、斜齿圆盘、二号传动轴、三号传动轴、一号螺纹柱、电机、一号电线、滑轮、一号拉绳、一号齿轮,所述风扇设于保护外壳的左侧下方,与保护外壳内壁扣接,右侧与一号传动轴一端焊接,所述一号传动轴另一端与斜齿圆盘左端啮合,所述斜齿圆盘右端与二号传动轴一端啮合,所述二号传动轴另一端设于三号传动轴的左侧,与三号传动轴一端啮合,所述三号传动轴另一端与一号螺纹柱啮合,所述一号螺纹柱下方与电机为一体化结构,上方与卡位传动装置焊接,所述一号电线一端与电机焊接,一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一号拉绳一端与一号齿轮扣接,另一端绕过滑轮,与电机右侧扣接,所述一号齿轮设于推拉传动装置下方,与推拉传动装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卡位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顶杆、二号螺纹柱、二号齿轮、三号齿轮、一号传动带、四号齿轮、二号传动带、五号齿轮、一号弹簧、一号齿条、三号螺纹柱、二号弹簧、一号滑动块、一号滑动杆、一号顶杆、二号顶杆、三号顶杆、四号顶杆、一号限位块、五号顶杆、一号斜齿、二号斜齿、传动杆、六号齿轮、七号齿轮、链条传动带,所述七号齿轮底面与散热传动装置焊接,顶面与六号齿轮啮合,所述六号齿轮左侧与传动杆一端焊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二号斜齿右侧焊接,所述二号斜齿左侧上方与一号斜齿啮合,所述一号斜齿的顶面与三号螺纹柱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三号螺纹柱的另一端贯穿一号滑动杆,与五号顶杆下方中部焊接,所述一号滑动块设有两个,均设于一号滑动杆两端,均与一号滑动杆扣接,一侧均与二号弹簧扣接,顶面均与一号顶杆一端扣接,所述一号顶杆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四号顶杆一端扣接,所述三号顶杆设有两个,均设于四号顶杆、一号顶杆交接处,与一号顶杆、四号顶杆过度配合,所述四号顶杆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一号限位块底面焊接,所述一号限位块设有两个,顶面均与五号顶杆下方两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顶杆的右端与一号弹簧一端焊接,所述传动顶杆贯穿二号顶杆,设于二号螺纹柱内部,与二号螺纹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螺纹柱设有两个,一端均与三号顶杆焊接,另一端下方均与二号齿轮啮合,所述一号传动带设有两个,一端均与二号齿轮扣接,另一端均与三号齿轮扣接,所述链条传动带设有两个,一端均与三号齿轮扣接,另一端均与四号齿轮扣接,所述二号传动带设有两个,一端均与四号齿轮扣接,另一端均与五号齿轮扣接,所述五号齿轮设有两个,均与一号齿条啮合,所述一号齿条设有两个,上方均设于一号滑动杆的两端,均与一号滑动杆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传动装置包括一号支撑杆、重力检测板、六号顶杆、七号顶杆、八号顶杆、减震弹簧、二号滑动块、二号滑动杆、一号减压弹簧、九号顶杆、三号滑动杆、十号顶杆、十一号顶杆、二号减压弹簧,所述重力检测板顶面与支撑架焊接,底面与支撑杆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贯穿保护外壳,与六号顶杆顶面焊接,所述六号顶杆底面与七号顶杆扣接,所述七号顶杆的底面与十号顶杆一端焊接,所述十号顶杆另一端与十一号顶杆顶面焊接,所述十一号顶杆底面两端均与八号顶杆一端扣接,所述八号顶杆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减震弹簧顶面焊接,所述减震弹簧设有两个,底面中部均与一号减压弹簧一端焊接,右端均与二号滑动杆扣接,所述二号滑动块设有两个,均与二号滑动杆扣接,一侧均设有九号顶杆,均与九号顶杆一端焊接,所述一号减压弹簧另一端均与三号滑动杆两端焊接,所述三号滑动杆中部设有二号减压弹簧,与二号减压弹簧间隙配合,所述二号减压弹簧;两端均与九号顶杆一端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传动装置包括二号电线、电磁铁、导磁体、二号拉绳、八号齿轮、二号齿条、三号拉绳、二号支撑杆、一号导电体、接触块、指示灯、二号导电体,所述二号电线一端与蓄电池焊接,另一端与电磁铁焊接,所述电磁铁上方与导磁体过渡配合,所述导磁体上方与二号拉绳一端扣接,所述二号拉绳另一端与二号齿条一端焊接,所述二号齿条左侧与八号齿轮啮合,所述三号拉绳一端与八号齿轮扣接,另一端与二号支撑杆焊接,所述二号支撑杆上方中部与接触块焊接,所述接触块左端与二号导电体一端焊接,右端与一号导电体一端焊接,所述一号导电体另一端与指示灯焊接,所