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7184发布日期:2019-02-15 23:5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城市排水构筑物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排水管网大多都是以支管收集,干管输送,检查井相衔接的布置形式。城市排水管道由于地形高差相差大或者支管接入埋设深度过深的主干管时,会出现较大的跌落水头。为了防止管道中水流流速超过冲刷流速,常采用设跌水井的方式,以改善管道的水力条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中第4.4.1条规定:检查井的位置应该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第4.5.1条规定管道跌水水头为1.0m-2.0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应设跌水井。管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归结管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的原因是:标准图集《砖砌排水检查井及跌水井》(05ss907-6)的做法无法防止侧向进水对检查井的冲刷。因此,现有的跌水井的作用仅仅局限在于单一管道直进直出式的消能作用。另外,目前基本也没有跌水井对水质净化效果相关的研究与应用。

公开号为cn10608829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流量、高跌差排水跌水井,具体的,该跌水井主要由井体、隔墙、跌水室、检修室、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隔墙将井体分为跌水室和检修室两部分,跌水室包括设置在其上部的井室和下部的水力消能层,井室和水力消能层直接垂直连通,进水管与井室上部连通,所述井室内设有格栅消能层,所述格栅消能层包括在低于进水管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呈等间距间隔的多个桩梁群,两相邻桩梁群在空间上呈纵横交错布置,所述出水管设于检修室内并通过隔墙下部所设的过水孔与井室下部连通,且出水管内腔底面与水力消能层顶面在同一标高上,所述隔墙的上部设有连通井室与检修室的排气孔。该跌水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消能的作用,但其仍只能实现单一管道直进直出式的消能作用,且无水质净化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可实现多种来向进水管道在同一消能空间内的有效整合,并实现多种流量、跌差范围的消能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包括井室,所述井室内设有隔板,所述井室包括围成一周的井室外壁,且所述隔板将所述井室外壁分隔为跌水外壁和检修外壁,所述隔板与所述跌水外壁之间围成跌水室,所述隔板与所述检修外壁之间围成检修室;

所述跌水室包括位于上部的跌水区和位于下部的水力消能区;

所述隔板面向所述跌水区的侧壁上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间隔设有第一跌水消能平台,所述跌水外壁面向所述跌水区的侧壁上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间隔设有第二跌水消能平台,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沿着竖直方向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的数量之和大于等于3;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与所述跌水外壁之间设有第一出水间隙,所述第二跌水消能平台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二出水间隙,且在竖直向下的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出水间隙所在区域,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出水间隙所在区域;

所述隔板上设有溢流出水孔,所述溢流出水孔位于所有的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的下方,且所述溢流出水孔的底部标高与所述水力消能区的顶部标高平齐;

位于所述跌水区的所述跌水外壁上设有至少一根与所述跌水区相连通的进水管,所有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力消能区之间间隔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

所述检修外壁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标高不高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所述进水管的顶部标高。

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有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上方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跌水室与所述检修室,位于该所述进水孔正下方的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上设有用于将水流导流到所述进水孔处的导流斜面。

进一步,所述检修室内设有位于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溢流出水孔之间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将所述检修室分隔为位于所述过滤层上方的集水室和位于所述过滤层下方的出水室,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室相连通;或,所述检修室内与所述进水孔(8)一一对应设有截污挂篮(19),所述截污挂篮(19)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14)上。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采用生物陶粒、石英砂、活性炭、砾石或碎石制成;或,所述截污挂篮(19)包括采用钢筋骨架编织而成的挂篮本体(20),所述挂篮本体(20)的上端以及朝向与其对应的所述进水孔(8)的一侧开口,且所述挂篮本体(20)的上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钢筋拉杆(21),所述钢筋拉杆(21)以及所述挂篮本体(20)中与所述隔板(14)垂直的所有钢筋骨架均锚固在所述隔板(14)内;所述挂篮本体(20)的底面上设有过滤板(22),所述过滤板(22)上阵列设有过滤小孔(23)。

