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雨水断接的储水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2605发布日期:2019-02-26 18:41阅读:1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雨水断接的储水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雨水断接的储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屋面雨水的回收利用技术在当前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趋势下得到普遍重视。此外,南方夏季雨水量较大,采用直排初期雨水,污染物含量较高,会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而将雨水都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又会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和管网负担,因此,对初期雨水净化后排放即可以减小环境污染,又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负荷。而且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面对日益严重的饮用水紧缺问题,屋面雨水的收集利用成为世界公认解决水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雨水断接是指切断径流排放通道,引导雨水径流生态化利用、资源化回用,使雨水尽可能遵循自然水循环的规律。目前,雨水断接技术以雨水地下渗透、滞留、贮存、净化处理和中水利用为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新型的排水系统。雨水排放系统已由传统的雨水单独排放转变为以渗为主,贮蓄排相结合的排放系统;以储为主,渗排相结合的排水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排水方式。在城市社区开发建设中,对适宜雨水下渗的地区应采用多种雨水渗透设施,让尽可能多的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源、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灾害。

针对我国的水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雨水收集利用日益变得重要,雨水收集利用不仅可以开辟新水源,节约城市水资源,还能减小雨水地面径流量,降低发生雨洪灾害的危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现有的屋面雨水断接装置,能够解决高位落下的雨水对植被的冲刷,但不能在无能耗的条件下将储存雨水灌溉回用;大量涌现的初期弃流装置能控制初期径流并进行初期雨水处理,但无法清洗初期弃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屋面雨水断接的储水回用装置,它既能净化初期径流,又能实现雨水的无能耗回用,清洗、维护装置简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雨水立管、卵石挂篮、集水池、植物生长区和蓄水区;屋面引出的雨水立管下端连接卵石挂篮,卵石挂篮内填满卵石,卵石挂篮底部下方为集水池,集水池顶面略高于地面,在集水池外侧并排设置植物生长区,集水池顶部侧壁开有溢流口连通植物生长区,在植物生长区底面的下方安放有箱体形的蓄水池,集水池底部的排出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顶部的蓄水池进水口连通,一系列微润管竖直插入蓄水池内,微润管下端口连通蓄水池,微润管上端口埋设在植物生长区的土层中。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避免了高位落下的高速雨水对植被产生破坏性的冲刷,通过植物生长区实现了初期径流雨水的净化处理,又储存雨水,降低了外排径流量,实现无能耗地灌溉回用,还易于对初期弃流设施、集水设施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雨水立管;11.立管进水口;12.立管出水口;2.卵石挂篮;21.提手;3.集水池;31.溢流口;32.排出口;4.植物生长区;41.卵石;42.植物;43.改良土壤层;44.细砂层;45.填料层;5.蓄水池;51.蓄水池进水口;52.微润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雨水立管1、卵石挂篮2、集水池3、植物生长区4和蓄水区5;屋面引出的雨水立管1下端连接卵石挂篮2,卵石挂篮2内填满卵石,卵石挂篮2底部下方为集水池3,集水池3顶面略高于地面,在集水池3外侧并排设置植物生长区4,集水池3顶部侧壁开有溢流口31连通植物生长区4,在植物生长区4底面的下方安放有箱体形的蓄水池5,集水池3底部的排出口32通过管道与蓄水池5顶部的蓄水池进水口51连通,一系列微润管52竖直插入蓄水池5内,微润管下端口连通蓄水池5,微润管上端口埋设在植物生长区4的土层中。

上述植物生长区4由上至下设有改良土壤层43、细砂层44和填料层45,植物42种植在改良土壤层43上;在溢流口31下方的植物生长区4表层上放置有卵石41。

降雨时,屋面径流经雨水立管1排入卵石挂篮2,由卵石过滤后进入集水池3,在集水池3中蓄积后经排出口32通过管道进入蓄水池5;当集水池3蓄积的雨水高度达到溢流口31后进入植物生长区4,经过卵石41的消能作用,植物42、改良土壤层43、细砂层44、填料层45的截留过滤作用后入渗补充地下水。植物生长区4起到了净化雨水的作用。

降雨间隔期,集水池3的水位下降至溢流口31下部,由于集水池3、蓄水池5和微润管52构成连通器,雨水经微润管52进入改良土壤层43,这样能减少人工浇洒用水,节约灌溉用水,又降低了绿化工人的工作量,且不需外加能源。

卵石挂篮2边口设有提手21。反冲洗时用提手21取出卵石挂篮2,直接用水冲洗卵石挂篮上残留的大颗粒污染物。然后,先用管帽堵住集水池3的排出口32,既可以直接人工清掏残留在集水池3底部的大颗粒污染物,也可以利用溢流口31作为排水口,直接对集水池3进行注水,冲出集水池3底部残留的大颗粒污染物,为下一次降雨做好准备。

植物生长区中,植物42采用狗牙根,其生活力强,繁殖迅速,成片生长,不怕践踏,耐旱耐涝;改良土壤层43采用砂土混合,即在原有土壤的基础上加入20%的砂,增大土壤的渗透系数;细砂层44能代替土工布,位于改良土壤层43和填料层45之间,防止因土工布过细造成的堵塞,同时,细砂层44也有利于植物42根系的生长。填料层45采用蛭石,具有疏松土壤,透气性好,吸水力强,温度变化小等特点。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避免了高位落下的高速雨水对植被产生破坏性的冲刷,将初期弃流与雨水回用组合起来,既净化了初期径流,又储存雨水,降低了外排径流量,同时还充分利用雨水作为植物生长用水,实现无能耗地灌溉回用,还易于清洗、维护装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雨水断接的储水回用装置,它包括雨水立管,雨水立管下端连接卵石挂篮,卵石挂篮底部下方为集水池,集水池顶面略高于地面,在集水池外侧并排设置植物生长区,集水池顶部侧壁开有溢流口连通植物生长区,在植物生长区底面的下方安放有箱体形的蓄水池,集水池底部的排出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顶部的蓄水池进水口连通,一系列微润管竖直插入蓄水池内,微润管上端口埋设在植物生长区的土层中。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避免了高速雨水对植被产生破坏性的冲刷,将初期弃流与雨水回用组合起来,既净化了初期径流,又储存雨水,降低了外排径流量,同时还充分利用雨水作为植物生长用水,实现无能耗地灌溉回用,还易于清洗、维护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康威;李云蓓;胡彬彬;李佳璇;武林辉;张金康;左圆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2.18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