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1211发布日期:2019-03-20 00:4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登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油船码头的发展过程中,近代的大型油船码头,特别是处于无掩护的墩式码头,码头面不是完全连续的,而且标高较高,船舶在作业过程中的颠簸、游动频繁,且幅度比较大。由于码头护舷大,停靠在码头上的船舷至码头岸线的距离较大。这种条件的船岸联系是油船携带的舷梯难以解决的。因此现代大型油船码头为了加速船舶装卸作业和确保人员上下船的安全,以登船梯取代船舶舷梯是必然的选择。登船梯几乎与输油臂相似成为不可缺少的油船码头大型作业装置。

例如,在专利cn204150215u中就提到了一种活动式登船梯,该登船梯包括活动式码头连接装置、船梯及与甲板连接装置;所述码头连接装置及甲板连接装置分别位于船梯的两端,码头连接装置包括移动式滚轮车及铰接架,所述船梯一端铰接于铰接架上并能以铰接点为轴旋转,所述滚轮车上设置有多级定位装置与船梯连接形成多级旋转调节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登船梯有效降低了因为潮汐变化而引起的登船难度,该梯具有多个方向的可活动范围,不会受到船舶在码头时,由潮汐引起的前后、远近移动影响;另外,该梯拆装、运输方便、重量轻、占地面积小、安全系数高、造价低,且方便码头阶段的施工。

上述结构的登船梯,其位于码头连接装置上方的一段的船梯,其倾角较大,这样,人员在上下船梯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磕碰甚至是磕伤的现象的发生,不太安全,在经过这一段船梯时,就需要格外的注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登船平稳、安全的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登船组件一,所述登船组件一包括沿着登船方向依次设置的跳板一、平台一,跳板一的一端与平台一相连,且跳板一倾斜设置;

一登船组件二,所述登船组件二包括沿着登船方向依次设置的平台二、跳板二,且跳板二的一端与平台二相连,平台二设置在平台一的旁侧,所述平台二由升降机构a驱动进行上下升降;

一登船组件三,所述登船组件三包括沿着登船方向依次设置的平台三、跳板三,跳板三的一端与平台三铰接而成,并由一摆动机构驱动沿着跳板三与平台三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平台三由升降机构b驱动进行上下升降,并由旋转机构驱动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一的底端还设置有一辅助跳板,该辅助跳板与跳板一的底端之间铰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a为一安装在平台二底端的升降缸二。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三由一对伸缩跳板共同组成,且该对伸缩跳板由一伸缩缸驱动进行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b为一安装在平台三底端的升降缸三。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为一安装在平台三底端的旋转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一摆动缸,该摆动缸的一端与平台三铰接而成,另一端与跳板三铰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一、跳板二及跳板三均为坡道式跳板。

进一步的,所述登船组件一、登船组件二及登船组件三均设置于一装置体上,在装置体的底端还安装有移动滚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本发明中,通过三组登船组件的配合,根据船与码头的不同高度,选择一个或多个登船组件来登船,确保整个登船过程的平稳,避免因船梯的倾角过大而出现磕碰、磕伤的现象。

通过在跳板一的底端设置铰接而成的辅助跳板,则是为了方便人员从地面上步行至跳板一上,而且在不使用时,可沿着该铰接点将辅助跳板翻转至跳板一下方,以减少外形尺寸,方便运输。

对于升降机构a、升降机构b的设置,利用升降缸来驱动平台二或平台三进行上下升降,从而为人员根据不同的登船高度来选择不同的登船组件登船提供了基础。

而对于旋转机构的设置,则利用旋转电机来驱动平台三及跳板三进行旋转,以配合不同的水平方向的登船角度。

对于摆动机构的设置,则利用摆动缸来驱动跳板三进行上下摆动,以配合不同的竖直方向的登船角度。

跳板三采用一对伸缩跳板以及伸缩缸的配合,从而根据工况需要进行伸缩,以减小非工作状态外形尺寸,便于行走和存放。

对于跳板一、跳板二及跳板三均采用坡道式跳板,其坡度比阶梯式跳板要小很多,为人员平稳的登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的第三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动力式双人码头登船系统,包括登船组件一、登船组件二及登船组件,还包括一装置体1,登船组件一、登船组件二及登船组件三均设置于装置体1上,在装置体1的底端还安装有移动滚轮,便于拖走行走,如有需要,也可设驾驶室自行驾驶。在本实施例中,装置体1由结构件及装配件共同组成。