进一步,除设有所述导流斜面的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外,其余的所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以及所有的所述第二跌水消能平台的上表面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设有卵石缓冲层。

进一步,所述水力消能区的底部设有底部卵石缓冲层。

进一步,所述隔板与所述井室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隔板的高度等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进水管的中心标高。

进一步,所述井室的顶部与所述检修室对应设有检修人孔,且所述检修室内设有爬梯。

进一步,所述井室外壁围成的形状为方形,且所述隔板与所述井室外壁中的其中两条外壁平行;所述跌水外壁包括与所述隔板平行的跌水外壁一以及分别位于所述隔板两侧并与所述隔板垂直的跌水外壁二;所述检修外壁与所述隔板平行的检修外壁一以及分别位于所述隔板两侧并与所述隔板垂直的检修外壁二;位于所述隔板同一侧的所述跌水外壁二与检修外壁二共壁;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检修外壁一上,且所述出水管的轴线与所述隔板垂直;设置在所述跌水外壁一上的进水管的轴线与所述出水管的轴线平行,设置在所述跌水外壁二上的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所述出水管的轴线垂直,且设置在所述跌水外壁一上的进水管的数量大于等于设置在任一所述跌水外壁二上的所述进水管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井室外壁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隔板为所述井室外壁的弦,所述隔板面向圆心的一侧为跌水室,所述隔板背向圆心的一侧为检修室;所述出水管的轴线与所述隔板垂直并位于所述井室外壁的径向方向上,所有的所述进水管的轴线均位于所述井室外壁的径向方向上;设所述跌水外壁中,与所述出水管的轴线垂直相交的母线为零母线,则轴线与所述零母线垂直相交的所述进水管的数量大于等于轴线与所述跌水外壁的任一其他母线垂直相交的进水管的数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通过交错设置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并在竖直方向上,使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完全覆盖第二出水间隙,使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完全覆盖第一出水间隙,如此,任意方向上的进水管来水均可直接跌落在第一跌水消能平台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并经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整流后规整流向;相邻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之间的落差较小,能够使水流进行逐级消能减速;综上可知,本发明的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可实现多种来向进水管道在同一消能空间内的有效整合,并实现多种流量、跌差范围的消能作用。

通过在隔板上设置进水孔,并在其中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上设置将水流导流至进水孔内的导流斜面,在其他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所有的第二跌水消能平台上设置凹槽和在凹槽内铺设卵石缓冲层,如此,卵石缓冲层可更好地对不同方向进水管的来水进行消能,同时,卵石缓冲层上附着有生物膜,生物膜可氧化有机物,起到初步净化水质的作用;当进水管流量较小时,经过多级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后的来水,在导流斜面的汇流作用下进入集水室,在过滤层的过滤作用下,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并汇流入出水室进入出水管;当进水管流量较大时,一部分水量如上所述通过进水孔进入集水室后再进入到出水室,另一部分经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折返跌落至水力消能区,利用底部卵石缓冲层及水力消能的综合消能作用,从而使出水以设计流速经出水室恒定出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截污挂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检修人孔;2-爬梯;3-井室;3a-跌水外壁;3b-检修外壁;4-进水管;5-卵石缓冲层;6a-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b-第二跌水消能平台;7-导流斜面;8.进水孔;9-溢流出水孔;10-过滤层;11-出水管;12-第一出水间隙;13-第二出水间隙;14-隔板;15-集水室;16-出水室;17-底部卵石缓冲层;18-水力消能区;19-截污挂篮;20-挂篮本体;21-钢筋拉杆;22-过滤板;23-过滤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包括井室3,井室3内设有隔板14,井室3包括围成一周的井室外壁,且隔板14将井室外壁分隔为跌水外壁3a和检修外壁3b,隔板14与跌水外壁3a之间围成跌水室,隔板14与检修外壁3b之间围成检修室。

