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0956发布日期:2019-02-01 19:07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灾害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预防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常见的防治山体滑坡措施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等,而此类措施普遍存在工程量较大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固化剂注入山体,以达到加固效果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包括导轨、固定栓、钻头、钻头传动装置、料箱和压射装置,所述导轨底部右侧设置有右撑杆,右撑杆左侧倾斜设置有左撑杆,导轨底部左侧与左撑杆之间设置有上撑杆,所述右撑杆内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内插设有固定栓,所述导轨右端与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钻头传动装置设置在导轨内,钻头传动装置右侧中部设置有丝管,所述钻头设置在丝管右端且固定连接,钻头与丝管连接处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导轨右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柱,压射装置设置在支撑柱顶部左侧,所述支撑柱左侧设置有料箱,料箱通过进料管与压射装置连接,丝管上设置有连接管且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钻头传动装置包括滑块、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滑块内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右侧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丝管左端与第一齿轮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丝管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丝管和第二丝管,第一齿轮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第三丝管左侧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丝管左侧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第三丝管和第二丝管上均设置有连接管,第三丝管和第二丝管右端均设置有钻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射装置包括气缸、气管、进气管、压射杆、第一活塞、压射管和压射管传动装置,所述气缸右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压射管设置在气缸下方,压射管内设置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顶部与压射杆固定连接,压射杆上方与气缸连接,所述压射管传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柱左侧且固定连接,压射管右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升降台右端设置在压射管传动装置内,所述气缸左侧上方与气管右端连接,气管通过进气管与气泵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箱内部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右端穿过料箱右壁与压射管连接,气管左端插设在料箱内,料箱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气管固定在固定架上,气管上对应进气管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气阀和第一气阀,压射管底部设置有连接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射管传动装置包括升降台导轨、丝杆、第二电机和基座,所述升降台导轨设置在基座下方左侧,第二电机设置在基座内部上方且固定连接,基座右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下方与丝杆连接,升降台设置在丝杆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包括增压滑块、增压内腔、排气管、气孔、第二活塞、限位推和增压外腔,所述增压外腔设置在气缸内部上方,增压内腔设置在增压外腔下方,增压内腔与增压外腔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增压滑块设置在增压内腔内部,排气管插设在增压滑块内,排气管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孔,排气管底部与气缸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增压内腔下方,第二活塞底部与压射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杆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钉,导轨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加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快速通过钻头将丝管深入山体,向山体内部注射固化剂,起到加固山体,预防山体滑坡的作用,且工作量小,将设备固定安装到山体上即可,其中,丝管通过电机驱动,向山体内移动,无需人工操作,使用时非常方便,钻头能够钻开山体并减小丝管进入山体时的阻力,压射装置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固化剂注入山体,增强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管与连接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局部放大图a。

图4为本发明中局部放大图b。

图5为导轨、钻头传动装置和丝管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钻头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料箱和压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轨、2-左撑杆、3-上撑杆、4-右撑杆、5-定位套、6-固定栓、7-丝管、8-钻头、9-连接管、10-钻头传动装置、11-料箱、12-支撑柱、13-压射装置、14-进料管、15-压射杆、16-第一活塞、17-压射管、18-连接套、19-升降台、20-压射管传动装置、21-定位杆、22-固定钉、23-加固杆、71-第二丝管、72-第三丝管、81-出料孔、101-滑块、102-第一电机、103-第二齿轮、104-第一齿轮、105-第三齿轮、131-气缸、132-气管、133-进气管、134-第一气阀、135-第二气阀、136-固定架、201-升降台导轨、202-丝杆、203-第二电机、204-基座、1311-增压滑块、1312-增压内腔、1313-排气管、1314-气孔、1315-第二活塞、1316-限位凸台、1317-增压外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预防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包括导轨1、固定栓6、钻头8、钻头传动装置10、料箱11和压射装置13,所述导轨1底部右侧设置有右撑杆4,右撑杆4左侧倾斜设置有左撑杆2,导轨1底部左侧与左撑杆2之间设置有上撑杆3,所述右撑杆4内设置有定位套5,定位套5内插设有固定栓6,所述导轨1右端与定位杆21固定连接,所述钻头传动装置10设置在导轨1内,钻头传动装置10右侧中部设置有丝管7,所述钻头8设置在丝管7右端且固定连接,钻头8与丝管7连接处设置有出料孔81,所述导轨1右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柱12,压射装置13设置在支撑柱12顶部左侧,所述支撑柱12左侧设置有料箱11,料箱11通过进料管14与压射装置13连接,丝管7上设置有连接管9且固定连接。

