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58749发布日期:2018-10-13 00:1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海底电缆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施工方法在清淤开挖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清淤挖泥的机械主要有抓斗船、耙吸船及绞吸船,这些常规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硬质开挖工具,极有可能在开挖过程中对电缆造成伤害,特别是对一些社会功能突出、正常运行、维修难度大的电缆,一旦发生损坏,后果不堪设想,施工风险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绞吸挖泥船改造成冲吸式吸泥船,将原有绞吸船的铰刀头去掉,沿吸泥管头上部圆周增加冲水管,吸泥管尾部加装若干把高压水枪,吸泥管底部设置橡胶软垫,末端用法兰连接橡胶软管;

(b)吸泥船吸泥后通过排泥管全封闭输送至泥驳后外运,避免污染海域;

(c)吸泥船在清淤施工区内定位后,松放船前斗桥绞车钢缆,吸泥管口呈垂直扇形慢速下放入水,按设计开挖,再按照分层开挖厚度及深度数据,通过深度监控仪表操作,对吸泥管口放设深度进行精确复位,并调整吸泥管口开挖倾角,控制吸泥管的下放深度始终与泥面间保持0.4~0.6m的安全高度,确保电缆安全,然后启动高压清水泵,开始清淤吸泥,直至电缆完全暴露。

步骤(a)中高压水枪数量为六支,总功率为120~130匹。

步骤(b)排泥管管径为φ300~400mm,排距600~1200m。

步骤(b)中采用的排泥管采用一节钢管与一节胶皮套相连的形式,浮体采用高分子材料的浮体。

步骤(c)中清淤按照分层清淤的方式进行,通过调节清水泵电机转速控制清淤厚度,第1、2层每层清除0.8~1m,之后每层清除0.3~0.5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清淤开挖工艺,利用水流冲刷原理,借水力作用来进行挖土输土,即通过高压水枪喷出一股密实的高速水柱切割粉碎土体,使土湿化崩解,形成泥浆和泥块的混合,再由泥浆泵及排泥管吸送至泥驳装船外运。此方法的优势在于:由于切割土体为高压水流、吸淤设备与泥面接触部分为软管,因此泥浆泵的底部与泥面接触为软接触,这样避免了机械本身对电缆的伤害,同时清淤效率较高,降低了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吸泥管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泥管;2-高压水枪;3-橡胶软垫;4-橡胶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绞吸挖泥船改造成冲吸式吸泥船,将原有绞吸船的铰刀头去掉,沿吸泥管头上部圆周增加冲水管,吸泥管1尾部加装若干把高压水枪2,吸泥管1底部设置橡胶软垫3,末端用法兰连接橡胶软管4;

(b)吸泥船吸泥后通过排泥管全封闭输送至泥驳后外运,避免污染海域;

(c)吸泥船在清淤施工区内定位后,松放船前斗桥绞车钢缆,吸泥管口呈垂直扇形慢速下放入水,按设计开挖,再按照分层开挖厚度及深度数据,通过深度监控仪表操作,对吸泥管口放设深度进行精确复位,并调整吸泥管口开挖倾角,控制吸泥管1的下放深度始终与泥面间保持0.4~0.6m的安全高度,确保电缆安全,然后启动高压清水泵,开始清淤吸泥,直至电缆完全暴露。

步骤(a)中高压水枪2数量为六支,总功率为120~130匹。

步骤(b)排泥管管径为φ300~400mm,排距600~1200m。

步骤(b)中采用的排泥管采用一节钢管与一节胶皮套相连的形式,浮体采用高分子材料的浮体。

步骤(c)中清淤按照分层清淤的方式进行,通过调节清水泵电机转速控制清淤厚度,第1、2层每层清除0.8~1m,之后每层清除0.3~0.5m。

实施例一

一种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绞吸挖泥船改造成冲吸式吸泥船,将原有绞吸船的铰刀头去掉,沿吸泥管头上部圆周增加冲水管,吸泥管1尾部加装若干把高压水枪2,吸泥管1底部设置橡胶软垫3,末端用法兰连接橡胶软管4;

(b)吸泥船吸泥后通过排泥管全封闭输送至泥驳后外运,避免污染海域;

