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7778发布日期:2019-07-19 22:4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水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7-31689号公报)所示,以往已周知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如图11所示,这样的水栓装置101具备:供水的供水路即供水管106;供给热水的热水供给路即热水供给管108;具有能够混合热水及水的功能的调温功能部110;从调温功能部110延伸的流出路114;具有调节水的流量的功能的流量调整部116;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126;及淋浴用触摸操作部128。这样,以往,在配置于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中,供水管106、热水供给管108、流出路114以3维地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方式被配置,形成各个功能部间的流路。

另外,如图18所示,这样的水栓装置101还具备:向下方吐水的水龙头吐水部130;及从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126延伸至水龙头吐水部130的第2流路132。在这样的配置于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101中,第1流路114、第2流路132以3维地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方式被配置,形成各个功能部间的流路。



技术实现要素:

近几年,存在想将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配置在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101在高度方向上较薄地形成的要求。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水栓装置中,如果将水栓装置101薄型化,则由于无法在高度方向上错开配置供水管106、热水供给管108、流出路114,而是相互发生交叉,因此存在无法在高度方向上较薄地形成的问题。

而且,由于需要将供水管106及热水供给管108这两者连接于调温功能部110,因此在想将水栓装置101薄型化时,存在如下问题,在调温功能部110的周围,由调温功能部110进行调温的水流出的流出路114与供水管106或热水供给管108发生交叉。

另外,存在想以箱形形成收容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水栓装置101的台子且减小其高度的要求。于是,本发明的发明者为了将水栓装置101薄型化,对在高度方向上并不错开配置第1流路114、第2流路132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但是,想在高度方向上并不错开配置第1流路114、第2流路132时,存在如下问题,在第2流路132的下游端,可配置向下方吐水的水龙头吐水部130的位置被限制。另一方面,如果想要将水龙头吐水部130设置在自由的位置,则需要在高度方向上错开配置第1流路114、第2流路132,存在无法减小台子的高度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课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栓装置,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变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水栓装置,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具备:从供水源供水的供水路;从热水供给源供给热水的热水供给路;连接于所述供水路及所述热水供给路且能够混合热水及水的调温功能部;及从所述调温功能部延伸的流路,其特征为,所述流路至少与所述供水路、所述热水供给路或所述流路的下游侧的下游侧流路中的任意一个形成在保持区别各个内部流路的情况下发生交叉的流路交叉部。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其为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其特征为,具备:从供水源供水的供水路;从热水供给源供给热水的热水供给路;及连接于所述供水路及所述热水供给路且能够混合热水及水的调温功能部,所述流路形成使从所述调温功能部流出的调温水流动的流出路,所述流出路与配置在如所述流出路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所述供水路或所述热水供给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形成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情况下发生交叉的流路交叉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在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中,流出路与配置在如流出路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供水路或热水供给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由此,通过改变流出路、供水路或热水供给路中的任意一个的高度,能够减小相互发生交叉所需的水栓装置内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变薄,同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台子变薄。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通过对形成所述流出路的第1构件插入形成与自身外侧划分的内侧流路的第2构件来形成所述流路交叉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通过对形成流出路的第1构件插入形成与自身外侧划分的内侧流路的第2构件来形成流出路的流路交叉部。因而,流出路的流路交叉部如下,防止因用铸件成形而厚度增大,通过用树脂成形而能够较薄地形成厚度。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变薄。另外,通过树脂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流出路的流路交叉部。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在对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的接触部进行密封的第1密封件与第2密封件之间,所述流路交叉部通过所述第1构件及所述第2构件来划分所述流出路,与所述第2构件内的流路进行区别。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在对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接触部进行密封的第1密封件与第2密封件之间,流路交叉部通过第1构件及第2构件来划分流出路,与第2构件内的流路进行区别。由此,通过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组合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流路交叉部,流路交叉部中,流出路与配置在如流出路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供水路或热水供给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第2构件至少在将所述流出路划分于外侧的部分处以圆管状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第2构件至少在将流出路划分于外侧的部分处以圆管状形成。由此,即使在因通过第2构件内部的热水或水与流出路内部的调温水的温差而第2构件承受应力时,第2构件也比较均等地承受应力,能够抑制第2构件发生破损。这样,通过以圆管状形成第2构件,从而在假设将第2构件形成为有角部的异形配管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该角部而第2构件发生破损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第2构件具备:在先插入于所述第1构件的顶端侧支撑所述第1密封件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及在比所述第1密封件支撑部更后插入的后端侧支撑所述第2密封件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所述第1密封件支撑部形成为外径比所述第2密封件支撑部更小。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第2构件的先插入的顶端侧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形成为外径比后端侧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更小,因此能够提高在伴随第1密封件及第2密封件的状态下插入第2构件的组装时的组装性。另外,支撑第1密封件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形成为外径比第2密封件支撑部更小。由此,能够抑制发生如下情况,在将被第1密封件支撑部所支撑的第1密封件插入于第1构件内时,第1密封件与第1构件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1密封件产生破损、扭曲,从而无法以适当的状态设置第1密封件。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第2构件由树脂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用热传导率比金属更低的树脂形成第2构件,因此能够抑制在通过第2构件内部的热水或水与流出路内部的调温水之间的热交换。另外,由于第2构件由树脂形成,因此能够更加廉价地制造水栓装置。而且,由于能够更加减轻水栓装置的重量,因此能够提高施工性,能够削减运输费用。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还具备流量调整功能部,其在所述调温功能部的下游侧对调温水的流量进行调整,所述流路交叉部比所述流量调整功能部更设置在上游侧。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流路交叉部设置在比流量调整功能部更靠近上游侧的调温功能部的附近区域。由此,在流出路与其他流路容易发生交叉的区域中,流出路与配置在如流出路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供水路或热水供给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能够提高流路的配置效率。由此,通过改变流出路、供水路或热水供给路中的任意一个的高度,能够进一步减小相互发生交叉所需的水栓装置内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变薄,同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台子变薄。

