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的加固方法及所用微型桩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4864发布日期:2018-11-07 10:48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的加固方法及所用微型桩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的加固方法及所用微型桩,属于边坡治理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治理。目前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广泛应用微型桩组件。现有的微型桩包括钢管套,钢管套中设有捆绑在一起的钢筋束,在钢管套与钢筋束之间浇筑有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将钢管套和钢筋束浇筑成整体结构的微型桩。

现有的微型桩易于生产加工,但现有微型桩在承受弯曲荷载时,内插钢筋束的微型桩的抗弯曲承载能力与无钢筋束的普通钢管混凝土桩相差无几,内插钢筋束对微型桩抗弯曲承载能力的贡献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另外,现有微型桩在承受荷载时,由于套箍效应,使受力性能增强,套箍效应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侧向约束力,在沿桩身长度方向荷载作用下管内混凝土会与钢套管脱落,造成微型桩沿桩身长度方向约束力不足或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的加固方法及所用微型桩,以避免在承受较大轴向荷载时,微型桩内部混凝土与钢管套之间出现滑落现象,同时起到抗滑移的作用,使边坡治理效果更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边坡的加固方法,该方法是在边坡需加固区域钻一组深孔,深孔的深度应伸入滑移面以下;然后将一组微型桩从深孔顶部插入直至深孔的孔底;所述微型桩是内壁设有齿状凸台的钢套管,最后在钢套管内浇筑混凝土,经养护成型后完成边坡的加固。

前述方法中,所述齿状凸台的高度为钢套管直径的1/8~1/6;齿状凸台通过焊接方式与钢套管内壁连接。

用于上述方法的本发明的一种微型桩,包括钢套管,钢套管内壁均布有齿状凸台;钢套管内浇筑有混凝土。

前述微型桩中,所述齿状凸台沿钢套管内壁放射状分层分布;层与层之间的齿状凸台交错布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钢套管内壁均布有齿状凸台,钢套管内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紧紧的将齿状凸台包裹住,使微型桩在承受荷载时,套箍效应的发挥不仅局限于侧向约束力,同时大大增强了微型桩轴向约束力,使得微型桩整体稳定性更好,提高了其抗弯承载力,同时可避免在承受较大荷载时,内部混凝土出现滑落等现象,起到抗滑移的作用;另外,齿状凸台通过与混凝土咬合力的作用增强了桩的上拔承载力和下压承载力,使得其在边坡治理中的抗滑加固能力得到加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示意图;

图2是现有微型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2-齿状凸台、3-钢套管、4-深孔、5-边坡、6-滑移面、7-钢筋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边坡的加固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是在边坡5需加固区域钻一组深孔4,深孔4的深度应伸入滑移面6以下;然后将一组微型桩从深孔4顶部插入直至深孔4的孔底;所述微型桩是内壁设有齿状凸台2的钢套管3,最后在钢套管3内浇筑混凝土1,经养护成型后完成边坡的加固。齿状凸台2的高度为钢套管3直径的1/8~1/6;齿状凸台2通过焊接方式与钢套管3内壁连接。

用于上述方法的本发明的一种微型桩,如图1所示,包括钢套管3,钢套管3内壁均布有齿状凸台2;钢套管3内浇筑有混凝土1。齿状凸台2沿钢套管3内壁放射状分层分布;层与层之间的齿状凸台2交错布置。

实施例

本例如图1所示,图1中剖切的钢套管3内未画混凝土1,其目的是为了看清楚钢套管3内壁均布的齿状凸台2,实际是所有的钢套管3内均浇筑混凝土1。

本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现有技术的微型桩截面如图2所示,包括钢套管3,钢套管3中心设有钢筋束7,在钢筋束7与钢套管3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1。本例的改进方案如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束7,并在钢套管3的内壁增加了一组均布的齿状凸台2。

通过以上改进后的微型桩,在确保之前的侧向约束力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微型桩的轴向约束力,使改进后的微型桩套箍效应更显著,构件整体稳定性更好,可避免在承受较大荷载时,钢套管3内部混凝土1出现滑落现象,起到抗滑移的作用.本发明的微型桩用于边坡治理效果更好。

具体施工时,可先加工钢套管3,并在钢套管3内焊接齿状凸台2,齿状凸台2可分层焊接在钢套管3内壁,每层的齿状凸台2数量为3~6个,沿圆周放射状布置,层与层之间的齿状凸台2最好交错布置,即下一层的齿状凸台2与上一层两齿状凸台2之间的空隙对齐焊接。本发明的齿状凸台2高度(指齿状凸台内侧延伸长度)宜控制在桩径的1/8~1/6,延伸长度过大则难于施工,过小则支护效果不甚理想。施工时,在边坡5需要加固处理的区域钻深孔4至设计深度,钻孔过程中应保证土体受到扰动而不坍塌,孔底沉渣应清理干净;待成孔完成后,将内壁焊接有齿状凸台2的钢套管3放入深孔4内,在钢套管3自重作用下完成成桩,最后浇筑混凝土1,并养护成型,形成本发明的管内设有齿状凸台的微型桩,用于加固边坡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的加固方法及所用微型桩,本发明是在边坡(5)需加固区域钻一组深孔(4),深孔(4)的深度应伸入滑移面(6)以下;然后将一组微型桩从深孔(4)顶部插入直至深孔(4)的孔底;所述微型桩是内壁设有齿状凸台(2)的钢套管(3),最后在钢套管(3)内浇筑混凝土(1),经养护成型后完成边坡的加固。本发明的微型桩在承受荷载时,齿状凸台通过与混凝土咬合力的作用增强了桩的上拔承载力和下压承载力,使得其在边坡治理中的抗滑加固能力得到加强。本发明的微型桩整体稳定性更好,提高了其抗弯承载力,同时可避免在承受较大荷载时,内部混凝土出现滑落现象,起到抗滑移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蒲黍絛;陈再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3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