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3856发布日期:2019-03-27 12:20阅读:6442来源:国知局
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基础工程中的桩断头接续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基础工程也越来越多,预应力构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预应力方桩以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设计选用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运输吊装方便、接桩快捷、成桩长度不受施工机械的限制等方面的优势,在桩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但是预应力方桩桩基施工过程中,也容易遇到地勘未能探明的土质(孤石和障碍物较多、坚硬土层)情况,导致桩接头处被打烂或因桩机沉陷从而挤断(裂)预应力方桩,因此针对桩的断裂位置在浅层(基底以下2.5m以内)的桩径≤600mm以下断桩,极其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桩断头接续方法,以免造成过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适用于桩的断裂位置在基底以下2.5m以内的桩径≤600mm以下断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断桩周边开挖,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施工图纸及打桩记录,准确定位断桩的具体位置,并用白灰撒线做好标记;

(2)对断桩周边半径2m范围内的淤泥、孤石障碍物进行清除,并进行施工场地平整;

(3)选择铲斗容量1.0m3及以下的挖土机就位、开挖,挖土机行走路线应避开桩位区域;

(4)挖土机从断桩位周边位置缓慢开挖,且由技术人员配合进行现场指挥;开挖至断桩处以下1000mm后停止往下开挖;

b、预制混凝土方桩清理

在断桩处采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将断桩破裂处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确保无松散混凝土及残渣,方桩断裂处的钢筋主筋如有断裂,则需将方桩下部的主筋继续破除混凝土至露出主钢筋100mm以上长度,采用同规格钢筋并双面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8mm,确保预制混凝土方桩主筋锚固在钢筋混凝土短柱内的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0倍;

c、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扎筋、支模、浇砼

在断桩接头区域浇筑第一混凝土垫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主筋采用8根hrb400钢筋,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箍筋采用hpb300钢筋,间距为φ10@100;钢筋按规范要求锚固在其上部的钢筋混凝土承台内,锚固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0倍;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压实、压光砼表面;

d、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养护和浇承台第二混凝土垫层,包括以下步骤:

(1)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14天以上的常规养护,养护期间不得碰撞或提前回填土方;

(2)土方回填夯实,回填用的土方需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并分层夯实平整,回填土方的密实度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浇承台第二混凝土垫层,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浇筑桩承台第二混凝土垫层。

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挖土机的开挖放坡坡度为1:0.5~1:1,使操作面≥30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挖土机就位中,若无法避开桩位区域,应对挖土机行走路线范围内的桩位进行保护,挖土机就位在断桩的挖土放坡影响范围以外。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垫层为100mm厚的c15混凝土。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为c35混凝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方桩接头处理方法措施简单,施工方便;

2、比较适用基坑桩基工程(锤击桩)施工受到土质较差等因素影响较多现场环境;

3、能够极大降低施工损失,避免因设计加桩等措施的应用而造成费用大量增加、工期受到明显影响,其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断桩接头处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中:1混凝土承台,2承台设计底标高,3第一混凝土垫层,4桩断裂部位,5加强钢筋,6预制混凝土方桩,7第二混凝土垫层,8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箍筋,9预制混凝土方桩主筋,10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11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209地块三期配套商品房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23428m2,设2个地下车库(东、西地下车库)基坑总面积16800m2;地下车库均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做抗拔桩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5.3~6m。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径400mm,采用2台锤击桩机同时施工。预制混凝土方桩施工过程中,桩机在b轴、6线附近施工时,98#桩因突然遇到原建筑物基础的障碍物,混凝土方桩未均匀下沉,导致方桩接头处断裂,断裂位置在基底以下1.3m处。

根据工程场地条件、地质情况,针对断裂位置在浅层(基底以下2.5m以内)的断桩,采用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短柱接桩处理方法,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施工流程为:放线定位→平整场地→挖土机就位→开挖(挖至断桩处以下1000mm)→方桩清理→短柱扎筋、支模、浇砼→养护→回填夯实→浇承台砼垫层。

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断桩周边开挖,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施工图纸及打桩记录,准确定位断桩的具体位置,并用白灰撒线做好标记。

(2)对断桩周边半径2m范围内的淤泥、孤石障碍物进行清除,并进行施工场地平整,避免挖土机就位后造成对断桩或基坑内其它桩进一步损坏。

(3)挖土机就位,不宜选手过于大型的挖土机开挖,宜选择1.0m3及以下的挖土机开挖,挖土机行走路线尽量避开桩位区域,如实无法避开,则对挖土机行走路线范围内的桩位进行必要保护,挖土机尽量就位在断桩的挖土放坡影响范围以外。

(4)挖土机就位后从断桩位周边位置缓慢开挖,不得从断桩顶部直接往下开挖,避免对断桩及周边桩位造成伤害,并由技术人员配合进行现场指挥;开挖至断桩处以下1000mm后停止往下开挖,开挖放坡坡度为1:0.5~1:1(根据土质情况具体确定),操作面≥300mm。

现请参阅图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断桩接头处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b、预制混凝土方桩清理:在断桩处采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将其破裂处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确保无松散混凝土及残渣,方桩断裂部位4处的钢筋主筋如有断裂,则需将方桩下部的主筋继续破除混凝土至露出主钢筋100mm以上长度,采用同规格钢筋并双面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8mm),确保预制方桩主筋锚固在钢筋混凝土短柱内的长度不小于50d。

c、短柱扎筋、支模、浇砼:在断桩接头区域浇筑第一混凝土垫层3,为c15混凝土、100mm厚,短柱主筋采用8根hrb400钢筋,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箍筋8采用hpb300钢筋,间距为φ10@100mm;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主筋11按规范要求锚固在上部的钢筋混凝土承台1内,锚固长度不小于50d;并支设模板后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压实、压光砼表面。现浇钢筋混凝土短柱10长度2500mm,其中处于预制混凝土方桩中的长度为1000mm。

d、混凝土短柱养护和浇承台砼垫层,包括以下步骤:

(1)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14天以上的常规保湿(温)养护,养护期间不得碰撞或提前回填;

(2)回填夯实,回填用的土方需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并分层夯实平整,回填土方的密实度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浇承台砼第二混凝土垫层,第二混凝土垫层7为c15混凝土垫层。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浇筑桩承台砼垫层。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方桩接头处理方法,采用钢筋混凝土短柱接桩处理。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短柱接桩处理施工的过程中,由工程监理及业主对桩的定位、开挖、清理、扎筋及浇砼等关键工序进行观察验收等。通过在预制桩接头处理过程中的检查及验收显示,该工程施工方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过程满足施工技术方案及标化工地要求,得到各参建方的认可、好评。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