另外,优选本发明如下,其为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其特征为,具备:从供水源供水的供水路;从热水供给源供给热水的热水供给路;连接于所述供水路及所述热水供给路且能够混合热水及水的调温功能部;吐出从所述调温功能部流出的调温水的吐水部;及切换来自所述吐水部的调温水的吐止水的吐止水控制部,所述流路形成从所述调温功能部延伸至所述吐止水控制部的第1流路,所述流路的下游侧的所述下游侧流路,形成从所述吐止水控制部延伸至所述吐水部的第2流路,所述第1流路与配置在如所述第1流路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所述第2流路形成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情况下发生交叉的流路交叉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在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中,第1流路与配置在如第1流路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第2流路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由此,通过改变第1流路及第2流路中的任意一个的高度,能够减小相互发生交叉所需的水栓装置内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变薄,同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台子变薄。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通过将形成与自身外侧划分的内侧的所述第1流路的第1构件插入于形成所述第2流路的第2构件来形成流路交叉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通过将形成与自身外侧划分的内侧的第1流路的第1构件插入于形成第2流路的第2构件来形成流路交叉部。因而,流路交叉部如下,防止因用铸件成形而厚度增大,通过用树脂成形而能够较薄地形成厚度。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变薄。另外,通过树脂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流路交叉部。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在对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的接触部进行密封的第1密封件与第2密封件之间,所述流路交叉部通过所述第1构件及所述第2构件来划分所述第2流路,与所述第1构件内的所述第1流路进行区别。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在对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接触部进行密封的第1密封件与第2密封件之间,流路交叉部通过第1构件及第2构件来划分第2流路,与第1构件内的第1流路进行区别。由此,通过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组合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流路交叉部,流路交叉部中,第1流路与配置在如第1流路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第2流路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第1构件具备:在先插入于所述第2构件的顶端侧支撑所述第1密封件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及在比所述第1密封件支撑部更后插入的后端侧支撑所述第2密封件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所述第1密封件支撑部形成为外径比所述第2密封件支撑部更小。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第1构件的先插入的顶端侧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形成为外径比后端侧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更小,因此能够提高在伴随第1密封件及第2密封件的状态下将第1构件插入于第2构件的组装时的组装性。另外,支撑第1密封件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形成为外径比第2密封件支撑部更小。由此,能够抑制发生如下情况,在将被第1密封件支撑部所支撑的第1密封件插入于第1构件内时,第1密封件与第2构件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1密封件产生破损、扭曲,从而无法以适当的状态设置第1密封件。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第1构件至少在将所述第2流路划分于外侧的部分处以圆管状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第1构件至少在将第2流路划分于外侧的部分处以圆管状形成。由此,即使在因第1构件内的第1流路的调温水与吐止水控制部的下游侧的第2流路的调温水的压力差而第1构件承受应力时,第1构件也比较均等地承受应力,能够抑制第1构件发生破损。这样,通过以圆管状形成第1构件,从而在假设将第1构件形成为有角部的异形配管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该角部而第1构件发生破损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第1构件由树脂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第1构件由树脂形成,因此能够更加廉价地制造水栓装置。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通过将所述第1流路配置在所述第2流路的内侧来形成所述流路交叉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即使假设在流路交叉部中第1流路与第2流路的交叉部分发生破损,水也从开始侧流路即第1流路介由第2流路流向吐水部。因而,当流路交叉部中的交叉部分发生破损时,水能够作为止水不良而从吐水部流出,能够抑制水作为漏水而向第2流路以外的水栓装置内流出。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第2构件具备:在横向上延伸的横向流路;及在向下方向上延伸的纵向流路,所述流路交叉部形成从所述第2构件的所述横向流路向所述纵向流路弯曲的所述第2流路的弯曲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流路交叉部能够形成第2流路的弯曲部,因此能够无需设置流路交叉部以外的将流路从横向弯向向下方向的弯曲配管。因而,与在通过流路交叉部的水的压力损失的基础上另外受弯曲配管的压力损失时相比,第2流路能够在流路交叉部中发生弯曲,能够降低第2流路的压力损失。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俯视时所述吐水部配置在所述调温功能部与所述吐止水控制部之间。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在水栓装置中形成有流路交叉部,因此在薄型的台子中,俯视时能够将吐水部配置在调温功能部与吐止水控制部之间。因而,能够将吐水部配置在调温功能部与吐止水控制部之间的水栓装置的比较靠近中央的区域,使用者能够将洗面器在不与左右的壁面、浴槽等构造物发生干涉的状态下配置于吐水部下方,能够提高使用者对吐水部的使用方便性。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还具备形成所述台子的上面的罩,俯视时所述吐水部配置成比所述罩的上面中央更靠近前方。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在水栓装置中形成有流路交叉部,因此在薄型的台子中,能够将吐水部配置成俯视时比罩的顶板中央更靠近前方。因而,能够抑制配置在吐水部下方的洗面器与设置水栓装置的壁面等发生干涉,而且,使用者能够将承接来自吐水部的吐水的洗面器配置成比罩的顶板中央更靠近前方侧,能够提高使用者对吐水部的使用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的水栓装置,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变薄,同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台子变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水栓装置本体的主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观察的水栓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沿着图2的iii-iii线观察的水栓装置的调温功能部的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俯视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观察的流路交叉部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6的viii-viii线观察的流路交叉部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第2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现有水栓装置的供水管、热水供给管及流出路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水栓装置本体的主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的xiv-xiv线观察的水栓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沿着图14的xvi-xvi线观察的流路交叉部的左右方向的剖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4的xvii-xvii线观察的流路交叉部的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现有水栓装置的供水管、热水供给管及流出路的配置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水栓装置;2-罩;2a-上面;4-水栓装置本体;6-供水管;8-热水供给管;10-调温功能部;14-流出路;40-流路交叉部;42-第1构件;44-第2构件;46-第1密封件;48-第2密封件;50-第1密封件支撑部;52-第2密封件支撑部;101-水栓装置;106-供水管;108-热水供给管;110-调温功能部;114-第1流路;114-流出路;132-第2流路;201-水栓装置;204-水栓装置本体;218-第1流路;220-第2流路;220a-横向流路;220c-纵向流路;240-流路交叉部;242-第1构件;244-第2构件;246-第1密封件;248-第2密封件;250-第1密封件支撑部;252-第2密封件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水栓装置本体的主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观察的水栓装置的剖视图。