所述钻头传动装置10包括滑块101、第一电机102和第一齿轮104,所述第一电机102设置在滑块101内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02右侧与第一齿轮104连接,所述丝管7左端与第一齿轮104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丝管7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丝管72和第二丝管71,第一齿轮104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二齿轮103和第三齿轮105啮合连接,第三丝管72左侧与第二齿轮103固定连接,第二丝管71左侧与第三齿轮105固定连接,第三丝管72和第二丝管71上均设置有连接管9,第三丝管72和第二丝管71右端均设置有钻头8。

所述压射装置13包括气缸131、气管132、进气管133、压射杆15、第一活塞16、压射管17和压射管传动装置20,所述气缸131右端与支撑柱12固定连接,压射管17设置在气缸131下方,压射管17内设置有第一活塞16,第一活塞16顶部与压射杆15固定连接,压射杆15上方与气缸131连接,所述压射管传动装置20设置在支撑柱12左侧且固定连接,压射管17右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19,升降台19右端设置在压射管传动装置20内,所述气缸131左侧上方与气管132右端连接,气管132通过进气管133与气泵连接。

所述料箱11内部设置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右端穿过料箱11右壁与压射管17连接,气管132左端插设在料箱11内,料箱11顶部设置有固定架136,气管132固定在固定架136上,气管132上对应进气管13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气阀135和第一气阀134,压射管17底部设置有连接套18。

所述压射管传动装置20包括升降台导轨201、丝杆202、第二电机203和基座204,所述升降台导轨201设置在基座204下方左侧,第二电机203设置在基座204内部上方且固定连接,基座204右端与支撑柱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3下方与丝杆202连接,升降台19设置在丝杆202上。

所述气缸131包括增压滑块1311、增压内腔1312、排气管1313、气孔1314、第二活塞1315、限位推1316和增压外腔1317,所述增压外腔1317设置在气缸131内部上方,增压内腔1312设置在增压外腔1317下方,增压内腔1312与增压外腔1317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1316,所述增压滑块1311设置在增压内腔1312内部,排气管1313插设在增压滑块1311内,排气管1313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孔1314,排气管1313底部与气缸13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1315设置在增压内腔1312下方,第二活塞1315底部与压射杆15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杆21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钉22,导轨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加固杆2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使用过程中,将设备固定安装到山体上后,将固定栓6和固定钉22插到山体内,钻头传动装置10带动丝管7转动,从而使钻头传动装置10、丝管7和钻头8向山体内移动,当丝管7上的连接管9移动到连接套18下方时,压射管传动装置20启动,带动压射管17向下移动,使连接套18套到连接管9上,完成连接后,关闭第一气阀134,打开第二气阀135,并启动气泵,向料箱11内充气,使料箱11内气压升高,此时,料箱11内固化剂通过进料管14进入压射管17内,并通过连接管9进入丝管7,最后通过丝管7右侧的出料孔81进入山体,当固化剂将要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固化剂很难继续注入山体,此时关闭第二气阀135,打开第一气阀134,气泵向气缸131内充气,开始阶段,增压外腔1317内气压不断升高,增压滑块1311慢慢向下移动,当增压滑块1311继续向下滑动露出气孔1314时,增压外腔1317内高压气体快速进如排气管1313,并推动第二活塞1315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活塞16向下移动,推动压射管17内固化剂注入丝管7内,压射完毕后,即可归位各部件,将设备撤离山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