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桩体、接桩结构及接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4158发布日期:2019-01-18 23:09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桩体、接桩结构及接桩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桩体、接桩结构及接桩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接桩方式中的新浇筑的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较小,新浇筑的混凝土容易被破坏,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传统接桩方式中的新浇筑的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桩体,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相比于传统接桩方式形成的混凝土结构,该接桩体的承载能力更大,减少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接桩结构,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接桩体,其具有该接桩体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接桩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接桩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桩体,其包括:

用于与承台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

用于与桩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表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轮廓内。

具体的,该接桩体相比于传统接桩方式形成的混凝土结构,该接桩体的承载能力更大,减少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为a,a≦250mm。

可选的,所述接桩体为圆台,所述圆台的上底面为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圆台的下底面为所述第一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桩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接桩体还包括本体和多个环形的第一钢筋,多个所述第一钢筋均位于所述本体的内部,多个所述第一钢筋沿所述第一连接部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上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一钢筋的外径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上依次减小。

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本体的侧壁贴合。

可选的,所述接桩体还包括多个第二钢筋,所述多个第二钢筋位于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多个第二钢筋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二钢筋与所述桩的主筋连接,且所述多个第二钢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桩的主筋的延伸方向垂直或倾斜,所述多个第二钢筋与所述桩的多个主筋形成钢筋网。

可选的,所述接桩体还包括与所述桩的主筋连接的第三钢筋,所述第三钢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钢筋与所述桩的多个主筋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第三钢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桩的主筋的延伸方向重合,所述多个第三钢筋用于穿过所述本体,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凸出,所述多个第三钢筋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凸出的部分与所述承台连接,所述第三钢筋的直径为d,所述第三钢筋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凸出的部分的长度为35d。

可选的,所述接桩体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角为b,40°≦b≦50°。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桩结构,其包括承台、桩和上述提到的接桩体;

所述接桩体位于所述承台与所述桩之间,所述承台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桩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桩方法,用于制造如上述的接桩体,所述接桩方法包括:

开凿所述桩的顶部,使得所述桩的钢筋露出;

在露出的所述桩的钢筋的基础上外接钢筋;

加建模板,使得所述模板围合形成圆台形容纳空间,并且使所述外接钢筋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浇筑混凝土。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桩体,该接桩体在接桩完成后的混凝土体积更大,承载能力更强,减少出现接桩体塌陷的安全事故的概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桩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接桩结构,该接桩结构包括的接桩体的体积更大,承载能力更强,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更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桩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接桩方法形成的接桩体,通过该接桩方法形成的接桩体的体积更大,承载能力更强,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桩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接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接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桩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接桩体;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表面;12-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表面;13-本体;14-第一钢筋;15-第二钢筋;16-第三钢筋;200-桩;21-主筋;300-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桩结构,其包括承台300、桩200和接桩体100;接桩体100位于承台300与桩200之间,接桩体100均与承台300和桩200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接桩结构,该接桩结构包括的接桩体100的体积更大,承载能力更强,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更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采用的桩200为工程灌注桩,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预制桩、沉管灌注桩、振动灌注桩等。

相应的,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桩体100,其包括:

用于与承台30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具有第一表面111,第一表面111为平面;

用于与桩200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在第一表面111内的投影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外轮廓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具有第二表面121,第二表面121为平面,第二表面121与第一表面111平行,第二表面121与第一表面111之间的距离为a,a≦250mm。

需要说明的是,当a≦250mm时,采用传统的接桩方式形成的接桩体的形状与桩的形状一致,形成后的接桩体体积很小,无法满足承台300与桩200的连接强度,这样的接桩结构容易塌陷,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明人在面对该种情形时,考虑设计出比桩200的直径大的接桩体,将接桩体按照桩200的形状等比例放大,但是这样的接桩体不仅浪费材料,同时,对于后期加建相应的模板和加接钢筋都造成困难,不利于现场施工。发明人在充分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可行性和成本的问题,设计出了本实施例的接桩体100。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当桩200和承台300之间的间距很小时,形成该接桩体100的混凝土体积依旧很大,能够很好的保证桩200与承台3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的,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接桩体100为圆台,圆台的上底面为第二表面121,圆台的下底面为第一表面111。

需要说明的是,圆台的上底面即为圆台的两个底面中面积较小的那个底面,圆台的上底面即为圆台的两个底面中面积较大的那个底面。

第一表面111的面积与第二表面121的面积不同,相比于第一表面111的面积和第二表面121的面积相同的接桩体100,本实施例中的接桩体100在加建模板和加接钢筋的操作上都更方便,同时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