水栓装置1是用水处的设备例如配置于沿着浴室、厨房、洗面台等的壁面w设置的台子内部的台子一体型的水栓装置。壁面w上安装有构成台子的罩2,其上面2a平坦形成,能够作为可放置物品的台子而加以使用。罩2以覆盖水栓装置1外侧的方式被配置,内置有水栓装置本体4。罩2以箱形形成。

如图2及图3所示,水栓装置1的水栓装置本体4具备:从自来水管等供水源供水的供水路即供水管6;从热水供给源供给热水的热水供给路即热水供给管8;连接于供水管6及热水供给管8且具有能够混合热水及水的功能的调温功能部10;通过调温功能部10进行温度调节操作的调温手柄12;从调温功能部10流出的调温水即温度调节后的水流动的流出路14;具有调节从流出路14供给的温度调节后的水的流量的功能的流量调整功能部即流量调整部16;及通过流量调整部16进行流量调节操作的流量调节手柄18。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用词“水”以包含从供水源供给的状态的水、对热水及水进行混合的温水、从热水供给源供给的状态的热水等的意思被使用。

热水供给管8从壁面w向水栓装置本体4的背面延伸,从水栓装置本体4的背面延伸至内部。供水管6从壁面w向水栓装置本体4的背面延伸,从水栓装置本体4的背面延伸至内部。

调温手柄12具有如下构造,通过对调温手柄12进行转动操作,从而能够基于调温功能部10的功能而调整从流出路14流出的温度调节后的水的温度。并且,用词“温度调节后的水”包含能够在调温功能部10中混合热水及水而得到的水,除此之外还包含:未在调温功能部10中进行温度调节的从供水管6供给的水;及未在调温功能部10中进行温度调节的从热水供给管8供给的热水。

流量调节手柄18具有如下构造,通过对流量调节手柄18进行转动操作,从而能够基于流量调整部16的功能而调整吐水流量。

流量调整部16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使用者对流量调节手柄18进行旋转操作,从而旋转阀20进行旋转,调节温度调节后的水的流量,调节从下游侧的水龙头22及/或淋浴喷头24吐出的水的流量。流量调整部16配置在调温功能部10的下游侧,连接有流出路14。在流量调整部16的下游侧还延伸有流量调整后的水流动的流出路14。

