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2598发布日期:2019-02-26 18:4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水资源十分匮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城市用水资源的紧张,而且大量的地表、道路、房屋等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使城市的降水入渗量大大减少,城市的暴雨径流很容易产生积水、内涝等洪涝灾害。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是一种新的开源节流综合性技术,不但能够缓解用水紧缺的压力,还能分担暴雨时雨水管的排水压力,减少积水、内涝等的发生。然而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初期雨水水质比较差,不能满足人们使用的要求。因而雨水处理过程中,初期雨水弃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合理设计可控制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包括细小的或溶解性污染物。

此外在雨水收集过程中,由于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杂物,容易导致弃流口的堵塞,造成井体溢出的问题,而且在下雨天进行清理非常不方便,会严重影响雨水收集的效率。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有效的防止堵塞同时可以自动进行弃流截污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很好的解决了在雨水收集过程中的初期截污弃流的工作,同时操作方便。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井体,井体的前后侧壁上设有可转动的转轴,井体内设有置于转轴下方的滤网,转轴上的前后两端的外缘上分别设有凸轮,凸轮的外缘面与滤网接触,转轴的转动可通过凸轮带动滤网上下移动,井体的后侧壁上设有置于滤网下方且可转动的转盘,井体的后侧壁上设有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转盘的端面上开设有弧形槽和通孔,弧形槽的中心与通孔中心之间的夹角为135°,弧形槽的圆心角为90°,第一排水口可经弧形槽与井体内部连通,第二排水口可经通孔与井体内部连通,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不可同时与井体内部连通;

所述的转盘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盘,驱动盘的外缘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支杆,滤网的下端连接有竖杆,竖杆的下端设有棘爪,棘爪可与支杆接触,滤网向下移动可经棘爪推动支杆带动转盘转动,滤网向上移动棘爪不能带动驱动盘转动,转盘转动过程中,弧形槽与第一排水口一直处于连通状态,当转盘转动至通孔与第二排水口连通时,转轴停止转动。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很好的解决了在雨水收集过程中的初期截污弃流的工作,同时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驱动盘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转盘置于第一排水口与弧形槽连通时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棘爪部位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转盘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盘转动至通孔与第二排水口连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9可知,本发明包括井体1,井体1的前后侧壁上设有可转动的转轴2,井体1内设有置于转轴2下方的滤网3,转轴2上的前后两端的外缘上分别设有凸轮4,凸轮4的外缘面与滤网3接触,转轴2的转动可通过凸轮4带动滤网3上下移动,井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置于滤网3下方且可转动的转盘5,井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排水口6和第二排水口7,转盘5的端面上开设有弧形槽12和通孔13,弧形槽12的中心与通孔13中心之间的夹角为135°,弧形槽12的圆心角为90°,第一排水口6可经弧形槽12与井体1内部连通,第二排水口7可经通孔13与井体1内部连通,第一排水口6与第二排水口7不可同时与井体1内部连通;

所述的转盘5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盘8,驱动盘8的外缘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支杆9,滤网3的下端连接有竖杆10,竖杆10的下端设有棘爪11,棘爪11可与支杆9接触,滤网3向下移动可经棘爪11推动支杆9带动转盘5转动,滤网3向上移动棘爪11不能带动驱动盘8转动,转盘5转动过程中,弧形槽12与第一排水口6一直处于连通状态,当转盘5转动至通孔13与第二排水口7连通时,转轴2停止转动。

为了便于进行循环工作,所述的驱动盘8的后侧中心部位设有销轴14,销轴14贯穿转盘5安装在井体1的后侧壁上,转盘5与井体1后侧壁之间连接有套装在销轴14上的扭簧15,销轴14与转盘5相配合的外缘面上设有卡销16,转盘5与销轴14相配合的内壁上开设有四个圆周均布的销孔17,卡销16可卡进销孔17内,驱动盘8可经卡销16带动转盘5的转动,当扭簧15旋拧大于90°时,卡销16可在扭簧15的作用下与相应的销孔17脱离,转盘5可在扭簧15的作用下反向转动,直至卡销16卡进另一个销孔17内。

