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6818发布日期:2019-01-05 09:4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基坑设计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发展和地下空间迅猛开发,深基坑工程不断涌现,在深厚淤泥、富水砂层分布地段地层空间差异性大、水文地质复杂多变,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或落底式围护局部失效时,经常诱发基坑涌水、围护结构大变形、结构侧墙侵限、周边建(构)筑物沉降等事故,特别是在施工场地受限或环境敏感地段,治理难度大,造成工期延误、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很大。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基坑涌水防治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及方法,适用于深厚淤泥、砂层分布、地下水存在一定承压性的深基坑工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其特征在于:

于深基坑一侧的基坑围护墙下方设置纵向排列的mjs止水桩对基坑围护墙进行接长;

于深基坑另一侧的基坑围护墙外设置纵向排列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

一侧的mjs止水桩和另一侧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之间设置横向排列的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mjs止水桩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共同组成封闭止水帷幕。

mjs止水桩顶部与基坑围护墙底部有效搭接。

mjs桩为半圆180°喷射桩,桩间咬合搭接形成纵向的止水帷幕墙。

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桩间咬合搭接,形成止水帷幕墙,顶部进入上层隔水层不小于2m,单排或多排布置。

基坑端头垂直基坑围护墙方向设置有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桩间相互咬合,并与基坑围护墙在相接处密闭,其设置位置距离坑底涌水点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封闭止水帷幕中,mjs止水桩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相接处桩间咬合搭接。

mjs止水桩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的桩底均深入至弱透水地层或满足基坑抗突涌验算安全深度。

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深基坑一侧地表施工mjs止水桩,采用mjs止水桩对已经施工的基坑围护墙进行接长,mjs止水桩底深入至弱透水地层,顶部与基坑围护墙搭接1m,mjs止水桩采用半圆180°范围喷射,桩间咬合搭接200mm,形成止水帷幕墙;

步骤二:在深基坑另一侧,从地面施工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平面上距离基坑围护墙3m,底部进入弱透水地层,顶部进入上层隔水层不小于2m,桩间咬合搭接200mm,形成止水帷幕墙;

步骤三:施工深基坑端头垂直基坑围护墙方向的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形成封闭止水帷幕;端头垂直围护墙方向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与基坑围护墙交接处应保证密封;

步骤四:利用坑内降水井进行抽水试验,观测基坑内水头及水位是否已经和坑外水力联系隔断,试验成功后,进行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因地制宜,根据场地及环境要求,采用mjs或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或两者组合,可以安全快速有效的防治基坑突发涌水,特别适用于周边存在敏感建筑物的基坑工程,施工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影响小,从整体上解决基坑开挖过程中涌水风险,同时在工程完成后可一定程度上达到长期削减地下水对结构影响的目的,经济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横剖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1-基坑围护墙,2-基坑围护支撑,3-坑内主体结构,4-mjs止水桩,5-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6-竖直止水帷幕上部空桩,7-坑底涌水点,h1-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与弱透水地层搭接高度,h2-mjs止水桩与围护墙的搭接高度,l1-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与围护墙的水平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于深基坑横向一侧的基坑围护墙1下方设置纵向排列的mjs止水桩4对基坑围护墙1进行接长,于深基坑横向另一侧的基坑围护墙1外设置纵向排列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一侧的mjs止水桩4和另一侧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之间设置横向排列的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mjs止水桩4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共同组成矩形的封闭止水帷幕。

mjs止水桩4顶部与基坑围护墙1底部部分搭接。mjs桩为半圆180°喷射桩,桩间咬合搭接形成纵向的止水帷幕墙。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桩间咬合搭接,形成纵向的止水帷幕墙。垂直基坑围护墙1方向布置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桩间相互咬合,并在与基坑围护墙1相接处密封。封闭止水帷幕中,mjs止水桩4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相接处桩间咬合搭接。mjs止水桩4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的桩底均深入至弱透水地层。

mjs止水桩4施工时实现孔内强制排浆和地内压力监测,通过控制排浆量控制地内压力,大幅度减少对围护结构的扰动,保证成桩质量。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采用深层搅拌、旋喷、袖阀管等注浆工艺成桩,以水泥为主要固化剂,与土体拌合形成止水桩。

基于上述构造的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深基坑一侧地表施工mjs止水桩4,采用mjs止水桩4对已经施工的基坑围护墙1进行接长,mjs止水桩4底深入至弱透水地层,顶部与基坑围护墙1搭接1m,mjs止水桩4采用半圆180°范围喷射,桩间咬合搭接200mm,形成止水帷幕墙;

步骤二:在深基坑另一侧,从地面施工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平面上距离基坑围护墙1水平距离3m,底部进入弱透水地层,顶部进入上层隔水层不小于2m,桩间咬合搭接200mm,形成止水帷幕墙;

步骤三:施工深基坑端头垂直基坑围护墙1方向的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形成封闭止水帷幕;端头垂直基坑围护墙1方向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与基坑围护墙1交接处应保证密封;

步骤四:利用坑内降水井进行抽水试验,观测基坑内水头及水位是否已经和坑外水力联系隔断,试验成功后,进行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

下面结合附图和某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涌水治理的具体工程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例提供一种深厚淤泥砂层层状分布的深基坑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结构及方法,本基坑工程一边临近房屋,施工场地条件困难,一边场地较为开阔,基坑工程基底异常涌水,围护结构变形较大不允许有较大扰动。

步骤一:在基坑临近房屋的一侧,地表施工mjs止水桩4,采用mjs止水桩4对已经施工的围墙进行接长,mjs止水桩4底深入至弱透水地层,顶部与围护墙适当搭接1m,,mjs止水桩4采用半圆180°范围喷射,本实例桩间咬合搭接200mm,形成止水帷幕墙。

步骤二:在基坑场地条件开阔的一侧,从地面施工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止水桩平面上距离围护墙3m,减少施工对围护墙的扰动,底部进入弱透水地层,顶部进入上层隔水层不小于2m。本实例桩间咬合搭接200mm,形成止水帷幕墙。

步骤三:施工垂直基坑围护墙1方向的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形成封闭止水帷幕。垂直基坑围护墙1方向的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5与围护墙1交接处应保证密封。

步骤四:利用坑内降水井进行抽水试验,观测基坑内水头及水位是否已经和坑外水力联系隔断,试验成功后,进行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

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