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1674发布日期:2018-12-12 00:05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基础坑中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淤泥质土电梯基坑土方开挖是一项安全隐患较大的分项工程,特别是软塑~流塑状态的淤泥质土体的流动性大,如果基坑开挖前支护方式选用不得当,很容易造成电梯基坑侧壁坍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传统的电梯基坑支护方案,若土质较好,可按照结构坡比进行放坡,坡面喷锚处理能满足施工要求,若坑底处于流塑~软塑的淤泥质土层中,结构坡比不能满足自稳要求,需采取加强措施,如加大坡比,坡顶打入木桩等加固措施,此方法一方面可能导致工程桩的变形,二方面对原状土的扰动,基础施工对回填土的要求较高,可能导致后期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无论是工程桩变形或者基础不均匀沉降,后期维修造价均较高。

综上所述,为避免后期维修及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电梯基坑支护需采用一种刚度较大、控制变形较好的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所述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设置有:

钢板桩;

对撑工字钢通过角焊缝与围檩焊接;

围檩托一端通过角焊缝与钢板桩焊接,围檩托另一端通过角焊缝与围檩焊接;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与混凝土垫层浇筑连接。

进一步,所述钢板桩和围檩为临时支撑;围檩托为斜撑。

进一步,所述钢板桩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间回填石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的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所述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施打钢板桩,根据电梯井的位置,进行钢板桩位置的定位放线,验线合格后,施打钢板桩,桩顶标高平底板底;

步骤二,开挖土方,安装围檩、支撑,钢板桩基槽内土方开挖至围檩底标高,按要求安装第一道围檩、对撑、角撑;

步骤三,最后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最后一步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预留300mm,由人工进行清土;

步骤四,施工第一段挡土墙,拆除围檩,浇筑混凝土垫层,挡土墙定位放线、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第一段挡土墙混凝土至围檩底。达到设计强度后,挡土墙与钢板桩中间分层回填石粉,待回填稳定后,拆除围檩、对撑、角撑;

步骤五,施工第二段挡土墙,绑扎挡土墙钢筋,支设模板,浇筑第二段挡土墙混凝土与钢板桩顶标高齐平,达到设计强度后,挡土墙与钢板桩间回填石粉;

步骤六,拨出钢板桩,待回填稳定后,拔除钢板桩,边拔边向桩孔内灌石粉。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钢板桩的规格为40b,长度为12米,施工时,钢板桩为一顺一丁。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围檩、对撑、角撑均由40b工字钢双接组合,焊接时应使用e45焊条。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和步骤五中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厚度应为250mm,水平筋和双排竖向钢筋均为φ8@200,拉筋φ6@600×60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使用钢板桩、围檩及対撑作为临时支护体系,进行挡土墙的施工,完成后対撑拆除、钢板桩拔除,可做到钢板桩重复使用,施工周期短,降低材料成本;施工完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即作为挡土支护使用,又作为电梯基坑侧壁的外侧模板使用;将250mm厚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作为淤泥质土(软塑~流塑)电梯基坑开挖支护,可有效保证电梯基坑开挖的安全性。与常规大放坡、木桩做坡顶加固,基础回填及砌筑砖胎膜相比,一个电梯井的支护造价费用可节省约3.5万元,工期节省4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桩、围檩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桩、围檩、对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板桩;2、围檩;3、对撑工字钢;4、钢筋混凝土挡土墙;5、围檩托;6、混凝土垫层。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的基坑支护方案支护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可做到钢板桩重复使用,降低成本;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双重使用;有效保证电梯基坑开挖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包括:钢板桩1、围檩2、对撑h钢3、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围檩托5、混凝土垫层6。

对撑h钢3一端通过角焊缝与钢板桩1焊接,对撑h钢3另一端通过角焊缝与围檩2连接,围檩托5一端通过角焊缝与钢板桩1焊接,围檩托5另一端通过角焊缝与围檩2焊接,四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与混凝土垫层6浇筑连接。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施打钢板桩,根据电梯井的位置,进行钢板桩位置的定位放线,验线合格后,施打钢板桩,桩顶标高平底板底;

s402:开挖土方,安装围檩、支撑,钢板桩基槽内土方开挖至围檩底标高,按要求安装第一道围檩、对撑、角撑;

s403:最后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最后一步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预留300mm,由人工进行清土;

s404:施工第一段挡土墙,拆除围檩,浇筑混凝土垫层,挡土墙定位放线、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第一段挡土墙混凝土至围檩底。达到设计强度后,挡土墙与钢板桩中间分层回填石粉,待回填稳定后,拆除围檩、对撑、角撑;

s405:施工第二段挡土墙,绑扎挡土墙钢筋,支设模板,浇筑第二段挡土墙混凝土与钢板桩顶标高齐平,达到设计强度后,挡土墙与钢板桩间回填石粉;

s406:拨出钢板桩,待回填稳定后,拔除钢板桩,边拔边向桩孔内灌石粉。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401中钢板桩的规格为40b,长度为12米,施工时,钢板桩为一顺一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402中围檩、对撑、角撑均由40b工字钢双接组合,焊接时应使用e45焊条。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404和步骤s405中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厚度应为250mm,水平筋和双排竖向钢筋均为a8@200,拉筋a6@600×60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打钢板桩1;

根据电梯井的位置,进行钢板桩1位置的定位放线,验线合格后,施打规格为40b工字钢,长度为12米,钢板桩1的桩顶标高平底板底。

步骤二、开挖第一步土方,安装围檩2、支撑;

钢板桩1基槽内第一步土方开挖至围檩底标高,按要求安装由40b工字钢双接组合而成的围檩2、对撑、角撑,焊接时应使用e45焊条。

步骤三、最后一步土方开挖

按照设计要求,最后一步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预留300mm,由人工进行清土。

步骤四、施工第一段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拆除围檩2

浇筑混凝土垫层6,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定位放线、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第一段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混凝土至围檩2底。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的厚度应为250mm,水平筋和双排竖向钢筋均为a8@200,拉筋a6@600×600。达到设计强度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与钢板桩1中间分层回填石粉,待回填稳定后,拆除围檩、对撑、角撑。

步骤五、施工第二段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

绑扎挡土墙钢筋,支设模板,浇筑第二段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与钢板桩1顶标高齐平,达到设计强度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与钢板桩1间回填石粉。

步骤六、拨出钢板桩1

待回填稳定后,拔除钢板桩1,边拔边向钢板桩1的桩孔内灌石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预留坡道,以便在电梯基坑钢板桩施打过程中,打桩机能够顺利上下;钢板桩采用履带式挖土机(带震动锤机)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工程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打桩前,在工字钢腹板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应在挡土墙强度达到要求,使用石屑将挡土墙和钢板桩之间的缝隙填实后,方可拆除围檩和支撑;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使用石屑回填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