水栓装置本体4还具备:朝着下方开口的水龙头22;介由淋浴软管24a连接的淋浴喷头24;对来自水龙头22的吐水的开始及结束进行操作的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26;对来自淋浴喷头24的吐水的开始及结束进行操作的淋浴用触摸操作部28;及对来自固定式淋浴器(未图示)的吐水的开始及结束进行操作的固定式淋浴器切换操作部30。

在流量调整部16的下游侧的流量调整后的水流动的流出路14,连接有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26及淋浴用触摸操作部28,从流量调整部16供给的水从水龙头22及/或淋浴喷头24吐出。

在固定式淋浴器切换操作部30连接有流出路14。

水栓装置本体4还具备:在调温功能部10、流量调整部16、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26及淋浴用触摸操作部28的上方侧水平延伸的上部板32;及在调温功能部10、流量调整部16、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26及淋浴用触摸操作部28的上方侧水平延伸的下部板34。上部板32及下部板34由金属板形成。

将水栓装置本体4、调温功能部10、流量调整部16、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26及淋浴用触摸操作部28分别以箱状形成,作为发挥各自功能的功能单元而进行了模块化。为了水栓装置本体4的薄型化及美观提高,这些被模块化的各功能部在台子状的水栓装置1中横向排列。

虽然水栓装置本体4将这些被模块化的各功能部以夹入上部板32与下部板34之间的方式进行固定,但是能够将这些各功能部的配置连功能部一起进行替换或变更。由于在水栓装置本体4的上部板32与下部板34之间配置各功能部、供水管6、热水供给管8及流出路14,因此通过抑制供水管6、热水供给管8及流出路14的高度方向的流路变化,从而能够降低上部板32与下部板34之间的间隔d(参照图2),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水栓装置本体4的厚度(覆盖水栓装置本体4的紧靠外侧的部位的罩2(台子)的上面2a与下面之间的厚度)t(参照图1)变薄。

接下来,参照图3及图4对调温功能部10进行说明。

图4是放大表示沿着图2的iii-iii线观察的水栓装置的调温功能部的附近区域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3及图4所示,调温功能部10具备:具有混合热水及水的功能的调温功能部本体36;形成于调温功能部本体36的前部侧且一个侧的侧面的热水侧流入口36a;形成于调温功能部本体36的前部侧且另一侧的侧面的水侧流入口36b;及形成于调温功能部本体36的后部侧且使来自调温功能部本体36的温度调节后的水流出的流出口36c。

调温功能部本体36从水栓装置本体4的后方朝着前方以大致水平配置,在其前端安装有调温手柄12。调温功能部本体36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使用者对调温手柄12进行操作,配置在内部的圆筒状的调温主阀体38在轴线方向上进行滑动,调整热水与水的混合比例。

热水侧流入口36a连接于热水供给管8。如箭头a1(参照图3及图7)所示,热水从热水供给管8通过热水侧流入口36a而供向调温功能部本体36。水侧流入口36b连接于供水管6。如箭头a2(参照图3及图7),水从供水管6通过水侧流入口36b而供向调温功能部本体36。热水供给管8及供水管6相对于调温功能部本体36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被连接。流出口36c形成在调温功能部本体36的两侧的侧面,分别连接于在横向上延伸的流出路14。并且,虽然流出口36c形成于调温功能部本体36的两侧的侧面,但是还可以仅形成于一个侧的侧面。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10对流路交叉部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俯视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观察的流路交叉部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6的viii-viii线观察的流路交叉部的剖视图,图9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第2构件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流出路14与配置在如流出路14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供水管6或热水供给管8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形成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的流路交叉部40。由于供水管6、热水供给管8及流出路14在上部板32与下部板34之间以大致相同的高度被配置,因此配置在如相互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虽然供水管6、热水供给管8及流出路14配置在相同平面上,但是各自的中心轴还可以配置成并不发生交叉且以端部发生交叉的程度地在高度方向上发生错开。如箭头a3(参照图3及图7)所示,从流出口36c流出的水在流出路14中流动。

流路交叉部40比调温功能部10更设置在下游侧且比流量调整部16更设置在上游侧。通过将流路交叉部40设置在比流量调整部16更靠近上游侧的调温功能部10的附近区域,从而能够无需迂回流出路14、供水管6及/或热水供给管8而高效地进行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流路的配置效率。并且,即使流路交叉部40被设置成比流量调整部16更靠近下游侧,也能够提高流路的配置效率。流路交叉部40还可以由流出路14、供水管6及热水供给管8以外的流路所形成。

通过对形成流出路14的第1构件42插入形成与自身外侧划分的内侧流路的第2构件44来形成流路交叉部40。在对第1构件42与第2构件44的接触部进行密封的第1密封件46与第2密封件48之间,流路交叉部40通过第1构件42及第2构件44来划分流出路14,与第2构件44内的流路进行区别。第2构件44内的流路例如为形成供水管6或热水供给管8的一部分的流路。