述指示灯设于保护外壳的上方,与保护外壳焊接,所述二号导电体另一端与蓄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传动装置包括十二号顶杆、三号弹簧、三号齿条、按键、二号限位块、十三号顶杆、十四号顶杆、十五号顶杆、电源开关键,所述按键一端贯穿保护外壳右端,与二号限位块一端焊接,所述二号限位块另一端与十二号顶杆右侧中部焊接,所述十二号顶杆右侧两端均与三号弹簧一端焊接,左侧中部与三号齿条一端焊接,所述三号齿条下方与散热传动装置啮合,上方与十三号顶杆一端焊接,所述三号弹簧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保护外壳内部右端焊接,所述十三号顶杆另一端与十四号顶杆一端扣接,所述十四号顶杆另一端与十五号顶杆一端扣接,所述十五号顶杆另一端与电源开关键一端过渡配合,所述电源开关键另一端与蓄电池电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用户在通过本设备在进行水利工程清淤时,通过万向轮与定向轮将设备运至工作地点,通过控制台控制设备,在设备工作震动时,通过重力检测板下压,使八号顶杆下压,使减震弹簧下压达到减震作用,按下按键使三号齿条带动一号齿轮使电机工作,使五号顶杆上移,顶住二号减压弹簧中,使二号减压弹簧不在移动,起到保护减震器的作用,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增加了十一号顶杆、二号减压弹簧等等机构,使设备减少震动的动力,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清淤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减震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减震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c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油箱-1、支撑架-2、吹风口-3、减震箱-4、万向轮-5、底座-6、控制台-7、定向轮-8、散热传动装置-401、卡位传动装置-402、保护外壳-403、减震传动装置-404、指示灯传动装置-405、蓄电池-406、推拉传动装置-407、风扇-40101、一号传动轴-40102、斜齿圆盘-40103、二号传动轴-40104、三号传动轴-40105、一号螺纹柱-40106、电机-40107、一号电线-40108、滑轮-40109、一号拉绳-40110、一号齿轮-40111、传动顶杆-40201、二号螺纹柱-40202、二号齿轮-40203、三号齿轮-40204、一号传动带-40205、四号齿轮-40206、二号传动带-40207、五号齿轮-40208、一号弹簧-40209、一号齿条-40210、三号螺纹柱-40211、二号弹簧-40212、一号滑动块-40213、一号滑动杆-40214、一号顶杆-40215、二号顶杆-40216、三号顶杆-40217、四号顶杆-40218、一号限位块-40219、五号顶杆-40220、一号斜齿-40221、二号斜齿-40222、传动杆-40223、六号齿轮-40224、七号齿轮-40225、链条传动带-40226、一号支撑杆-40401、重力检测板-40402、六号顶杆-40403、七号顶杆-40404、八号顶杆-40405、减震弹簧-40406、二号滑动块-40407、二号滑动杆-40408、一号减压弹簧-40409、九号顶杆-40410、三号滑动杆-40411、十号顶杆-40412、十一号顶杆-40413、二号减压弹簧-40414、二号电线-40501、电磁铁-40502、导磁体-40503、二号拉绳-40504、八号齿轮-40505、二号齿条-40506、三号拉绳-40507、二号支撑杆-40508、一号导电体-40509、接触块-40510、指示灯-40511、二号导电体-40512、十二号顶杆-40701、三号弹簧-40702、三号齿条-40703、按键-40704、二号限位块-40705、十三号顶杆-40706、十四号顶杆-40707、十五号顶杆-40708、电源开关键-407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结构包括油箱1、支撑架2、吹风口3、减震箱4、万向轮5、底座6、控制台7、定向轮8,所述油箱1设于底座6的上方,底面与底座6一端顶面焊接,顶面设于吹风口3的下方,与吹风口3一端焊接,所述吹风口3的另一端下方设有支撑架2,与支撑架2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架2另一端与设于减震箱4的上方,与减震箱4顶面焊接,所述减震箱4下方设于底座6的另一端顶面焊接,所述控制台7设于减震箱4的侧面,与减震箱4侧面焊扣接,所述万向轮5设有两个,均设于底座6的另一端下方,与底座6焊接,所述