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3153发布日期:2019-01-02 22:39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河道整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



背景技术:

目前,河道治理对护岸结构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岸结构不仅结构安全,而且景观、生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近年来相关河道整治设计单位均研究出各种结构形式的护岸结构型式,有生态砌块挡墙结构、生态护坡结构以及密排仿木结构等。对于密排仿木结构又有多种型式,如:密排仿木砼桩护岸,桩长一般4~6m,桩后面迎土面贴一层土工布;砼挡土墙或密排砼方桩表面贴半圆形仿木装饰。

但是这种护堤方式太过注重防止水土流失,以至于混凝土结构占有过多的河堤结构,虽然在外观上让河堤的样貌得到改观,但是阻止了河边水草和岸边绿植的生长,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整体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就需要一种既能保护河堤又不失整体生态平衡的新型河堤。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传统的护堤方式太过注重防止水土流失,以至于混凝土结构占有过多的河堤结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包括河堤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堤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平整后的土层,且土层靠近河水的一侧设置成斜面结构,所述土层的顶端靠近斜面处设有人行道,所述河堤本体的斜面由上至下分别设有绿植护坡和河道护坡,且河道护坡与绿植护坡之间设有缓冲平台,所述绿植护坡上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半圆槽,且半圆槽的槽底开有漏孔,所述半圆槽内设有培育土,且绿植护坡的上表面靠近半圆槽的开口处浇筑有c形框,所述绿植护坡靠近半圆槽的一侧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圆孔,且圆孔内均嵌装有环形框,环形框内设有呈半球形的组合石块,所述河道护坡的上半部分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阶梯,且阶梯的上表面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人行道上嵌装有等距离分布的矩形框,且矩形框内均设有特色植被。

优选地,所述河道护坡的倾斜角大于绿植护坡的倾斜角,且绿植护坡的倾斜角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缓冲平台的宽度为1.5米-2米,且缓冲平台的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不锈钢护栏。

优选地,所述半圆槽的槽底位于半圆槽的斜下方,且漏孔两端的孔径大小不同,漏孔靠近顶端的孔径大于靠底端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c形框的两侧板靠近顶端设有斜面,且c形框相对的两侧靠近顶端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线孔,相对的两个线孔之间穿插有钢丝绳,且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均设有钢丝绳紧固环和六角螺栓。

优选地,所述环形框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且组合石块由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垒砌而成,小石块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绿植护坡的表面每间隔一段距离设有观光梯,且观光梯的台阶上均设有防滑棱。

优选地,所述阶梯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块。

优选地,所述河道护坡的下半部分以及缓冲平台的上表面均嵌有等距离分布鹅卵石。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在阶梯上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使得水体与河堤的泥土得以相接壤,从而让一些靠近岸边的水草得以生存,并且因通孔孔径限的制导致水草的生存空间变得有限,因而不会造成水草肆意疯长,保持了破坏生态平衡。

2、通过设置的半圆槽以及c形框,可以在半圆槽内种植特色植被,不仅可以提高岸边植被覆盖面积,而且保护了河岸顶端,起到了防风固土的效果;半圆槽槽底的漏孔,避免半圆槽内产生积水将小草的根部泡烂,从而让半圆槽内的植被正常吸收水分,提高了绿植护坡表面的植被覆盖面积,并且漏孔顶端的孔径大于底端的孔径,有效防止了漏孔将动物脚卡住。