在第1构件42的内部配置有调温功能部本体36的后部,而且在内部形成有圆柱状的流出路14,同时以与流出路14发生交叉的方式形成有可插入第2构件44的圆柱状的内部空间42a。第1构件42由树脂形成。并且,第1构件42还可以由铸件成形。

第2构件44是圆筒状的构件。第2构件44至少在将流出路14划分于外侧的中间部44a以圆管状形成。第2构件44具备:在先插入于第1构件42的顶端侧支撑第1密封件46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50;及在比第1密封件支撑部50更后插入的后端侧支撑第2密封件48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52,第1密封件支撑部50的外径d1形成为比第2密封件支撑部52的外径d2更小。第2构件44形成以具有比第1密封件支撑部50的外径d1更小的外径的方式向内侧凹下的中间部44a(参照图9)。并且,第1构件42的内部空间42a也形成为,抵接于第1密封件46的顶端侧部分42b的内径比抵接于第2密封件48的后端侧部分42c的内径更小。第2构件44由树脂形成。第2构件44还可以由铸件成形。

接下来,参照图5及图8对形成流路交叉部40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第1构件42、第2构件44、第1密封件46及第2密封件48。

接下来,做成将第1密封件46安装于第2构件44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50的状态。而且,做成将第2密封件48安装于第2构件44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52的状态。

接下来,将第2构件44插入于第1构件42的内部空间42a。此时,先插入第2构件44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50侧(顶端部侧)。由于第1构件42的内部空间42a的后端侧部分42c的内径比顶端侧部分42b的内径更大,因此使第1密封件46与后端侧部分42c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1密封件46发生破损、扭曲的情况难以发生。而且,由于第1密封件支撑部50的外径d1比第2密封件支撑部52的外径d2更小,因此使第1密封件46与顶端侧部分42b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1密封件46发生破损、扭曲的情况难以发生。

接下来,插入第2构件44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52侧(后端部侧)。由于内部空间42a的后端侧部分42c的内径比顶端侧部分42b的内径更大,因此关于第2密封件48,也使与后端侧部分42c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2密封件48发生破损、扭曲的情况难以发生。

这样,通过将第2构件44插入于第1构件42,从而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方法且确实地形成2个流路发生交叉的流路交叉部40。另外,在用树脂形成流路交叉部40时,防止因用铸件成形而厚度增大,能够较薄地形成流路交叉部40。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通过在形成流出路14的第1构件42的内部中央配置形成内侧流路的第2构件44来形成流路交叉部40。作为变形例,如图10所示,通过在形成流出路14的第1构件42的内侧上部配置第2构件44形成流路交叉部40。即,虽然流出路14与第2构件44内的流路之间存在发生交叉的位置关系,但是在第1构件42的内侧中央并未配置有第2构件44。这样,流路交叉部40还包含第1构件42与第2构件44以呈凹状的方式发生局部交叉的配置。例如,在流路交叉部40的上部形成第2构件44内侧的流路,在流路交叉部40的下部形成第1构件42内的流出路14。图10中通过供水管6例示第2构件44内侧的流路。相反,例如还可以在流路交叉部40的下部形成第2构件44内侧的流路,在流路交叉部40的上部形成第1构件42内的流出路14。

而且,作为变形例,流路交叉部40还可以由如下的第1构件42、第2构件44所形成,此时的第1构件42的圆柱状的内部空间42a以向外侧一部分扩张的方式形成,第2构件44以圆柱状形成。此时,在第1构件42的以向外侧一部分扩张的方式形成的空间内形成流出路14。第2构件44内形成第2构件44内侧的流路。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在配置于沿着壁面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1中,流出路14与配置在如流出路14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供水路6或热水供给管8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由此,通过改变流出路14、供水管6或热水供给管8中的任意一个的高度,能够减小相互发生交叉所需的水栓装置1内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沿着壁面w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1变薄,同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台子变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通过对形成流出路14的第1构件插入形成与自身外侧划分的内侧流路的第2构件来形成流出路14的流路交叉部40。因而,流出路14的流路交叉部40如下,防止因用铸件成形而厚度增大,通过用树脂成形而能够较薄地形成厚度。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1变薄。另外,通过树脂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流出路14的流路交叉部40。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在对第1构件42与第2构件44的接触部进行密封的第1密封件46与第2密封件48之间,流路交叉部40通过第1构件42及第2构件44来划分流出路14,与第2构件44内的流路进行区别。由此,通过第1构件42与第2构件44的组合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流路交叉部40,流路交叉部40中,流出路14与配置在如流出路14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供水管6或热水供给管8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第2构件44至少在将流出路14划分于外侧的部分处以圆管状形成。由此,即使在因通过第2构件44内部的热水或水与流出路14内部的温度调节后的水的温差而第2构件44承受应力时,第2构件44也比较均等地承受应力,能够抑制第2构件44发生破损。这样,通过以圆管状形成第2构件44,从而在假设将第2构件44形成为有角部的异形配管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该角部而第2构件44发生破损的情况发生。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由于第2构件44的先插入的顶端侧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50,形成为外径比后端侧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52更小,因此能够提高在伴随第1密封件46及第2密封件48的状态下插入第2构件44的组装时的组装性。