本实施例的跌水室包括位于上部的跌水区和位于下部的水力消能区18。隔板14面向跌水区的侧壁上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间隔设有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跌水外壁3a面向跌水区的侧壁上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间隔设有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沿着竖直方向交替设置,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纵向间距相等。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数量之和大于等于3,本实施例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设为4个,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设为4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与跌水外壁3a之间设有第一出水间隙12,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与隔板14之间设有第二出水间隙13,且在竖直向下的视图方向上,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完全覆盖第一出水间隙所在区域,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完全覆盖第二出水间隙所在区域,如此,所有进水管4来水方向均会落在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上,实现跌水消能的技术目的。

本实施例的隔板14上设有溢流出水孔9,溢流出水孔9位于所有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下方,且溢流出水孔9的底部标高与水力消能区18的顶部标高平齐。位于跌水区的跌水外壁3a上设有至少一根与跌水区相连通的进水管4,所有的进水管4与水力消能区18之间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检修外壁3b上设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顶部标高不高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进水管4的顶部标高。

本实施例的井室外壁围成的形状为方形,且隔板14与井室外壁中的其中两条外壁平行。跌水外壁3a包括与隔板14平行的跌水外壁一以及分别位于隔板14两侧并与隔板14垂直的跌水外壁二。检修外壁3b与隔板14平行的检修外壁一以及分别位于隔板14两侧并与隔板14垂直的检修外壁二。位于隔板14同一侧的跌水外壁二与检修外壁二共壁。出水管11设置在检修外壁一上,且出水管11的轴线与隔板14垂直。本实施例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面向跌水外壁一的一侧边缘悬空并与隔板14平行,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悬空侧边与跌水外壁一之间形成第一出水间隙,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其他侧边与跌水区的侧壁之间密闭连接为一体。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面向隔板的一侧边缘悬空并与隔板14平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的悬空侧边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出水间隙,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其他侧边与跌水区的侧壁之间密闭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悬空侧边与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悬空侧边平行相互平行,且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悬空侧边与隔板14平行。

本实施例设置在跌水外壁一上的进水管4的轴线与出水管11的轴线平行,设置在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的轴线与出水管11的轴线垂直,且设置在跌水外壁一上的进水管4的数量大于等于设置在任一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的数量,也即是,当设置在跌水外壁一上的进水管4的数量为3时,设置在其中一个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的数量可以为0,1,2,3,但不能大于3。本实施例的跌水外壁一上设有一根进水管4,两个跌水外壁二上分别设有一根进水管4。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跌水外壁一上还可以设置2根及两根以上的进水管4,设置在跌水外壁一的进水管4的中心位于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中部,设置在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也可以为2根及两根以上,设置在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的中心位于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两侧中部。即进水管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但必须满足最多进水管与出水管顺直的要求。

进一步,隔板14上设有位于其中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上方的进水孔8,进水孔8连通跌水室与检修室,位于该进水孔8正下方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上设有用于将水流导流到进水孔8处的导流斜面7。本实施例的检修室内设有位于进水孔8与溢流出水孔9之间的过滤层10,过滤层10将检修室分隔为位于过滤层10上方的集水室15和位于过滤层10下方的出水室16,出水管11与出水室16相连通。过滤层10采用生物陶粒、石英砂、活性炭、砾石或碎石制成。,本实施例的过滤层10采用碎石制成。本实施例除设有导流斜面7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外,其余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以及所有的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上表面上均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设有卵石缓冲层5。本实施例的水力消能区18的底部设有底部卵石缓冲层17。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所有进水管4均位于进水孔8的上方。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将部分进水管设置在进水孔8的下方,位于进水孔8下方的进水管4流入的水流全部经溢流出水孔进入出水室16。

