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沟型渣场底部泉水的导排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71189发布日期:2018-09-18 20:14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沟型渣场底部泉水的导排方法及装置,属于渣场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电、采矿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高山峡谷地形条件限制以及渣场建设投资的约束,平坦开阔的堆渣场一般不被推荐,而利用天然沟谷或冲沟堆弃工程建设弃渣是工程首选方案。由于弃渣形成的渣场改变了原沟谷形态,为了渣场自身稳定及其下游安全,施工期间以及永久运行期间,根据山沟天然汇流情况并结合渣场布置、周围地形条件及冲沟洪水设计标准等方面因素确定具体的排导措施,通常需设置必要的工程措施如涵洞、排水洞、泄洪槽等设施排水。但这些都只是对冲沟上游汇流面积来水的导排措施。然而,在西南地区很多冲沟地下水系发达,自身发育有泉眼,导致冲沟内的泉水也成为了渣场沟水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得到有效处理,才能有效保证渣场渣体的稳定。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是注浆堵漏法,即对泉眼周边进行一定的开挖处理,找出涌水泉眼的准确位置后,下钢管快速注浆或注入混凝土进行封堵,该方法优点就是简单,对于出水量不大的泉眼能够产生一定的止水作用,但对于涌水量较大的泉眼无法做到完全止水,注浆堵漏一段时间后一般都会发生反复渗漏。

还有的工程采用排水盲沟,即沿着沟底水流方向铺设一定宽度和厚度的由碎石、块石,碎、块石块外包裹土工布的排水盲沟,将泉水引排至渣体外部。碎石盲沟具有施工方便、质量易于保证等优点。但碎石盲沟不能完全实现泉水和堆渣体的分离,长时间、大流量的泉眼容易产生泉水渗入渣体,导致土体的孔隙水加大使渣体产生饱和,继而产生渣体滑坡的危险。另一方面长时间运行,土工布一旦发生撕裂等失效现象,盲沟排水也会带走渣体里的细小颗粒,在渣体内部形成掏槽,更不利于渣体的稳定安全。

冲沟渣场底部泉水对渣场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的威胁,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导排。目前实际采用的注浆封堵、碎石盲沟措施都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面:一是注浆封堵法没有导排泉水,反而将泉水封堵后会使地下水位抬高的可能性增大,增加了渣场运行的风险,而且对于涌水量大的泉眼效果不是很理想;二是碎石盲沟等方法不能完全实现泉水和堆渣体的分离,长时间、大流量的泉眼容易产生泉水渗入渣体,产生渣体滑坡的危险。而且土工布一旦发生撕裂等失效现象,泉水甚至会带走渣体里的细小颗粒,在渣体内部形成掏槽,更不利于渣体的稳定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沟型渣场底部泉水的导排方法及装置,以能够完全收集泉水、使泉水与渣体分离并进行导排,既可以降低渣场底部泉水处理费用,也可以有效保障渣场堆渣体的长期安全运行,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冲沟型渣场底部泉水的导排方法,该方法是在冲沟型渣场底部的泉眼处构筑一个集水井,集水井顶部设有盖板;通过集水井和盖板将泉眼封闭;在集水井侧壁设置贯穿集水井侧壁的导排钢管,通过导排钢管将冲沟渣场底部的泉水导排至渣场外,以保证渣场渣体的稳定性。

前述方法中,所述集水井为圆柱状或矩形柱状,集水井的内径为泉眼出水范围的2倍,集水井的壁厚大于或等于40cm。

前述方法中,在所述集水井内堆填大块石,防止泉眼被细小颗粒堵塞,形成泉水通道,且通过大块石支撑集水井和盖板以防止集水井周围和底部的渣体压垮集水井和盖板。

前述方法中,所述导排钢管采用不锈钢管,以防止导排钢管锈蚀;导排钢管的直径和数量根据泉水的溢出量选取。

前述方法中,在所述导排钢管与集水井外壁结合处设置止水环,防止集水井内泉水沿导排钢管外壁渗出。

前述方法中,所述导排钢管的入口处设有土工布,土工布内填充有级配碎石过滤料,起过滤、透水作用,防止导排钢管被泉水带出的颗粒物堵塞。

按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发明的一种冲沟型渣场底部泉水的导排装置,包括设在泉眼处的集水井,泉眼位于集水井中央;集水井顶部设有盖板;集水井侧壁设有贯穿集水井侧壁的导排钢管,导排钢管出口与渣场外的排水系统连接。

