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河漫滩的生态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3154发布日期:2019-03-30 09:1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用于河漫滩的生态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工程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河漫滩的生态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镇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河漫滩作为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镇快速发展时期,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城镇发展的牺牲品。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放缓,国家发展转型升级对城镇河漫滩修复提出了新需求,将水质标准作为单一目标的城镇河漫滩综合治理工程,未能涵盖河漫滩自身生态功能的重建。因此,进行系统的城镇河漫滩生态修复是当下城镇发展的趋势所在。

河漫滩是一条健康河漫滩生态系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作为建设用地而不断挤占。河漫滩生态功能的修复与重建,对于河漫滩整体生态结构及生态功能的恢复是极其重要的。

现有河漫滩修复技术多为水质提升技术,且多用物理、化学方法来进行水质提升,如投加沸石、膨润土、高岭石、次氯酸钠、氯气等,通过吸附、强氧化等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此类方法多为应急处理措施,见效快,但易反复污染,而且化学方法会对水体里的微生物、浮游动植物造成严重干扰,影响河漫滩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河漫滩生态系统和提升水质的生态修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河漫滩的生态修复结构,包括:木架,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石质材料,石质材料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以及树枝,树枝设置在顶板的顶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顶板和底板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层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顶板和层板之间、底板和层板之间、以及相邻层板之间设置有石质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石质材料形成层状结构,并且层状结构中设置有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顶板和底板的形状包括多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顶板、层板和底板之间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层板由木材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用于河漫滩的生态修复结构包括:木架、树枝及石质材料。采用组合式设计,结构紧凑;石质材料和树枝均能最大限度的为水生生物提供附着地及躲避天敌的地方,同时水生生物还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恢复河漫滩生态系统,并提升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河漫滩的生态修复结构10包括:木架,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4和底板16;石质材料18,石质材料18设置在顶板14和底板16之间;以及树枝20,树枝20设置在顶板14的顶面。在本实施例中,树枝20优选分枝较多的树枝,这样可以充分隐蔽水中的生物,使其得到足够的保护。石质材料可以是多种不同类型的,也可以是仅有一种。石质材料20优选质地坚硬、密度高质量大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这样可以保证生态修复结构10不易被河水冲垮,从而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稳定的保护环境。同时,木架的制造材料优选质密的、不易腐烂的木材。同样的,这类木材能够保存时间较久,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稳定的保护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4和底板16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层板22。不同河漫滩的水深不同,所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层板,可以按照不同河漫滩的不同实际情况改变生态修复结构10的高度,使生态修复结构10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4和层板22之间、底板16和层板22之间、以及相邻层板22之间设置有石质材料18。也就是说,顶板14、底板16、石质材料18和层板22是交替设置的。一方面,这种设置方式将所有的石质材料18分成多个间隔的层,每层石质材料18的重心靠近相邻的下方的层板22或者底板16,增加了生态修复结构10整体的稳定性,不易被河水冲垮,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稳定的保护环境,有利于恢复河漫滩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多个层板18间隔设置在木架中,增加了生态修复结构10的高度,使其能够应用于水深较深的河漫滩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石质材料18形成层状结构,并且层状结构中设置有空隙。在本实施例中,将石质材料18形成层状结构,那么石质材料18整体不易垮塌。而且层状结构中设置缝隙,可以使水流从石质材料18中流过,避免在生态修复结构10的周围形成不流动的死水区,有利于恢复河漫滩生态系统。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孔隙中可以设置一些有机物养料,以帮助水生生物生长繁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4和底板16的形状包括多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将顶板14和底板16设置成不同的形状,可以使生态修复结构10适用于更多的河漫滩环境。比如宽阔的河漫滩,可以使用顶板14和底板16为圆形的生态修复结构。这种生态修复结构10的保护范围大,本身的圆弧结构减少了水流阻力,避免形成死水区,有利于恢复河漫滩生态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4、层板22和底板16之间相互连接。当然,连接方式可以是任意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根或者多根立柱支撑连接顶板14、层板22和底板16。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并且没有对水生生物的附着区域造成影响,有利于恢复河漫滩生态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层板22由木材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木质层板22可以是与顶板14或者底板16相同的木材。所以层板不会加剧河漫滩的生态污染。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层板22可以是其他的材料,比如可降解塑料等,只要不会加剧河漫滩污染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河漫滩的生态修复结构(10),包括:木架,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4)和底板(16);石质材料(18),石质材料设置在顶板(14)和底板(16)之间;以及树枝(20),树枝(20)设置在顶板(14)的顶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河漫滩生态系统和提升水质的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范飞;马满飞;梁琪;万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1
技术公布日:2019.0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