定向轮8设有两个,均设于底座6一端下方,与底座6焊接,所述减震箱4包括散热传动装置401、卡位传动装置402、保护外壳403、减震传动装置404、指示灯传动装置405、蓄电池406、推拉传动装置407,所述减震传动装置404一端与支撑架2下方扣接,另一端下方设于保护外壳403上方,贯穿保护外壳403与卡位传动装置402顶面过渡配合,所述卡位传动装置402的另一端设于散热传动装置401的上方,与散热传动装置401的上方啮合,所述散热传动装置401左侧设于保护外壳403的内壁,与保护外壳403扣接右侧设于推拉传动装置407的下方,与推拉传动装置407一端下方啮合,所述推拉传动装置407另一端贯穿保护外壳403右侧,与保护外壳403间隙配合,上方与蓄电池406过渡配合,所述蓄电池406设于推拉传动装置407上方,分别与散热传动装置401、指示灯传动装置405电连接,所述指示灯传动装置405设于蓄电池406上方,顶面设于保护外壳403顶面,与保护外壳403焊接,所述散热传动装置401包括风扇40101、一号传动轴40102、斜齿圆盘40103、二号传动轴40104、三号传动轴40105、一号螺纹柱40106、电机40107、一号电线40108、滑轮40109、一号拉绳40110、一号齿轮40111,所述风扇40101设于保护外壳403的左侧下方,与保护外壳403内壁扣接,右侧与一号传动轴40102一端焊接,所述一号传动轴40102另一端与斜齿圆盘40103左端啮合,所述斜齿圆盘40103右端与二号传动轴40104一端啮合,所述二号传动轴40104另一端设于三号传动轴40105的左侧,与三号传动轴40105一端啮合,所述三号传动轴40105另一端与一号螺纹柱40106啮合,所述一号螺纹柱40106下方与电机40107为一体化结构,上方与卡位传动装置402焊接,所述一号电线40108一端与电机40107焊接,一端与蓄电池406电连接,所述一号拉绳40110一端与一号齿轮40111扣接,另一端绕过滑轮40109,与电机40107右侧扣接,所述一号齿轮40111设于推拉传动装置407下方,与推拉传动装置407啮合,所述卡位传动装置402包括传动顶杆40201、二号螺纹柱40202、二号齿轮40203、三号齿轮40204、一号传动带40205、四号齿轮40206、二号传动带40207、五号齿轮40208、一号弹簧40209、一号齿条40210、三号螺纹柱40211、二号弹簧40212、一号滑动块40213、一号滑动杆40214、一号顶杆40215、二号顶杆40216、三号顶杆40217、四号顶杆40218、一号限位块40219、五号顶杆40220、一号斜齿40221、二号斜齿40222、传动杆40223、六号齿轮40224、七号齿轮40225、链条传动带40226,所述七号齿轮40225底面与散热传动装置401焊接,顶面与六号齿轮40224啮合,所述六号齿轮40224左侧与传动杆40223一端焊接,所述传动杆40223另一端与二号斜齿40222右侧焊接,所述二号斜齿40222左侧上方与一号斜齿40221啮合,所述一号斜齿40221的顶面与三号螺纹柱40211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三号螺纹柱40211的另一端贯穿一号滑动杆40214,与五号顶杆40220下方中部焊接,所述一号滑动块40213设有两个,均设于一号滑动杆40214两端,均与一号滑动杆40214扣接,一侧均与二号弹簧40212扣接,顶面均与一号顶杆40215一端扣接,所述一号顶杆40215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四号顶杆40218一端扣接,所述三号顶杆40217设有两个,均设于四号顶杆40218、一号顶杆40215交接处,与一号顶杆40215、四号顶杆40218过度配合,所述四号顶杆40218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一号限位块40219底面焊接,所述一号限位块40219设有两个,顶面均与五号顶杆40220下方两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顶杆40216的右端与一号弹簧40209一端焊接,所述传动顶杆40201贯穿二号顶杆40216,设于二号螺纹柱40202内部,与二号螺纹柱402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螺纹柱40202设有两个,一端均与三号顶杆40217焊接,另一端下方均与二号齿轮40203啮合,所述一号传动带40205设有两个,一端均与二号齿轮40203扣接,另一端均与三号齿轮40204扣接,所述链条传动带40226设有两个,一端均与三号齿轮40204扣接,另一端均与四号齿轮40206扣接,所述二号传动带40207设有两个,一端均与四号齿轮40206扣接,另一端均与五号齿轮40208扣接,所述五号齿轮40208设有两个,均与一号齿条40210啮合,所述一号齿条40210设有两个,上方均设于一号滑动杆40214的两端,均与