(c)吸泥船在清淤施工区内定位后,松放船前斗桥绞车钢缆,吸泥管口呈垂直扇形慢速下放入水,按设计开挖,再按照分层开挖厚度及深度数据,通过深度监控仪表操作,对吸泥管口放设深度进行精确复位,并调整吸泥管口开挖倾角,控制吸泥管1的下放深度始终与泥面间保持0.4m的安全高度,确保电缆安全,然后启动高压清水泵,开始清淤吸泥,直至电缆完全暴露。

步骤(a)中高压水枪2数量为六支,总功率为120匹。

步骤(b)排泥管管径为φ300mm,排距600m。

步骤(b)中采用的排泥管采用一节钢管与一节胶皮套相连的形式,浮体采用高分子材料的浮体。

步骤(c)中清淤按照分层清淤的方式进行,通过调节清水泵电机转速控制清淤厚度,第1、2层每层清除0.8m,之后每层清除0.3m。

实施例二

一种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绞吸挖泥船改造成冲吸式吸泥船,将原有绞吸船的铰刀头去掉,沿吸泥管头上部圆周增加冲水管,吸泥管1尾部加装若干把高压水枪2,吸泥管1底部设置橡胶软垫3,末端用法兰连接橡胶软管4;

(b)吸泥船吸泥后通过排泥管全封闭输送至泥驳后外运,避免污染海域;

(c)吸泥船在清淤施工区内定位后,松放船前斗桥绞车钢缆,吸泥管口呈垂直扇形慢速下放入水,按设计开挖,再按照分层开挖厚度及深度数据,通过深度监控仪表操作,对吸泥管口放设深度进行精确复位,并调整吸泥管口开挖倾角,控制吸泥管(1)的下放深度始终与泥面间保持0.6m的安全高度,确保电缆安全,然后启动高压清水泵,开始清淤吸泥,直至电缆完全暴露。

步骤(a)中高压水枪2数量为六支,总功率为130匹。

步骤(b)排泥管管径为φ400mm,排距1200m。

步骤(b)中采用的排泥管采用一节钢管与一节胶皮套相连的形式,浮体采用高分子材料的浮体。

步骤(c)中清淤按照分层清淤的方式进行,通过调节清水泵电机转速控制清淤厚度,第1、2层每层清除1m,之后每层清除0.5m。

实施例三

一种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绞吸挖泥船改造成冲吸式吸泥船,将原有绞吸船的铰刀头去掉,沿吸泥管头上部圆周增加冲水管,吸泥管1尾部加装若干把高压水枪2,吸泥管1底部设置橡胶软垫3,末端用法兰连接橡胶软管4;

(b)吸泥船吸泥后通过排泥管全封闭输送至泥驳后外运,避免污染海域;

(c)吸泥船在清淤施工区内定位后,松放船前斗桥绞车钢缆,吸泥管口呈垂直扇形慢速下放入水,按设计开挖,再按照分层开挖厚度及深度数据,通过深度监控仪表操作,对吸泥管口放设深度进行精确复位,并调整吸泥管口开挖倾角,控制吸泥管1的下放深度始终与泥面间保持0.5m的安全高度,确保电缆安全,然后启动高压清水泵,开始清淤吸泥,直至电缆完全暴露。

步骤(a)中高压水枪2数量为六支,总功率为125匹。

步骤(b)排泥管管径为φ350mm,排距800m。

步骤(b)中采用的排泥管采用一节钢管与一节胶皮套相连的形式,浮体采用高分子材料的浮体。

步骤(c)中清淤按照分层清淤的方式进行,通过调节清水泵电机转速控制清淤厚度,第1、2层每层清除0.9m,之后每层清除0.4m。

本施工方法已成功应用到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景观工程efg段水工施工中,完成了埋深约6m的3条海底高压电缆开挖,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电缆始终正常运行。结合本工程电缆开挖施工,从施工安全、施工效率、适用性进行分析,采用水力冲排清淤开挖方法,可确保开挖过程中电缆绝对安全,同时施工效率较高,根据挖泥量统计,改造后的吸泥船每月平均挖泥方量超60000m3,除有大块石地层影响开挖效率外,对淤泥及泥砂混合类等土层效率均较高。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