前述导排装置中,所述集水井为圆柱状或矩形柱状,集水井的内径为泉眼出水范围的2倍,集水井的壁厚大于或等于40cm;集水井内填充有大块石。

前述导排装置中,所述导排钢管为不锈钢管;导排钢管与集水井外壁结合处设置止水环;导排钢管的入口处设有土工布,土工布内填充有级配碎石过滤料。

前述导排装置中,所述集水井周围和盖板顶部设有防护渣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渣体底部泉水收集、导排的作用。集水井、盖板形成了封闭空间,通过集水井和盖板将泉眼涌水封闭,大块石起保护泉眼,导排泉水的作用,泉水最终通过导排钢管排出,使得泉眼不至于被堵死导致地下水位太高,渣场渣体稳定风险加大。本发明可避免渣体与泉水的接触而实现导排。导排钢管形成导排通道,可实现泉水与渣体的隔离,降低了渣体被浸泡、细小颗粒被带走而产生管涌掏空等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集水井、2-盖板、3-大块石、4-导排钢管、5-土工布、6-级配碎石过滤料、7-防护渣体、8-泉眼、9-止水环、10-堆场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冲沟型渣场底部泉水的导排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是在冲沟型渣场底部的泉眼8处构筑一个集水井1,集水井1顶部设有盖板2;通过集水井1和盖板2将泉眼8封闭;在集水井1侧壁设置贯穿集水井1侧壁的导排钢管4,通过导排钢管4将冲沟渣场底部的泉水导排至渣场外,以保证渣场渣体的稳定性。集水井1为圆柱状或矩形柱状,集水井1的内径为泉眼出水范围的2倍,集水井1的壁厚大于或等于40cm。在集水井1内堆填大块石3,防止泉眼8被细小颗粒堵塞,形成泉水通道,且通过大块石3支撑集水井1和盖板2以防止集水井1周围和底部的渣体压垮集水井1和盖板2。导排钢管4采用不锈钢管,以防止导排钢管4锈蚀;导排钢管4的直径和数量根据泉水的溢出量选取。在导排钢管4与集水井1外壁结合处设置止水环9,防止集水井1内泉水沿导排钢管4外壁渗出。导排钢管4的入口处设有土工布5,土工布5内填充有级配碎石过滤料6,起过滤、透水作用,防止导排钢管4被泉水带出的颗粒物堵塞。

按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发明的一种冲沟型渣场底部泉水的导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在泉眼8处的集水井1,泉眼8位于集水井1中央;集水井1顶部设有盖板2;集水井1侧壁设有贯穿集水井1侧壁的导排钢管4,导排钢管4出口与渣场外的排水系统连接。集水井1为圆柱状或矩形柱状,集水井1的内径为泉眼出水范围的2倍,集水井1的壁厚大于或等于40cm;集水井1内填充有大块石3。导排钢管4为不锈钢管;导排钢管4与集水井1外壁结合处设置止水环9;导排钢管4的入口处设有土工布5,土工布5内填充有级配碎石过滤料6。集水井1周围和盖板2顶部设有防护渣体7。

实施例

本例如图1所示,包括设在泉眼8处的集水井1,集水井1砌在堆场地面10上,集水井1的底面应低于堆场地面10高度。集水井1采用钢筋混凝土构筑。集水井1的井壁厚度≥40cm,集水井1为圆形,将泉眼8围在中间。集水井1的内径是泉眼8最大直径的2倍。集水井1顶面设有盖板2,盖板2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盖板2与集水井1顶面应密封,通过集水井1和盖板2在泉眼8一定范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用来收集泉水。在集水井1与盖板2形成的空间内填充一些大块石3,大块石3之间的间隙形成泉水通道,防止泉眼被细小颗粒堵塞。同时,大块石3也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集水井1和盖板2被其周围和顶部的防护渣体7压垮。在集水井1侧壁设有导排钢管4,导排钢管4贯穿集水井1侧壁,导排钢管4位于集水井1内的管口设有土工布5,土工布5内填充有级配碎石过滤料6组成的反滤体,反滤体可以起到过滤、透水作用,同时也可防止导排钢管4被泉水带出的颗粒物堵塞;导排钢管4的出口设在渣场外,并与渣场外的排水系统连接。导排钢管4采用不锈钢管,以防止导排钢管4锈蚀,保证导排钢管4的使用质量,导排钢管4的直径、根数根据实际泉水的溢出量进行灵活选取。导排钢管4与集水井1外壁的结合处焊接有止水环9,通过止水环9防止集水井1内的泉水从导排钢管4与集水井1的结合处渗出。在集水井1和盖板2外堆积有防护渣体7,防护渣体7采用粒径不大于20cm的石渣堆积而成,防护渣体7的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5m,以减缓堆渣过程中废渣对集水井1、盖板2和导排钢管4的冲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