一号滑动杆40214焊接,所述减震传动装置404包括一号支撑杆40401、重力检测板40402、六号顶杆40403、七号顶杆40404、八号顶杆40405、减震弹簧40406、二号滑动块40407、二号滑动杆40408、一号减压弹簧40409、九号顶杆40410、三号滑动杆40411、十号顶杆40412、十一号顶杆40413、二号减压弹簧40414,所述重力检测板40402顶面与支撑架2焊接,底面与支撑杆40401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杆40401另一端贯穿保护外壳403,与六号顶杆40403顶面焊接,所述六号顶杆40403底面与七号顶杆40404扣接,所述七号顶杆40404的底面与十号顶杆40412一端焊接,所述十号顶杆40412另一端与十一号顶杆40413顶面焊接,所述十一号顶杆40413底面两端均与八号顶杆40405一端扣接,所述八号顶杆40405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减震弹簧40406顶面焊接,所述减震弹簧40406设有两个,底面中部均与一号减压弹簧40409一端焊接,右端均与二号滑动杆40408扣接,所述二号滑动块40407设有两个,均与二号滑动杆40408扣接,一侧均设有九号顶杆40410,均与九号顶杆40410一端焊接,所述一号减压弹簧40409另一端均与三号滑动杆40411两端焊接,所述三号滑动杆40411中部设有二号减压弹簧40414,与二号减压弹簧40414间隙配合,所述二号减压弹簧40414;两端均与九号顶杆40410一端焊接,所述指示灯传动装置405包括二号电线40501、电磁铁40502、导磁体40503、二号拉绳40504、八号齿轮40505、二号齿条40506、三号拉绳40507、二号支撑杆40508、一号导电体40509、接触块40510、指示灯40511、二号导电体40512,所述二号电线40501一端与蓄电池406焊接,另一端与电磁铁40502焊接,所述电磁铁40502上方与导磁体40503过渡配合,所述导磁体40503上方与二号拉绳40504一端扣接,所述二号拉绳40504另一端与二号齿条40506一端焊接,所述二号齿条40506左侧与八号齿轮40505啮合,所述三号拉绳40507一端与八号齿轮40505扣接,另一端与二号支撑杆40508焊接,所述二号支撑杆40508上方中部与接触块40510焊接,所述接触块40510左端与二号导电体40512一端焊接,右端与一号导电体40509一端焊接,所述一号导电体40509另一端与指示灯40511焊接,所述指示灯40511设于保护外壳403的上方,与保护外壳403焊接,所述二号导电体40512另一端与蓄电池406电连接,所述推拉传动装置407包括十二号顶杆40701、三号弹簧40702、三号齿条40703、按键40704、二号限位块40705、十三号顶杆40706、十四号顶杆40707、十五号顶杆40708、电源开关键40709,所述按键40704一端贯穿保护外壳403右端,与二号限位块40705一端焊接,所述二号限位块40705另一端与十二号顶杆40701右侧中部焊接,所述十二号顶杆40701右侧两端均与三号弹簧40702一端焊接,左侧中部与三号齿条40703一端焊接,所述三号齿条40703下方与散热传动装置401啮合,上方与十三号顶杆40706一端焊接,所述三号弹簧40702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保护外壳403内部右端焊接,所述十三号顶杆40706另一端与十四号顶杆40707一端扣接,所述十四号顶杆40707另一端与十五号顶杆40708一端扣接,所述十五号顶杆40708另一端与电源开关键40709一端过渡配合,所述电源开关键40709另一端与蓄电池406电连接。

用户在通过本设备在进行水利工程清淤时,通过万向轮5与定向轮8将设备运至工作地点,通过控制台7控制设备,在设备工作震动时,通过重力检测板40402下压,使八号顶杆40405下压,使减震弹簧40406下压达到减震作用,按下按键40704使三号齿条40703带动一号齿轮40111使电机工作,使五号顶杆40220上移,顶住二号减压弹簧40414中,使二号减压弹簧40414不在移动,起到保护减震器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使用时,易由于机器设备在工作时,震动过大,而导致支撑的地面软化,导致设备倾斜或倒塌,使设备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和工作效率降低,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增加了十一号顶杆、二号减压弹簧等等机构,使设备减少震动的动力,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清淤的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