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1843发布日期:2019-04-20 05:52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一种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环保料场已成为原料行业发展的趋势,c型封闭料场为其中之一,这类料场跨度大,长度长,所以phc桩数量多且桩距布置非常紧密。而且由于长期堆料,桩周土为饱和软土,土体受挤压时体积不会收缩或收缩量极小,挤压应力主要通过土体位移来消减,挤土效应十分显著。

参见图1,c型封闭料场桩分为厂房柱基桩1、中间挡墙基础桩4、隔墙基础桩3、山墙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2、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5,上述桩均采用phc桩,桩长45-70m,桩间距2~2.2m,一般c型封闭料场厂房长约585m,宽90m,总桩数约8300套。

一般,打桩顺序的确定主要考虑桩对周围土的挤土效应,对周围建筑物结构、地基的影响,打桩速度和质量,桩机转场、运输车辆等进出场的方便等因素。因此常规打桩顺序为:先深后浅、先中间后周边、先密集区域后稀疏区域、先近已有建筑物后远已有建筑物。

由此可见,常规打桩顺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一侧向另一侧单一方向施打;第二种是由中间往两侧对称施打;第三种是由中间向四周施打。如果采用第一种打桩顺序进行c型封闭料场phc桩施打,不仅土体都往一个方向挤压造成挤土效应大之外,其工作面也无法展开导致所上的桩机设备受限,满足不了快速施工的要求;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c型封闭料场phc桩施打,虽然降低了一半的挤土效应和提高了一倍的工作面,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如果采用第三种方法施打,其施工组织和协调工作两会很大,施工过程显得凌乱,不利于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打桩方法施工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分区步骤,将c型封闭料场桩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段,并且,所述c型封闭料场桩的中间设置有应力缓冲区;所述c型封闭料场桩分为厂房柱基桩、中间挡墙基础桩、隔墙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打桩步骤,对所述分区步骤划分的各施工区段进行同时施打,并且对应力缓冲区进行施打,并且,相邻所述施工区段中的中间挡墙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和厂房柱基础桩施打方向为以所述施工区段的分界线为界分别往左右两侧对称施打。

进一步地,上述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在所述打桩步骤中,在所述应力缓冲区两侧的施工区段施打完后,进行所述应力缓冲区内桩的施打。

进一步地,上述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所述应力缓冲区两侧的施工区段施工完成与所述应力缓冲区开始施工之间间隔预设时间段。

进一步地,上述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所述预设时间段为14天。

进一步地,上述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在所述打桩步骤中,相邻所述施工区段中的中间挡墙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和厂房柱基础桩施打方向为以所述施工区段的分界线为界分别往左右两侧对称施打。

进一步地,上述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各所述施工区段和所述应力缓冲区内桩的施打顺序均依次为中间挡墙基础桩、隔墙基础桩、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厂房柱基础桩。

进一步地,上述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所述c型封闭料场桩为phc桩。

本发明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通过分区、分段原则将c型封闭料场桩分成若干施工区段,每一施工区段同时进行桩的施打,以增加工作面,提前筑建开挖的时间,进而确保工期;相邻施工区段中的中间挡墙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和厂房柱基础桩施打方向为以施工区段的分界线为界分别往左右两侧对称施打,与现有技术中打桩顺序相比,可使得施打方向相反以便减小挤土效应,进而避免沉桩困难的问题,从而降低桩身破损率,确保打桩质量。

尤其是,相邻施工区段中的隔墙基础桩、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施打方向为以中间挡墙基础桩为分界分别往上下方向对称施打,与现有技术中打桩顺序相比,可进一步使得施打方向相反以便减小挤土效应,进而避免沉桩困难的问题,从而降低桩身破损率,确保打桩质量。

进一步地,在遵循传统打桩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依次进行中间挡墙基础桩、隔墙基础桩、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厂房柱基础桩进行施打的顺序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并减少挤土效应,增加工作面,确保工期和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桩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桩的施工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区步骤s1,将c型封闭料场桩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段,并且,c型封闭料场桩的中间设置有应力缓冲区;c型封闭料场桩分为厂房柱基桩、中间挡墙基础桩、隔墙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

