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0063发布日期:2019-05-22 03:44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它能更合理有效地利用道路的地下空间,同时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路面重复开挖。因此综合管廊的平面规划多选择在交通运输繁忙的城市中心区或功能定位高、地段重要的新兴产业区、城区。

对于未建道路或者在宽阔绿化带下的地下管廊开挖施工,通过简单支护即可安全施工,但是对于既有道路车行道下方的管廊基坑开挖却较为复杂。在道路通行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可采用盖挖法、暗挖法等方法施工,确保路面交通不受中断。在要求一般的工程中,出于造价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方面的考虑多采取明挖法实施,但该方法将长期中断既有道路通行,且需对开挖范围内的管线进行切改,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且地下清障要求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在管廊基坑施工期间,能够保证其下穿的既有道路始终至少有半幅路面范围可供车辆通行及管线临搬的技术方案,既能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可靠,又能保持道路的交通服务能力,降低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体现建设施工的经济合理性,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前期通过中隔墙将施工区域分为先开挖区域和后开挖区域,后期通过挡土墙实现道路的翻交及半幅通行,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封闭施工先开挖区域的围护桩及中隔墙,后开挖区域可供车辆通行;

步骤二、待先开挖区域的围护结构强度达到要求后,依次开挖并施工各道支撑;

步骤三、开挖至坑底,及时施工管廊结构,中隔墙与管廊结构之间的空隙沿管廊断面设置环形素砼传力带;

步骤四、浇筑施工管廊顶板并设置挡土墙,结构达强度后墙体后方覆土压实、施工路面;

步骤五、翻交至先开挖区域通车,封闭施工后开挖区域的围护桩;

步骤六、待后开挖区域围护结构强度达到要求后,依次开挖并施工各道支撑,中隔墙随各层土方开挖一并凿除;

步骤七、开挖至坑底,及时施工管廊结构,凿除素砼传力带并与已施工部分结构对接;

步骤八、管廊结构形成整体强度后按设计路面覆土通车,完成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它前期通过中隔墙将施工区域分为先开挖区域和后开挖区域,后期通过挡土墙实现道路的翻交及半幅通行;施工时,首先开挖先开挖区域并施工支撑,此时后开挖区域可供车辆通行;接着先开挖区域开挖至坑底,施工管廊结构,一并施工素砼传力带;之后先开挖区域施工管廊顶板并设置挡土墙,墙体后方覆土压实、施工路面;然后翻交至先开挖区域供车辆通行,开挖后开挖区域并施工支撑;接着后开挖区域开挖至坑底,施工管廊结构,凿除素砼传力带并与已施工结构对接;最后管廊结构形成整体强度后路面覆土通车,完成施工。采用本发明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安全可靠、灵活方便,施工可行性、可操作性强;能大大降低对道路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利于环境保护,施工文明化程度高;同时,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一次性投入,加快了主体结构的完成时间,提高了整体工程的经济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隔墙设置于管廊结构变形缝外侧一定距离,所述一定距离一般为500~1000mm。通过将中隔墙退避变形缝一定距离,可以给后期施工留出足够的施工空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先开挖区域管廊结构顶板上方增设挡土墙,所述挡土墙需满足覆土高度的结构稳定及强度要求,以实现道路的翻交和半幅通行需求。

进一步地,先开挖区域顶部设置的挡土墙顶标高一般不低于设计通车路面标高,以避免通车区域覆土向侧面滑移,导致路面开裂。

进一步地,先开挖区域顶部设置的挡土墙墙体型式可以采用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或混合式,只要使得该挡土墙墙体结构满足相关规范中各阶段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及受力配筋强度即可。

