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积液、高强度的预制泵站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6216发布日期:2019-03-19 22:3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积液、高强度的预制泵站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泵站顶盖,尤其涉及一种无积液、高强度的预制泵站顶盖。



背景技术:

泵站包括雨水泵站、污水泵站、河水泵站等,用于将某些区域的液体泵至另外区域。污水泵站是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需要泵送的液体为污水,可能存在较多污泥,所以可能会散发一些污染空气的气体。为了便于加工和安装,现有的污水泵站一般采用预制泵站。

预制泵站包括泵站罐体,泵站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内侧设有粉碎型格栅,泵站罐体内通过自耦底座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潜污泵,潜污泵的进水管置于泵站罐体内的底部,潜污泵的出水管连接至出水口。

泵站罐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一般称为泵站顶盖,用于封闭泵站罐体。泵站顶盖上设有用于工作人员出入的人孔,人孔上安装有盖板,盖板一般处于关闭状态,需要时打开,工作人员从人孔进入工作,完成工作后从人孔出来。

传统的预制泵站顶盖的顶盖本体均为平面结构,即表面为平面,这种结构存在容易积液(比如雨水容易残留)的问题,而且顶盖中部的承重强度较低,时间久了会出现中部塌陷直至损坏的问题;另外,传统预制泵站顶盖的人孔是用外部独立部件拼接形成的,容易脱节损坏,而且人孔上的盖板一般为单体结构,强度不足;再者,传统预制泵站顶盖的顶盖本体边缘为直角边缘,不利于排水,同时边缘支撑力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积液、高强度的预制泵站顶盖。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无积液、高强度的预制泵站顶盖,其顶盖本体上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上安装有盖板,所述顶盖本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均为上凸圆弧面。

进一步,所述人孔由所述顶盖本体直接镂空形成,所述盖板由外层单体和内层的加强格栅相互连接而成。

进一步,所述顶盖本体的边缘上部转角处为环形斜面且该环形斜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0-8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顶盖本体的上表面由传统的平面重新设计为上凸圆弧面,使顶盖本体的上表面很难积液,并显著增强了顶盖本体中部的承重强度,延长了顶盖本体的寿命并利于保持美观;通过将人孔与顶盖本体设计为一体结构,使其不存在脱节问题,提高了顶盖本体强度和使用寿命;通过将顶盖本体的边缘上部转角处设计环形斜面,在提高边缘排水能力、避免积液的同时显著提高了顶盖本体边缘的支撑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并利于安装和开启顶盖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积液、高强度的预制泵站顶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盖板处于开启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积液、高强度的预制泵站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盖板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积液、高强度的预制泵站顶盖,其顶盖本体2上设有一大一小两个人孔7(人孔7的数量和尺寸根据需要而定),人孔7由顶盖本体2直接镂空形成(加工顶盖本体2时直接预留人孔7),人孔7上安装有盖板4,盖板4由外层单体(一般为铝板或不锈钢板)和内层的加强格栅5(由多条加固筋纵横交叉而成,加固筋一般由不锈钢条和玻璃刚条组成)相互连接而成,顶盖本体2的上表面3和盖板4的上表面均为上凸圆弧面(弧度根据需要而定);顶盖本体2的边缘上部转角处为环形斜面1且该环形斜面1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0-80°,优选为60°。

图1中还示出了用于控制顶盖本体2启闭的启动支撑杆6,图2还示出了盖板4上的拉手8和顶盖本体2上的通气帽9,这些均为常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时,将顶盖本体2直接盖装在泵站罐体(图中未示)的上方,不固定封装但要在顶盖本体2上的螺丝孔安装螺丝固定,这样既能稳定安装,又能在需要时取下顶盖。使用过程中,雨水能够从顶盖本体2的上表面快速流向边缘并流到顶盖本体2和泵站罐体外,避免积液。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