具体地,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将c型封闭料场桩为厂房柱基桩1、中间挡墙基础桩4、隔墙基础桩3、矮墙及轨道基础桩2、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5。为提高桩身质量,优选地,c型封闭料场桩为phc(theprestressedhigh-intensityconcrete,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即厂房柱基桩1、中间挡墙基础桩4、隔墙基础桩3、矮墙及轨道基础桩2、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5均为phc桩,以确保该c型封闭料场桩的强度和承载力。首先,沿c型封闭料场桩的长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水平方向)将c型封闭料场桩划分为若干施工区段,并且,在c型封闭料场桩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应力缓冲区6,以便避免施工区段内桩施工的相互影响。优选地,c型封闭料场桩可划分为4个施工区段分别为第一区段7、第二区段8、第三区段9和第四区段10,每个区段长度约150m。

打桩步骤s2,对分区步骤划分的各施工区段和应力缓冲区进行施打,并且,相邻施工区段中的中间挡墙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和厂房柱基础桩施打方向为以施工区段的分界线为界分别往左右两侧对称施打。

具体地,对分区步骤s1划分的各施工区段和应力缓冲区6进行施打,并且,为确保桩体的施工质量,在各施工区段和应力缓冲区6内桩施工过程中,根据先深后浅,由中间往两边施打的原则进行,其施打顺序均为:中间挡墙基础桩4→隔墙基础桩3→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5→矮墙及轨道基础桩2→厂房柱基础桩1,以有效解决挤土效应带来的沉桩困难问题,降低桩身破损率,确保打桩质量。为减短打桩周期,优选地,各施工区段同时施打,以便节约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为减少施工区段之间phc桩施工的相互影响,优选地,在应力缓冲区5两侧的施工区段施打完后,进行应力缓冲区内5桩的施打,即第一区段7、第二区段8、第三区段9和第四区段10同时进行施工,并且,在第二区段8、第三区段9施工完成后最后进行应力缓冲区5桩的施打,以在保证phc桩沉桩质量的前提下,克服场地条件的制约分区段全面施工,实现了工期和质量的双赢。进一步优选地,应力缓冲区5两侧的施工区段施工完成与应力缓冲区5开始施工之间间隔预设时间段,以便提高phc桩打桩的质量。其中,预设时间段约为14天,当然亦可为其他时间段,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继续参见图3,在打桩步骤s2中,相邻施工区段中的中间挡墙基础桩4、矮墙及轨道基础桩2和厂房柱基础桩1施打方向为以施工区段的分界线为界分别往左右(相对于图3所示的位置而言)两侧对称施打,即例如在第一区段7和第二区段8、第三区段9和第四区段10同时施工时,第一区段7和第二区段8中,中间挡墙基础桩4、矮墙及轨道基础桩2、厂房柱基础桩1的施打方向均为:以第一区段7和第二区段8的分界线a-a为界分别往左右(相对于图3所示的位置而言)两侧对称施打,当然,第三区段9和第四区段10中,中间挡墙基础桩4、矮墙及轨道基础桩2、厂房柱基础桩1的施打方向亦为:以第三区段9和第四区段10的分界线b-b为界分别往左右(相对于图3所示的位置而言)两侧对称施打。

继续参见图3,在打桩步骤s2中,相邻施工区段中的隔墙基础桩3、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5施打方向为以中间挡墙基础桩4为分界分别往上下方向(相对于图3所示的位置而言)对称施打,即在第一区段7、第二区段8、第三区段9和第四区段10同时施工时,第一区段7、第二区段8、第三区段9和第四区段10中的隔墙基础桩3、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5的施打方向均为:以其施工区段中的设置于中间的中间挡墙基础桩4为分界分别往上下方向(相对于图3所示的位置而言)对称施打。

其中,图3中的箭头指的是各施工区段中施打的方向。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桩施工方法,通过分区、分段原则将c型封闭料场桩分成若干施工区段,每一施工区段同时进行桩的施打,以增加工作面,提前筑建开挖的时间,进而确保工期;相邻施工区段中的中间挡墙基础桩4、矮墙及轨道基础桩2和厂房柱基础桩1施打方向为以施工区段的分界线为界分别往左右两侧对称施打,与现有技术中打桩顺序相比,可使得施打方向相反以便减小挤土效应,进而避免沉桩困难的问题,从而降低桩身破损率,确保打桩质量。

尤其是,相邻施工区段中的隔墙基础桩3、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5施打方向为以中间挡墙基础桩4为分界分别往上下方向对称施打,与现有技术中打桩顺序相比,可进一步使得施打方向相反以便减小挤土效应,进而避免沉桩困难的问题,从而降低桩身破损率,确保打桩质量。

进一步地,在遵循传统打桩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依次进行中间挡墙基础桩、隔墙基础桩、地基处理及拉梁基础桩、矮墙及轨道基础桩、厂房柱基础桩进行施打的顺序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并减少挤土效应,增加工作面,确保工期和质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