登船组件一包括沿着登船方向依次设置的跳板一2、平台一3,跳板一2的一端与平台一3固定相连,且跳板一2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为自平台一3起逐渐向下倾斜。

在跳板一2的底端还设置有一辅助跳板,该辅助跳板与跳板一2的底端之间铰接而成。通过在跳板一2的底端设置铰接而成的辅助跳板,在使用时,辅助跳板放至地面,方便人员从地面上步行至跳板一2上,而且在不使用时,可沿着该铰接点将辅助跳板翻转至跳板一2下方,即装置体1的内部,以减少外形尺寸,方便运输。

登船组件二包括沿着登船方向依次设置的平台二4、跳板二5,且跳板二5的一端与平台二4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固定,平台二4设置在平台一3的旁侧,平台二4由升降机构a驱动进行上下升降。在本发明中,跳板二5也可采用伸缩跳板,从而在平台二4与平台三6在进行上下升降后,两者之间的间距变化后仍能够实现平台二4与平台三6之间的连接。

升降机构a为一安装在平台二4底端的升降缸二,升降缸二固定在装置体上或平台一3的侧壁。对于升降机构a的设置,利用升降缸二来驱动平台二4进行上下升降,从而为人员根据不同的登船高度来选择不同的登船组件登船提供了基础。

登船组件三包括沿着登船方向依次设置的平台三6、跳板三7,平台三6与跳板二5的另一端也通过销轴连接固定,跳板三7的一端与平台三6铰接而成,并由一摆动机构驱动沿着跳板三7与平台三6的铰接点上下摆动,平台三6由升降机构b驱动进行上下升降,并由旋转机构驱动进行转动。

跳板三7由一对伸缩跳板共同组成,且该对伸缩跳板由一伸缩缸驱动进行伸缩。跳板三7采用一对伸缩跳板以及伸缩缸的配合,从而根据工况需要进行伸缩,以减小非工作状态外形尺寸,便于行走和存放。

升降机构b为一安装在平台三6底端的升降缸三。对于升降机构a、升降机构b的设置,利用升降缸来驱动平台三6进行上下升降,从而为人员根据不同的登船高度来选择不同的登船组件登船提供了基础。

旋转机构为一安装在平台三6底端的旋转电机。对于旋转机构的设置,则利用旋转电机来驱动平台三6及跳板三7进行旋转,以配合不同的水平方向的登船角度,且在平台三6进行旋转前,需现将平台三6与跳板二5之间的连接用的销轴拆除后,再进行旋转,并在旋转后,再利用销轴将平台三6与跳板二5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升降机构b与旋转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采用升降缸三与平台三6共同由旋转电机带动进行旋转,即平台三6、升降缸三、旋转电机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也可以采用旋转电机与平台三6共同由升降缸三带动进行升降,即平台三6、旋转电机、升降缸三自上而下依次分布。

摆动机构包括一摆动缸,该摆动缸的一端与平台三6铰接而成,摆动缸的另一端与跳板三7铰接而成。对于摆动机构的设置,则利用摆动缸来驱动跳板三7进行上下摆动,以配合不同的竖直方向的登船角度。

跳板一2、跳板二5及跳板三7均为坡道式跳板。对于跳板一2、跳板二5及跳板三7均采用坡道式跳板,其坡度比阶梯式跳板要小很多,为人员平稳的登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使用时,当登船高度为高等高度时,采用登船组件一、登船组件二及登船组件三配合登船,如图2所示,首先,由升降缸二驱动平台二4上行,直至平台二4的上端面的高度到达平台一3的上端面的高度,再由升降缸三驱动平台三6上行至一定高度,最后再由摆动缸驱动跳板三7向上摆动从而使得跳板三7的端部支撑在船上,人员按照跳板一2、平台一3、平台二4、跳板二5、平台三6、跳板三7的顺序登船。

当登船高度为中等高度时,采用登船组件二及登船组件三配合登船,如图3所示,首先,由升降缸二驱动平台二4下行至底端,再由升降缸三驱动平台三6上行至一定高度,最后再由摆动缸驱动跳板三7向上摆动从而使得跳板三7的端部支撑在船上,人员直接从平台二4登入,再一次步入跳板二5、平台三6、跳板三7,最后登船。

当登船高度为低等高度或低于码头高度时,采用登船组件三直接登船,如图4所示,首先,由升降缸三驱动平台三6下行至底端,再由摆动缸驱动跳板三7根据船与码头的高度选择向上摆动或向下摆动,从而使得跳板三7的端部支撑在船上,然后人员直接从平台三6步入跳板三7后登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