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排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40276发布日期:2018-12-28 20:5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地基排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基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基排水装置以及制作该装置的方法,以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深基坑换填、大面积广场、堆场碾轧过程中,由于在碾压时产生的振动使地下水上升而严重影响基坑换填质量,会使基坑、广场、堆场换填的物料无法碾压密实。地下水无法排出而含在基底土层中,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从而无法满足深基坑、广场或堆场换填的承载力。尤其是深基坑换填处理时,由于地下水的浸湿作用,当第一层换填后,地下水会随着换填的高度而上升,造成在施工结构基础时地基已经被地下水浸泡而发软。由于在换填时基坑、基底部分按分层碾压(夯实)基坑或基底内的地下水上升问题极难处理,一般的降水方法无法将基坑、基底中间的地下水控制住或消除掉。在换填碾轧时,基底回填料出现橡皮土或弹簧土现象,影响基底质量及上部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基排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将地下水排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基排水装置,包括:

一集水管,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件,在其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洞;

多个引水管,围设于所述集水管的四周,每一个所述引水管为中空管件,通过其一端部连接于所述集水管的侧壁上,其空腔与所述集水管的空腔连通,每一个所述引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洞;

滤网,包覆于所述集水管及多个所述引水管的外侧,用于覆盖每一个所述第一孔洞和所述第二孔洞;

一缩颈件,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件,其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集水管的上端开口相匹配,其下端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缺口,每一个所述缺口呈上小下大形状;

一顶盖,封盖于所述缩颈件的上端;

一水泵,设置于所述集水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管与所述集水管的连接端的位置低于其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所述缩颈件及所述引水管均为圆柱形状,并且壁厚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规格为60~80目。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及多个所述引水管的外侧包覆有两层所述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管的直径为50~80mm,其长度大于等于1000mm,所述第二孔洞为圆形,每两个所述第二孔洞的间距小于等于100mm,每一个所述第二孔洞的孔径大于等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的直径为300~500mm,其长度大于等于35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地基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制作完成所述集水管、所述缩颈件、所述顶盖和所述引水管,提供所述滤网和所述水泵;

在所述集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所述引水管的安装孔,将所述滤网包覆、固定于所述集水管的外侧,在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处将所述滤网割除并露出所述安装孔;

将所述滤网包覆、固定于所述引水管的外侧;

将所述引水管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集水管连接;

将所述缩颈件的下端插入所述集水管上端的开口中;

将所述水泵放置于所述集水管中;

将所述顶盖覆盖所述缩颈件的上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地基排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坑的地面上挖设一个与所述排水装置形状相匹配的坑;

在坑底铺设粗沙或和/或细石;

将所述排水装置放入所述坑中,回填粗沙或和/或细石;

对基坑分层回填及碾轧的同时,使用所述水泵将所述集水管中的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坑的深度比所述集水管外侧的所述滤网的高度大50~80mm。

本发明提供的地基排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可根据施工面积的大小设置排水装置,对有效提高地基的碾轧密实度有明显的辅助效果,解决了基础周围降水井点无法满足基础施工的难题;在基坑、场地换填碾压过程中,对挤压出的地下水可迅速被排水装置集中,从而消除了地下水的渗入换填料的浸泡而造成碾压不密实的现象;解决了因地下水的渗入出现“橡皮土”和弹簧地基的质量问题,对提高地基承载力有显著的效果;采用压力挤压排水,可降低周围降水井点的深度和间距,减少降水周期,经济和技术效果较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基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00.集水管,101.第一孔洞,200.引水管,201.第二孔洞,300.缩颈件,301.缺口,400.顶盖,40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基排水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

一集水管100,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件,在其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洞101;

多个引水管200,围设于所述集水管100的四周,每一个所述引水管200为中空管件,通过其一端部连接于所述集水管100的侧壁上,其空腔与所述集水管100的空腔连通,每一个所述引水管20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洞201;

滤网(图未示),包覆于所述集水管100及多个所述引水管200的外侧,用于覆盖每一个所述第一孔洞101和所述第二孔洞201;

一缩颈件300,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件,其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集水管100的上端开口相匹配,其下端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缺口301,每一个所述缺口301呈上小下大形状;在碾轧的压力作用下,在回填料压实下沉时,缩颈件300会产生缩颈下滑,确保集水管100周围的回填土的密实性;

一顶盖400,封盖于所述缩颈件300的上端,防止回填土料时堵塞集水管100;

一水泵(图未示),设置于所述集水管100中,用于将集水管100中的水抽走。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引水管200内的水流入集水管100中,将其倾斜设置,所述引水管200与所述集水管100的连接端的位置低于其另一端。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制造及降低成本,可以使用钢板卷制,所述集水管100、所述缩颈件300及所述引水管200均为圆柱形状,并且壁厚均匀。具体地,集水管100的规格可以为:直径300~500mm,其长度大于等于350mm,壁厚0.8~2.5mm,第一孔洞101可以为直径200mm的圆孔,分布于集水管100下端100或150mm以下。具体地,引水管200的规格可以为:直径为50~80mm,其长度大于等于1000mm,第二孔洞201为圆形,每两个所述第二孔洞201的间距小于等于100mm,每一个所述第二孔洞201的孔径大于等于5mm。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制造及降低成本,可以使用钢板制造顶盖400。用气焊割出一块大于φ350mm的圆形顶盖400,在顶盖400上中心对称割出2个φ20的圆孔,安装把手401,把手401采用φ16的圆钢筋弯曲而成。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网规格为60~80目。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管100及多个所述引水管200的外侧包覆有两层所述滤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地基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制作完成所述集水管100、所述缩颈件300、所述顶盖400和所述引水管200,提供所述滤网和所述水泵;

在所述集水管100的侧壁上开设所述引水管200的安装孔,将所述滤网包覆、固定于所述集水管100的外侧,在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处将所述滤网割除并露出所述安装孔;

将所述滤网包覆、固定于所述引水管200的外侧;

将所述引水管200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集水管100连接;

将所述缩颈件300的下端插入所述集水管100上端的开口中,因为其开设有缺口301,因此,其下端可以变形,以插入集水管100上端的开口;

将所述水泵放置于所述集水管100中;

将所述顶盖400覆盖所述缩颈件300的上端。

制作缩颈件300时,缺口301的边缘要磨平,防止缩颈件300下沉时的摩擦阻力变大,造成缩颈件300的变型而影响排水及压实效果。

因为该制作方法包含了地基排水装置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有其全部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地基排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坑的地面上挖设一个与所述排水装置形状相匹配的坑;

在坑底铺设粗沙或和/或细石;

将所述排水装置放入所述坑中,回填粗沙或和/或细石;

对基坑分层回填及碾轧的同时,使用所述水泵将所述集水管100中的水排出。

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坑的深度比所述集水管100外侧的所述滤网的高度大50~80mm。

因为该制作方法包含了地基排水装置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有其全部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