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承压水土层中打抗拔锚杆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8960发布日期:2018-12-22 09:19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承压水土层中打抗拔锚杆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承压水土层中打抗拔锚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抗拔锚杆的作用是抵御水浮力,防止建筑物上浮。当打抗拔锚杆遇到含承压水的土层且无法降低水位(降水)时(无法降水的原因:1、周边有已建房屋,且为浅基础,降水容易沉降开裂;2、周边有市政道路,不允许降水沉降开裂;3、承压水水压较大,水源充沛,无法降水;4、周边有市政管网,地面降水沉降容易引起管网断裂),往往无法施工。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可以在承压水土层上打抗拔锚杆,并且,无需进行降水施工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施工方便,具体很大的推广空间的一种在承压水土层中打抗拔锚杆的施工方法,以克服在含承压水的土层中打打抗拔锚杆时,降水施工引起的周边已建房屋开裂、周边市政道路下沉、周边市政管网断裂、场地内积水太深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在承压水土层中打抗拔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先在预定打抗拔锚杆的位置打一根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穿过承压水土层;然后,当水泥搅拌桩的桩身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在水泥搅拌桩的上端钻通孔,通孔通向承压水土层的下方;最后,在通孔上打抗拔锚杆。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水泥搅拌桩的下端穿过承压水土层1米以上,以确保水泥搅拌桩的下端至少有1米的长度与承压水土层下方的非承压水土层形成密封,防止承压水下渗。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当水泥搅拌桩的桩身强度达到75%以上时,实施钻通孔;以避免位于承压水土层的桩身因强度不足而开裂,因此,当桩身强度符合要求时,承压水土层的承压水不会进入到桩身的通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泥搅拌桩内掺水泥,提高水泥搅拌桩的强度和防水性能。优选是:所述水泥含量为15%以上。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泥搅拌桩直径比通孔直径大500mm以上,以确保通孔具有足够的壁厚,防止开裂渗水。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位于水泥搅拌桩中心处,其贯穿水泥搅拌桩上下两端。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泥搅拌桩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是先在抗拔锚杆位置打一根水泥搅拌桩,通过水泥搅拌桩将承压水土层的承压水堵住,然后在水泥搅拌桩上钻孔和打抗拔锚杆,属于一种有效、快捷、可行的施工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施工方便,具体很大的推广空间。

(2)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防止承压水往往外溢出,同时也不需要降水施工,避免因降水施工引起的周边已建房屋开裂、周边市政道路下沉、周边市政管网断裂、场地内积水太深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在承压水土层中打抗拔锚杆的施工方法,先在预定打抗拔锚杆3的位置垂直打一根水泥搅拌桩1,水泥搅拌桩1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部非承压水土层4和承压水土层5,并且,水泥搅拌桩1下端插入至承压水土层5下方的下部非承压水土层6;然后,当水泥搅拌桩1的桩身强度达到75%以上时,在水泥搅拌桩1的上端沿水泥搅拌桩1中心钻通孔2,通孔2贯穿水泥搅拌桩1上下两端;最后,在通孔2上打抗拔锚杆3。

所述水泥搅拌桩1下端插入下部非承压水土层6内的深度h为1米以上。

所述水泥搅拌桩1内掺15%的水泥。

所述水泥搅拌桩1直径d1比通孔2直径d2大500mm以上,通孔2直径一般为150mm、180mm或200m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承压水土层中打抗拔锚杆的施工方法,先在预定打抗拔锚杆的位置打一根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穿过承压水土层;然后,当水泥搅拌桩的桩身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在水泥搅拌桩的上端钻通孔,通孔通向承压水土层的下方;最后,在通孔上打抗拔锚杆。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是先在抗拔锚杆位置打一根水泥搅拌桩,通过水泥搅拌桩将承压水土层的承压水堵住,然后在水泥搅拌桩上钻孔和打抗拔锚杆,属于一种有效、快捷、可行的施工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施工方便,具体很大的推广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苏程祥;许根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09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