另外,支撑第1密封件46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50形成为外径比第2密封件支撑部52更小。由此,能够抑制发生如下情况,在将被第1密封件支撑部50所支撑的第1密封件46插入于第1构件42内时,第1密封件46与第1构件42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1密封件46产生破损、扭曲,从而无法以适当的状态设置第1密封件46。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由于用热传导率比金属更低的树脂形成第2构件44,因此能够抑制在通过第2构件44内部的热水或水与流出路14内部的温度调节后的水之间的热交换。另外,由于第2构件44由树脂形成,因此能够更加廉价地制造水栓装置。而且,由于能够更加减轻水栓装置的重量,因此能够提高施工性,能够削减运输费用。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流路交叉部40设置在比流量调整部16更靠近上游侧的调温功能部10的附近区域。由此,在流出路14与其他流路容易发生交叉的区域中,流出路14与配置在如流出路14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供水管6或热水供给管8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能够提高流路的配置效率。由此,通过改变流出路14、供水管6或热水供给管8中的任意一个的高度,能够更加高效地减小相互发生交叉所需的水栓装置1内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沿着壁面w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1变薄,同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台子变薄。

接下来,用图12至图1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进行说明。由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构造大致相同,因此仅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则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水栓装置本体的主视图,图14是沿着图13的xiv-xiv线观察的水栓装置的剖视图。

以下,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从使用水栓装置201的使用者侧(为了使用水栓装置201而站立于水栓装置201之前的使用者侧)观察的水栓装置201的靠近侧作为前方侧,将水栓装置201的壁面w侧作为后方侧,从前方观察的水栓装置201的右侧作为右侧、从前方观察的左侧作为左侧而进行了说明。

如图13及图14所示,水栓装置201的水栓装置本体4具备:吐出从调温功能部10流出的调温水即温度调节后的水的吐水部即水龙头吐水部214;具有对来自水龙头吐水部214的温度调节后的水的吐止水进行切换的功能的吐止水控制部即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通过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进行吐止水切换操作的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217;从调温功能部10至少延伸至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的第1流路218;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延伸至水龙头吐水部214的第2流路220;具有对第1流路218中流动的温度调节后的水的流量进行调节的功能的流量调整部222;及通过流量调整部222进行流量调节操作的流量调节手柄224。

调温功能部10具有以所希望的混合比例混合从热水供给管8供给的热水与从供水管6供给的水的功能。调温功能部10使温度调节后的水从流出口210a向第1流路218流出。调温功能部10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使用者对调温手柄12进行操作,配置在内部的圆筒状的调温主阀体211在轴线方向(前后方向)上进行滑动,调整热水与水的混合比例。流出口210a形成于调温功能部10的左右双方的侧面,分别连接于第1流路218。用词“水”包含温水。调温手柄12安装在调温功能部10的前端。调温手柄12具有如下构造,通过对调温手柄12进行转动操作,从而使调温功能部10的调温主阀体211在轴线方向上进行滑动,能够调整温度调节后的水的温度。

水龙头吐水部214从水栓装置201的下面向下方延伸,形成朝着下方开口的吐水口。水龙头吐水部214朝着配置在水栓装置201下方的洗面器或地面吐水。

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的上游侧连接于第1流路218,其下游侧连接于第2流路220。通过对水龙头用触摸操作部217的操作,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对第1流路218到第2流路220的流路进行开闭。并且,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还可以形成为包含流量调整部222及流量调节手柄224。

流量调整部222在第1流路218上配置成比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及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更靠近上游侧。流量调整部222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使用者对流量调节手柄224进行旋转操作,从而旋转阀226进行旋转,调节供向下游侧的水的流量。流量调节手柄224具有如下构造,通过对流量调节手柄224进行转动操作,从而能够进行流量调整部222的流量调节操作。

水栓装置本体204还具备:对来自淋浴喷头24的温度调节后的水的吐止水进行切换的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通过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进行吐止水切换操作的淋浴用触摸操作部232;对来自固定式淋浴器(未图示)的温度调节后的水的吐止水进行切换的固定式淋浴器用吐止水控制部233;及通过固定式淋浴器用吐止水控制部233进行吐止水切换操作的固定式淋浴器操作部234。

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的上游侧连接于第1流路218,其下游侧连接于淋浴软管24a。通过对淋浴用触摸操作部232的操作,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对第1流路218到淋浴软管24a的流路进行开闭。

