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07974发布日期:2018-08-31 21:1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修复码头护岸坡面用护岸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护岸块是起到护岸作用的块体,包括扭王字块、扭工字块等。由于安装在护岸坡面上的扭王字块、扭工字块等护岸块体在波浪、自重等因素的作用下,护岸块体会发生自然沉降现象。而码头下方的护岸坡面普遍较长,需要安装多排块体,连续多排块体自然沉降的叠加可能导致局部出现块体间隙过大的现象。对于已经建成的码头下方,也可能由于自然沉降累积等出现块体间隙过大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护岸坡面进行修复。如果采用传统的吊车安块工艺则需先将码头面板拆除,然后再安装护岸块体,最后再修复码头面层。当前的工艺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修复所需的时间长,严重影响码头的运营,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补块工艺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修复时间,减少对码头运营的影响,而提供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包括护岸块本体、限位绳索、气囊、吊带及卡环,气囊为圆环状且内部设有骨架,气囊中充满气体,若干卡环滑动套在气囊上,限位绳索至少有两条,限位绳索一端与卡环连接,另一端可上下滑动地套在水中的钢桩上,吊带至少有四条,吊带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护岸块本体可拆卸连接,护岸块本体、限位绳索、气囊、吊带及卡环在水中的浮力之和等于重力之和。

更优地,限位绳索的抗拉强度为护岸块本体的重力的3倍以上。

更优地,限位绳索滑动套钢桩上后由束线带绑扎。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用吊车将护岸块本体及气囊吊放到邻近的待作业码头旁的浅水区;选择气象及海况条件较好时,用吊带将护岸块本体捆缚到气囊上;在气囊上安装卡环,卡环上安装限位绳索;用吊车将前述护岸块本体和气囊整体吊至深水区;潜水员将气囊及护岸块本体拖到码头下方,为提高操作效率可以顺洋流方向拖带护岸块本体;为控制护岸块本体的下沉方向,将限位绳索套在钢桩上;潜水员在气囊上绑上一个卡环或其它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后,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护岸块本体脱离悬浮状态开始下沉;护岸块本体沉底后,潜水员将护岸块本体移动到需要补块的地方,因为有气囊的浮力作用,护岸块本体很容易移动;最后松开卡环及吊带,气囊上浮,回收利用,为避免上浮太快,气囊先放气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松开卡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补块过程中不需要拆除码头面层,节约了漫长的码头面层拆除及重建的时间和成本,不影响码头运营,快速实现码头下方的护岸维护。潜水员进行修补作业时,护岸块本体处于悬浮状态,省力省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限位绳索;2-卡环;3-气囊;4-吊带;5-护岸块本体;6-束线带;7-钢桩;

本发明中的附图皆为示意图,其大小及相对比例不代表实际尺寸;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包括护岸块本体5、限位绳索1、气囊3、吊带4及卡环2,气囊3为圆环状且内部设有骨架,气囊3中充满气体,若干卡环2滑动套在气囊3上,限位绳索1至少有两条,限位绳索1一端与卡环2连接,另一端可上下滑动地套在水中的钢桩7上,吊带4至少有四条,吊带4一端与气囊3连接,另一端与护岸块本体5可拆卸连接,护岸块本体5、限位绳索1、气囊3、吊带4及卡环2在水中的浮力之和等于重力之和。

更优地,限位绳索1的抗拉强度为护岸块本体5的重力的3倍以上。

更优地,限位绳索1滑动套钢桩7上后由束线带6绑扎。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用吊车将护岸块本体5及气囊3吊放到邻近的待作业码头旁的浅水区;选择气象及海况条件较好时,用吊带4将护岸块本体5捆缚到气囊3上;在气囊3上安装卡环2,卡环2上安装限位绳索1;用吊车将前述护岸块本体5和气囊3整体吊至深水区;潜水员将气囊3及护岸块本体5拖到码头下方,为提高操作效率可以顺洋流方向拖带护岸块本体5;为控制护岸块本体5的下沉方向,将限位绳索1套在钢桩7上;潜水员在气囊3上绑上一个卡环2或其它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后,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护岸块本体5脱离悬浮状态开始下沉;护岸块本体5沉底后,潜水员将护岸块本体5移动到需要补块的地方,因为有气囊3的浮力作用,护岸块本体5很容易移动;最后松开卡环2及吊带4,气囊3上浮,回收利用,为避免上浮太快,气囊3放气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松开卡环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护岸块本体、限位绳索、气囊、吊带及卡环,气囊为圆环状且内部设有骨架,气囊中充满气体,若干卡环滑动套在气囊上,限位绳索至少有两条,限位绳索一端与卡环连接,另一端可上下滑动地套在水中的钢桩上,吊带至少有四条,吊带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护岸块本体可拆卸连接,护岸块本体、限位绳索、气囊、吊带及卡环在水中的浮力之和等于重力之和。本发明补块过程中不需要拆除码头面层,节约了漫长的码头面层拆除及重建的时间和成本,不影响码头运营,快速实现码头下方的护岸维护。潜水员进行修补作业时,护岸块本体处于悬浮状态,省力省时。

技术研发人员:安秀山;殷少军;陈云;刘胜;刘亮亮;马祖强;付培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8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