通过在隔板上设置进水孔,并在其中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上设置将水流导流至进水孔内的导流斜面,在其他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所有的第二跌水消能平台上设置凹槽和在凹槽内铺设卵石缓冲层,如此,卵石缓冲层可更好地对不同方向进水管的来水进行消能,同时,卵石缓冲层上附着有生物膜,生物膜可氧化有机物,起到初步净化水质的作用;当进水管流量较小时,经过多级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后的来水,在导流斜面的汇流作用下进入集水室,在过滤层的过滤作用下,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并汇流入出水室进入出水管;当进水管流量较大时,一部分水量如上所述通过进水孔进入集水室后再进入到出水室,另一部分经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折返跌落至水力消能区,利用底部卵石缓冲层及水力消能的综合消能作用,从而使出水以设计流速经出水室恒定出流。

进一步,隔板14与井室3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隙,且隔板14的高度等于位于最上方的进水管4的中心标高。本实施例的井室3的顶部与检修室对应设有检修人孔1,且检修室内设有爬梯2。

本实施例的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通过交错设置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并在竖直方向上,使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完全覆盖第二出水间隙,使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完全覆盖第一出水间隙,如此,任意方向上的进水管来水均可直接跌落在第一跌水消能平台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并经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整流后规整流向;相邻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之间的落差较小,能够使水流进行逐级消能减速;综上可知,本发明的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可实现多种来向进水管道在同一消能空间内的有效整合,并实现多种流量、跌差范围的消能作用。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包括井室3,井室3内设有隔板14,井室3包括围成一周的井室外壁,且隔板14将井室外壁分隔为跌水外壁3a和检修外壁3b,隔板14与跌水外壁3a之间围成跌水室,隔板14与检修外壁3b之间围成检修室。

本实施例的跌水室包括位于上部的跌水区和位于下部的水力消能区18。隔板14面向跌水区的侧壁上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间隔设有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跌水外壁3a面向跌水区的侧壁上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间隔设有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沿着竖直方向交替设置,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纵向间距相等。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数量之和大于等于3,本实施例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设为4个,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设为4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与跌水外壁3a之间设有第一出水间隙,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与隔板14之间设有第二出水间隙,且在竖直向下的视图方向上,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完全覆盖第一出水间隙所在区域,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完全覆盖第二出水间隙所在区域,如此,所有进水管4来水方向均会落在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上,实现跌水消能的技术目的。

本实施例的隔板14上设有溢流出水孔9,溢流出水孔9位于所有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下方,且溢流出水孔9的底部标高与水力消能区18的顶部标高平齐。位于跌水区的跌水外壁3a上设有至少一根与跌水区相连通的进水管4,所有的进水管4与水力消能区18之间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检修外壁3b上设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顶部标高不高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进水管4的顶部标高。

本实施例的井室外壁围成的形状为圆形,隔板14为井室外壁的弦,隔板14面向圆心的一侧为跌水室,隔板14背向圆心的一侧为检修室。此时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面向远离隔板的一侧边缘悬空并与隔板14平行,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悬空侧边与弧形的跌水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出水间隙,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其他侧边与跌水区的侧壁之间密闭连接为一体。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面向隔板的一侧边缘悬空并与隔板14平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的悬空侧边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出水间隙,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弧形侧边与跌水区的弧形侧壁之间密闭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出水管11的轴线与隔板14垂直并位于井室外壁的径向方向上,所有的进水管4的轴线均位于井室外壁的径向方向上。设跌水外壁中,与出水管11的轴线垂直相交的母线为零母线a,则轴线与零母线垂直相交的进水管4的数量大于等于轴线与跌水外壁的任一其他母线垂直相交的进水管4的数量,也即是,当轴线与零母线垂直相交的进水管4的数量为2时,与其他任意一根目前垂直相交的进水管4的数量可以为0,1,2,但不能大于2。即进水管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但必须满足最多进水管与出水管顺直的要求。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一一累述。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包括井室3,井室3内设有隔板14,井室3包括围成一周的井室外壁,且隔板14将井室外壁分隔为跌水外壁3a和检修外壁3b,隔板14与跌水外壁3a之间围成跌水室,隔板14与检修外壁3b之间围成检修室。