3、通过设置在c形框的两个侧板之间互相平行的钢丝绳,可以将半圆槽内的特色植被的整体表面护住,防止大水将半圆槽内的植被整个冲走。

4、通过设置由小石块垒砌而成半球形的组合石块,并且小石块之间的间隙之间播撒有花种或者草籽,一方面可以将球形石块进行色彩或植被点缀,另一方面在发大水的时候可以削弱河水的冲击力。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即有当前护理河堤的作用又有长远生态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绿植护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c形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河道护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组合石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c形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河堤本体、2阶梯、201防滑凸块、3通孔、4河道护坡、401鹅卵石、5不锈钢护栏、6缓冲平台、7绿植护坡、8漏孔、9c形框、901线孔、902斜面、903钢丝绳紧固环、10半圆槽、11组合石块、12土层、13矩形框、14人行道、15圆孔、16观光梯、17钢丝绳、1701六角螺栓、18条形孔、19培育土、20环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7,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环保型河堤,包括河堤本体1,河堤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平整后的土层12,且土层12靠近河水的一侧设置成斜面结构,土层12的顶端靠近斜面处设有人行道14,河堤本体1的斜面由上至下分别设有绿植护坡7和河道护坡4,且河道护坡4与绿植护坡7之间设有缓冲平台6,绿植护坡7上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半圆槽10,且半圆槽10的槽底开有漏孔8,半圆槽10内设有培育土19,且绿植护坡7的上表面靠近半圆槽10的开口处浇筑有c形框9,绿植护坡7靠近半圆槽10的一侧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圆孔15,且圆孔15内均嵌装有环形框20,环形框20内设有呈半球形的组合石块11,河道护坡4的上半部分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阶梯2,且阶梯2的上表面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3,通孔3使得水体与河堤本体1中的泥土相接壤,因为通孔3的孔径有限,从而导致水草的生存空间有限,以至于水草不会肆意疯长。

本发明中,人行道14上嵌装有等距离分布的矩形框13,且矩形框13内均设有特色植被,不仅可以提高岸边植被覆盖面积,而且保护了河岸顶端,起到了防风固土的效果。

其中,河道护坡4的倾斜角大于绿植护坡7的倾斜角,且绿植护坡7的倾斜角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水位上涨的时候增大了流水的横断面积扩大了径流量,也扩大了泄洪能力。

其中,缓冲平台6的宽度为1.5米-2米,且缓冲平台6的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不锈钢护栏5,可在平时供行人沿河边散步,并且不锈钢护栏5防止行人意外滑倒至河里,护栏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其中,半圆槽10的槽底位于半圆槽10的斜下方,且漏孔8两端的孔径大小不同,漏孔8靠近顶端的孔径大于靠底端的孔径,避免半圆槽10内产生积水将小草的根部泡烂,从而让半圆槽10内的植被正常吸收水分,提高了绿植护坡7表面的植被覆盖面积。

其中,c形框9的两侧板靠近顶端设有斜面902,且c形框9相对的两侧靠近顶端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线孔901,相对的两个线孔901之间穿插有钢丝绳17,且钢丝绳17的两端分别均设有钢丝绳紧固环903和六角螺栓1701,设置的互相平行的钢丝绳17可以将半圆槽10内的植被表面护住,防止大水将半圆槽10内的植被冲走。

其中,环形框20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且组合石块11由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垒砌而成,小石块之间留有间隙,小石块的间隙中间预留有泥土,小石块的缝隙之间播撒有花种或者草籽,一方面可以将球形石块进行色彩点缀,另一方面在发大水的时候可以削弱河水的冲击力。

其中,绿植护坡7的表面每间隔一段距离设有观光梯16,且观光梯16的台阶上均设有防滑棱。

其中,阶梯2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块201,防止人们走在湿漉漉的阶梯2上意外滑道,增大了摩擦力。

其中,河道护坡4的下半部分以及缓冲平台6的上表面均嵌有等距离分布鹅卵石401,不仅可供行人进行散步脚底按摩,而且便于水下游泳人员上岸提供便利。

施工时,先通过挖掘机等施工机械根据河堤的整体宽度选择整体的两个斜面的倾斜角,之后再将河堤本体的两个斜面整平,表面浇筑混凝土,构成河道护坡4、缓冲平台6和绿植护坡7,之后再河道护坡4的下半部分以及缓冲平台6上嵌上鹅卵石401,在河道护坡4上半部分设有阶梯2,之后再从阶梯2上的平面上分别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3和防滑凸块201;设置绿植护坡7的时候先预留等距离分布的半圆槽10和等距离分布的圆孔15,之后再从半圆槽10的顶端浇筑c形框,在半圆槽10的底部开漏孔8,之后再往半圆槽10内填充培育土19和特色植被花种之类,最后在将预制的环形框20和组合石块11放入圆孔15中,再向小石块的缝隙中撒入花草种子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