并且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2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桩200的直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大于”是指第二表面121的直径减去桩200的直径的差与原本的桩200的直径的比例在0-10%的范围内,这样的设置方式是为了有效保证第二表面121的直径与桩200的直径差值较小,便于后期在桩200的主筋21的基础上加接另外的钢筋,同时,也方便后期混凝土浇筑后形成接桩体100。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21之间的距离a>250mm时,同样也可以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接桩体100,依然具有承受较大载荷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3,在其它实施例中,接桩体100还可以为棱台,可以为四棱台、五棱台、六棱台等。

值得注意的是,接桩体100无论是圆台体还是棱台体,接桩体100的第一表面111的中心和第二表面121的中心的连线均垂直于第一表面111,接桩体100在第一连接部11到第二连接部12的方向上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接桩体100在第一连接部11到第二连接部12的方向上的截面也可为直角梯形等其它梯形,保证第二连接部12在第一表面111的上投影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外轮廓内即可。

请参照图1,接桩体100在第一连接部11到第二连接部12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下底角为b,40°≦b≦5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等腰梯形的下底角为45°,当等腰梯形的下底角为45°时,接桩体100能够在保证较大的承载能力的同时,能够更加方便后续钢筋的加接和模板的加建,同时也能够节省成本。

为了提高接桩体100的承受载荷的强度,接桩体100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第一钢筋14、多个第二钢筋15和多个第三钢筋16。

具体的,请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接桩体100还包括本体13和多个环形的第一钢筋14,多个第一钢筋14均位于本体13的内部,多个第一钢筋14沿第一连接部11到第二连接部12的方向上分布,且多个第一钢筋14的外径从第一连接部11到第二连接部12的方向上依次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钢筋14与本体13的侧壁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钢筋14为环形结构,每个第一钢筋14的外径大小不同,在沿第一连接部11到第二连接部12的方向上,第一钢筋14的外径从第一连接部11到第二连接部12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多个第一钢筋14依次捆绑在一起,并且多个第一钢筋14与桩200的钢筋捆绑在一起,能够提高第一钢筋14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后期在第一钢筋14的周围加建模板。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多个第一钢筋14能够增强接桩体100的周向受力,进而增加桩200的承载能力,防止接桩体100被破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钢筋14也可为柱状,多个第一钢筋14可以沿着接桩体100的周向依次焊接成环形,并且按照上述方式,在第一连接部11到第二连接部12的方向上分布。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接桩体100还包括多个第二钢筋15,多个第二钢筋15位于本体13的内部,多个第二钢筋15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1靠近第二连接部12,多个第二钢筋15与桩200的主筋21连接,且多个第二钢筋15的延伸方向与桩200的主筋21的延伸方向垂直或倾斜,多个第二钢筋15与桩200的多个主筋21形成钢筋网。

多个第二钢筋15与桩200的多个主筋21形成钢筋网,能够增强接桩体100的承载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钢筋15与桩200的主筋21通过单面搭接焊的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接桩体100还包括与桩200的主筋21连接的第三钢筋16,第三钢筋1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三钢筋16与桩200的多个主筋21一一对应,多个第三钢筋16的延伸方向与桩200的主筋21的延伸方向重合,多个第三钢筋16用于穿过本体13,并相对于第一表面111凸出,多个第三钢筋16相对于第一表面111凸出的部分与承台300连接,第三钢筋16的直径为d,第三钢筋16相对于第一表面111凸出的部分的长度为35d。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钢筋16能够增大承台300的承载能力,同时,第三钢筋16的一端与桩200的主筋21连接,第三钢筋16的另一端伸入到承台300,能够增强承台300与桩200的连接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钢筋16与桩200的主筋21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根主筋21上接有一根第三钢筋16,并且,第三钢筋16与主筋21采用单面搭接焊的方式,焊接的长度为l,l≥10d。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接桩体100与承台300是同时浇筑成型,接桩体100与承台300一体成型,接桩体100与承台300之间并不存在缝隙,进一步增强了接桩体100与承台30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强了承台300与桩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桩200方法,用于制造如上述的接桩体100,接桩200方法包括:

开凿桩200的顶部,使得桩200的钢筋露出;

在露出的桩200的钢筋的基础上外接钢筋;

加建模板,使得模板围合形成圆台形容纳空间,并且使外接钢筋位于容纳空间内;

浇筑混凝土。

需要说明的是,凿开桩200的顶部后,需要将桩200的顶部清洗干净,不得有泥土存在,将坑底混凝土渣请出坑外,然后再根据桩200的主筋21的设置方式外加钢筋,外加的钢筋与主筋21之间采用单面搭接的焊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加建模板时,使得模板尽量靠近外加的钢筋,使得形成的钢筋混凝土能够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