水栓装置本体204还具备:在调温功能部10、第1流路218、第2流路220、流量调整部222、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及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的上方侧水平延伸的上部板236;及在调温功能部10、第1流路218、第2流路220、流量调整部222、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及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的下方侧水平延伸的下部板238。上部板236及下部板238由金属板形成。由于水栓装置本体204将各功能部以夹在上部板236与下部板238之间的方式配置,因此抑制第1流路218及第2流路220的高度方向的流路变化(例如高低差),从而能够降低上部板236与下部板238之间的间隔d(参照图13),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水栓装置本体204的厚度t(参照图12)例如形成台子的罩2的上面2a与下面2b之间的厚度变薄。

第1流路218从调温功能部10通过流量调整部222及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而延伸至后述的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另外,第1流路218从调温功能部10也延伸至固定式淋浴器用吐止水控制部233。第1流路218形成为从调温功能部10的流出口210a在横向上大致水平延伸。第1流路218以大致一定的高度形成,在上部板236与下部板238之间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第1流路218在调温功能部10、流量调整部222、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及淋浴用吐止水控制部230之间的各个部分处形成大致圆筒状的流路。

第2流路220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到后述的流路交叉部40为止大致水平延伸,以大致一定的高度形成,且在上部板236与下部板238之间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第2流路220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到后述的流路交叉部40为止形成大致圆筒状的流路。这样,第1流路218及第2流路220配置在大致相同高度的平面上,无需以立体避让的方式迂回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15至图17对流路交叉部进行说明。

图1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流路交叉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沿着图14的xvi-xvi线观察的流路交叉部的左右方向的剖视图,图17是沿着图14的xvii-xvii线观察的流路交叉部的前后方向的剖视图。图16中,用箭头f1表示在第1流路218内流动的水,用箭头f2表示在第2流路220内流动的水。

由于第1流路218及第2流路220以大致相同的高度被配置,因此配置在如相互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第1流路218与配置在如第1流路218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第2流路220形成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的流路交叉部240。并且,第1流路218及第2流路220还可以配置成各自的中心轴并不发生交叉且以端部发生交叉的程度地在高度方向上发生错开。

在调温功能部10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之间,流路交叉部240能够无需迂回而高效地配置第1流路218及第2流路220,能够进一步提高流路的配置效率。流路交叉部240还可以是由第1流路218、第2流路220以外的流路所形成的流路交叉部。

通过将形成与自身外侧划分的内侧的第1流路218的第1构件42插入于在内侧形成第2流路220的第2构件44来形成流路交叉部240。这样,在将形成第1流路218的第1构件242配置在第2构件244内侧的状态下形成流路交叉部240,划分于第2流路220内侧而形成有第1流路218。在对第1构件242与第2构件244的接触部进行密封的第1密封件246与第2密封件248之间,流路交叉部240通过第1构件242及第2构件244来划分第2流路220,与第1构件242内的第1流路218进行区别。

第1构件242是圆筒状的构件。第1构件242至少在将第2流路220划分于外侧的中间部242a以圆管状形成。第1构件242具备:在先插入于第2构件244的顶端侧支撑第1密封件246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及在比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更后插入的后端侧支撑第2密封件248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252,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的外径d1形成为比第2密封件支撑部252的外径d2更小。中间部242a以具有比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的外径d1更小的外径d3的方式向内侧凹下形成。第1构件242由树脂形成。并且,第1构件242还可以由铸件成形。

第2构件244在内部通过在横向及向下方向上分别形成圆柱状的第2流路220来形成弯曲流路构件。而且,第2构件244以与第2流路220发生交叉的方式形成可插入第1构件242的圆柱状的内部空间244a。第2构件244由树脂形成。第2构件244还可以由铸件成形。第2构件244具备:在横向上延伸的横向流路220a;形成于第1构件242的中间部242a外侧且第2构件244内侧的环状流路220b;及在向下方向上延伸的纵向流路220c。流路交叉部240形成从第2构件244的横向流路220a通过环状流路220b向纵向流路220c弯曲的第2流路220的90度的弯曲部。

如图14所示,流路交叉部240配置在调温功能部10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之间。因而,在薄型的台子中,俯视时能够将水龙头吐水部214(参照图13)配置在调温功能部10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之间。由于调温功能部10将温度调节后的水介由第1流路218供向其他控制部等,因此设置在水栓装置本体204的中央区域。通过设置流路交叉部240,从而将水龙头吐水部214也能够设置在水栓装置本体204的中央区域或比较靠近中央区域的区域。另外,俯视时流路交叉部240配置成比罩2的上面2a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c(参照图12及图14)更靠近前方。因而,在薄型的台子中,俯视时能够将水龙头吐水部214配置成比该中心线c更靠近前方。

接下来,参照图15至图17对形成流路交叉部240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第1构件242、第2构件244、第1密封件246及第2密封件248。