进一步地,先开挖区域顶部设置的挡土墙可视工程需要将墙体与管廊顶板做成一体式结构,或与管廊顶板分开设置,假如先开挖区域顶部设置的挡土墙与管廊顶板分开设置,将方便后期挡土墙的凿除施工。当然,假如先开挖区域顶部设置的挡土墙与管廊顶板一体施工,做成一体式结构,可以节省工期,降低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至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区开挖方法中步骤一至步骤八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中中隔墙素砼传力带节点大样图;

图10为步骤五至步骤七施工流程的纵剖面图。

图中:

1-素砼传力带;2-中隔墙;3-挡土墙;4-管廊结构;5-围护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某新建道路综合管廊下穿已建成通行的城市主干道,不允许中断交通,因此适合采用本发明的半幅路面通行管廊分区开挖方法。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经济、环保,同时大大降低了对道路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下面结合图1至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

请参考图1至图10,一种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管廊中隔墙2将施工区域分为先开挖区域和后开挖区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封闭施工先开挖区域的围护桩5及中隔墙2,后开挖区域可供车辆通行;中隔墙2即为垂直管廊纵向、划分先后开挖分区的围护结构。

步骤二、待先开挖区域的围护结构强度达到要求后,依次开挖并施工各道支撑。

步骤三、开挖至坑底,及时施工管廊结构,中隔墙2与管廊结构4之间的空隙沿管廊断面设置环形素砼传力带1。

步骤四、浇筑施工管廊顶板并设置挡土墙3,结构达到强度后墙体后方覆土压实、施工路面;

步骤五、翻交至先开挖区域通车,封闭施工后开挖区域的围护桩5;

步骤六、待后开挖区域围护结构强度达到要求后,依次开挖并施工各道支撑,中隔墙2随各层土方开挖一并凿除;

步骤七、开挖至坑底,及时施工管廊结构4,凿除素砼传力带1并与已施工部分结构对接;

步骤八、管廊结构4形成整体强度后按设计路面覆土通车,完成施工。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的保证既有道路半幅通行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它首先通过中隔墙将施工区域分为先开挖区域和后开挖区域;然后开挖先开挖区域并施工支撑,此时后开挖区域可供车辆通行;接着先开挖区域开挖至坑底,施工管廊结构4,一并施工素砼传力带1;之后先开挖区域施工管廊顶板并设置挡土墙3,墙体后方覆土压实后进行路面施工;然后翻交至先开挖区域供车辆通行,开挖后开挖区域并施工支撑;接着后开挖区域开挖至坑底,施工管廊结构4,凿除素砼传力带1并与已施工结构对接;最后管廊形成整体强度后路面覆土通车,完成施工。采用本发明的管廊分区开挖方法,安全可靠、灵活方便,施工可行性、可操作性强;能大大降低对道路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利于环境保护,施工文明化程度高;同时,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一次性投入,加快了主体结构的完成时间,提高了整体工程的经济性。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中隔墙2设置于管廊结构变形缝外侧一定距离,所述一定距离一般为500~1000mm。通过将中隔墙2退避变形缝一定距离,可以给后期施工留出足够的施工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先开挖区域管廊结构顶板上方增设挡土墙3,所述挡土墙需满足覆土高度的结构稳定及强度要求,以实现道路的翻交和半幅通行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先开挖区域顶部即管廊顶板处设置的挡土墙3的墙体顶部标高一般不低于设计通车路面标高,以避免通车区域覆土向侧面滑移,导致路面开裂。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先开挖区域顶部即管廊顶板处设置的挡土墙3墙体型式可以采用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或混合式,只要使得该挡土墙3墙体结构满足相关规范中各阶段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及受力配筋强度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先开挖区域顶部设置的挡土墙3可视工程需要将墙体与管廊顶板做成一体式结构,或挡土墙3与管廊顶板分开设置,假如先开挖区域顶部设置的挡土墙3与管廊顶板分开设置,将方便后期挡土墙3的凿除施工。当然,假如先开挖区域顶部设置的挡土墙3与管廊顶板一体施工,做成一体式结构,可以节省工期,降低施工难度。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