为了便于对雨水中的泥沙进行清理,所述的井体1的底部设有锥形孔18,锥形孔18的下端连接有排淤管19。

为了实现对滤网3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所述的井体1的左侧壁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推板20,推板20与井体1之间连接有压簧21,压簧21处于原长时推板20位于井体1的左侧,井体1上设有电磁铁22,电磁铁22通电可电磁铁22通过电气系统控制,电磁铁22通电可推动推板20向右移动是压簧21被拉伸,电磁铁22经控制系统控制,井体1的右侧壁上设有与推板20相对应的清理口23。

为了实现滤网3的上下移动,所述的滤网3的下端与井体1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24,滤网3可在弹簧2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

为了实现转轴2的转动,所述的转轴2的一端连接有步进电机。

为了避免驱动盘8对雨水流动的干扰,所述的驱动盘8的端面为滤板结构。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以及电磁铁22的控制系统设置在室内,转轴2穿插在井体1的前后侧壁上;在初始状态时,弧形槽12与第一排水口6处于连通状态,通孔13与第二排水口7不连通,当遇到阴雨天气时,需要收集雨水时,此时操作人员首先在室内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动,步进电机启动一次可转动相同的圈数,步进电机的转动带动转轴2的转动,转轴2的转动可经凸轮4推动滤网3向下移动,滤网3可在弹簧2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实现滤网3的上下振动动作,此时通过滤网3的上下振动可以有效对杂质进行过滤,同时可以避免杂质堵塞滤网3造成滤网3的堵塞;此时过滤后的雨水经过弧形槽12可以从第一排水口6排出,第一排水口6连接至市政管道;由于滤网3的下方设有竖杆10,竖杆10上设有棘爪11,滤网3向下移动时可经棘爪11带动驱动盘8的转动,由于滤网3向下移动一次只可带动驱动盘8转动一定的角度,此时驱动盘8做跟随滤网3的间歇转动,在驱动盘8转动过程中,驱动盘8会经卡销16与销孔17的配合带动转盘5的转动,转盘5在转动过程中,弧形槽12一直处于与第一排水口6的连通状态,此时可以持续的进行排水操作,当转盘5转动至通孔13与第二排水口7连通时,此时弧形槽12与第一排水口6错位,井体1内的雨水经通孔13与从第二排水口7排出,第二排水口7连接至蓄水池,此时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此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转盘5保持在通孔13与排水孔连通的状态,此时可以根据下雨天的持续时间对雨水进行收集。

同时在雨水收集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22的通电,电磁铁22通电会推动推板20向右侧移动对滤网3的上端面的杂质进行清理,使杂质向右推动进入清理口23内;电磁铁22被触发一次,可实现推板20多次动作,实现多次清理,此时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当再次启动步进电机时,此时步进电机转动会通过滤网3下方的棘爪11继续带动驱动盘8转动,驱动盘8会继续经卡销16带动转盘5转动,由于转盘5与井体1侧壁之间连接有扭簧15,当扭簧15扭力较大时,卡销16可在扭簧15的作用下与相应的销孔17脱离,转盘5可在扭簧15的作用下反向转动,直至卡销16卡进另一个销孔17内;由于转盘5与销轴14相配合的内孔设有四个圆周均布的销孔17,两个相邻销孔17之间的角度为90°,此时可以很好的实现当转盘5转动超过90°时,可以进行反转一次,可以很好的进行循环工作。

此外本发明在井体1的底部设有锥形孔18,可以很好的对通过滤网3的泥沙进行沉淀汇集,并通过排淤管19可以定期对泥沙进行清理。

本发明中的井体1的截面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当井体1为圆形时,本发明中所写的前后左右均是以主视图为基准的方位。

本发明通过设计了可下振动的滤网3的结构,避免了雨水中的杂质贴附在滤网3表面影响排放效果,同时设计了两个不同时贯通的第一排水口6和弧形槽12以及第二排水口7和通孔13,很好的将初期雨水的排放与中后期雨水的收集有效的分开,很好的实现了截污弃流效果。

本发明还通过设计了置于室内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以及电磁铁22控制系统,可以在雨天在室内对本装置进行控制,并通过设计了推板20、清理口23以及排淤管19可以很好的对杂质以及泥沙进行分别清理,避免盲目排放造成的市政压力。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很好的解决了在雨水收集过程中的初期截污弃流的工作,同时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