本实施例的跌水室包括位于上部的跌水区和位于下部的水力消能区18。隔板14面向跌水区的侧壁上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间隔设有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跌水外壁3a面向跌水区的侧壁上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间隔设有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沿着竖直方向交替设置,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纵向间距相等。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数量之和大于等于3,本实施例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设为4个,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设为4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与跌水外壁3a之间设有第一出水间隙12,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与隔板14之间设有第二出水间隙13,且在竖直向下的视图方向上,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完全覆盖第一出水间隙所在区域,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完全覆盖第二出水间隙所在区域,如此,所有进水管4来水方向均会落在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上,实现跌水消能的技术目的。

本实施例的隔板14上设有溢流出水孔9,溢流出水孔9位于所有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下方,且溢流出水孔9的底部标高与水力消能区18的顶部标高平齐。位于跌水区的跌水外壁3a上设有至少一根与跌水区相连通的进水管4,所有的进水管4与水力消能区18之间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检修外壁3b上设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顶部标高不高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进水管4的顶部标高。

本实施例的井室外壁围成的形状为方形,且隔板14与井室外壁中的其中两条外壁平行。跌水外壁3a包括与隔板14平行的跌水外壁一以及分别位于隔板14两侧并与隔板14垂直的跌水外壁二。检修外壁3b与隔板14平行的检修外壁一以及分别位于隔板14两侧并与隔板14垂直的检修外壁二。位于隔板14同一侧的跌水外壁二与检修外壁二共壁。出水管11设置在检修外壁一上,且出水管11的轴线与隔板14垂直。本实施例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面向跌水外壁一的一侧边缘悬空并与隔板14平行,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悬空侧边与跌水外壁一之间形成第一出水间隙,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其他侧边与跌水区的侧壁之间密闭连接为一体。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面向隔板的一侧边缘悬空并与隔板14平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的悬空侧边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出水间隙,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其他侧边与跌水区的侧壁之间密闭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悬空侧边与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悬空侧边平行相互平行,且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的悬空侧边与隔板14平行。

本实施例设置在跌水外壁一上的进水管4的轴线与出水管11的轴线平行,设置在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的轴线与出水管11的轴线垂直,且设置在跌水外壁一上的进水管4的数量大于等于设置在任一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的数量,也即是,当设置在跌水外壁一上的进水管4的数量为3时,设置在其中一个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的数量可以为0,1,2,3,但不能大于3。本实施例的跌水外壁一上设有一根进水管4,两个跌水外壁二上分别设有一根进水管4。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跌水外壁一上还可以设置2根及两根以上的进水管4,设置在跌水外壁一的进水管4的中心位于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中部,设置在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也可以为2根及两根以上,设置在跌水外壁二上的进水管4的中心位于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6b的两侧中部。即进水管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但必须满足最多进水管与出水管顺直的要求。

进一步,隔板14上设有位于其中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上方的进水孔8,进水孔8连通跌水室与检修室,位于该进水孔8正下方的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上设有用于将水流导流到进水孔8处的导流斜面7。本实施例的导流斜面7设置在位于最下端的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6a上。本实施例的检修室内与进水孔8一一对应设有截污挂篮19,截污挂篮19固定安装在隔板14上。本实施例的进水孔8并排设为两个,相应的,截污挂篮19也设为两个。

本实施例的截污挂篮19包括采用钢筋骨架编织而成的挂篮本体20,挂篮本体20的上端以及朝向与其对应的进水孔8的一侧开口,且挂篮本体20的上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钢筋拉杆21,钢筋拉杆21以及挂篮本体20中与隔板14垂直的所有钢筋骨架均锚固在隔板14内;挂篮本(20的底面上设有过滤板22,过滤板22上阵列设有过滤小孔23,过滤小孔23的孔径为2cm,本实施例的钢筋拉杆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2°。通过设置截污挂篮19,从进水孔8中进入检修室内的水流首先经过截污挂篮过滤去除较大的杂质,实现对水流的初步净化。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一一累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