接下来,做成将第1密封件246安装于第1构件242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的状态。而且,做成将第2密封件248安装于第1构件242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252的状态。

接下来,将第1构件242插入于第2构件244的内部空间244a。此时,先插入第1构件242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侧(顶端部侧)。第2构件244的内部空间244a的后端侧部分244c的内径比顶端侧部分244b的内径更大。从而,使第1密封件246与后端侧部分244c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1密封件246发生破损、扭曲的情况难以发生。而且,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的外径d1比第2密封件支撑部252的外径d2更小。从而,使第1密封件246与顶端侧部分244b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1密封件246发生破损、扭曲的情况难以发生。

接下来,插入第1构件242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252侧(后端部侧)。内部空间244a的后端侧部分244c的内径比顶端侧部分244b的内径更大。从而,关于第2密封件248,也使与后端侧部分244c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2密封件248发生破损、扭曲的情况难以发生。

这样,通过将第1构件242插入于第2构件244,从而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方法且确实地形成2个流路发生交叉的流路交叉部240。另外,在用树脂形成流路交叉部240时,防止因用铸件成形而厚度增大,能够较薄地形成流路交叉部240的厚度,能够将流路交叉部240小型化。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通过在第2构件244的内部空间244a的大致中央配置第1构件242来形成流路交叉部240。作为变形例,还可以通过在第2构件244的内部空间244a的上部配置第1构件242来形成流路交叉部240。在流路交叉部240的上部侧形成第1构件242内侧的第1流路218,在流路交叉部240的下部侧形成第2构件244内的第2流路220。例如,流路交叉部240还包括如下的配置方式,第1构件242在第2构件244的上部侧错开配置,以第1构件242通过第2构件244上部的凹状的凹部的方式一部分发生交叉。相反,例如还可以在流路交叉部240的下部侧形成有第1构件242内侧的第1流路218,在流路交叉部240的上部侧形成有第2构件244内的第2流路220。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在配置于沿着壁面w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201的流路交叉部240中,第1流路218与配置在如第1流路218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第2流路220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由此,通过改变第1流路218及第2流路220中的任意一个的高度,能够减小相互发生交叉所需的水栓装置201内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沿着壁面w设置的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201变薄,同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台子变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通过将形成与自身外侧划分的内侧的第1流路218的第1构件242插入于形成第2流路220的第2构件244来形成流路交叉部240。因而,流路交叉部240如下,防止因用铸件成形而厚度增大,通过用树脂成形而能够较薄地形成厚度。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使配置于台子内部的水栓装置201变薄。另外,通过树脂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流路交叉部240。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在对第1构件242与第2构件244的接触部进行密封的第1密封件246与第2密封件248之间,流路交叉部240通过第1构件242及第2构件244来划分第2流路220,与第1构件242内的第1流路218进行区别。由此,通过第1构件242与第2构件244的组合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流路交叉部240,流路交叉部240中,第1流路218与配置在如第1流路218发生交叉那样的高度的第2流路220能够在保持区别相互的内部流路的状态下发生交叉。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由于第1构件242的先插入的顶端侧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形成为外径比后端侧的第2密封件支撑部更小,因此能够提高在伴随第1密封件246及第2密封件248的状态下将第1构件242插入于第2构件244的组装时的组装性。另外,支撑第1密封件246的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形成为外径比第2密封件支撑部252更小。由此,能够抑制发生如下情况,在将被第1密封件支撑部250所支撑的第1密封件246插入于第2构件244内时,第1密封件246与第2构件244之间无意中发生可产生破损、扭曲的接触而第1密封件246产生破损、扭曲,从而无法以适当的状态设置第1密封件246。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第1构件242至少在将第2流路220划分于外侧的部分处以圆管状形成。由此,即使在因第1构件242内的第1流路218的调温水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下游侧的第2流路220的调温水的压力差而第1构件242承受应力时,第1构件242也比较均等地承受应力,能够抑制第1构件242发生破损。这样,通过以圆管状形成第1构件242,从而在假设将第1构件242形成为有角部的异形配管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该角部而第1构件242发生破损的情况发生。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由于第1构件242由树脂形成,因此能够更加廉价地制造水栓装置201。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即使假设在流路交叉部240中第1流路218与第2流路220的交叉部分发生破损,水也从开始侧流路即第1流路218介由第2流路220流向吐水部。因而,当流路交叉部240中的交叉部分发生破损时,水能够作为止水不良而从吐水部流出,能够抑制水作为漏水而向第2流路220以外的水栓装置201内流出。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由于流路交叉部240能够形成第2流路220的弯曲部,因此能够无需设置流路交叉部240以外的将流路从横向弯向向下方向的弯曲配管。因而,与在通过流路交叉部240的水的压力损失的基础上另外受弯曲配管的压力损失时相比,第2流路220能够在流路交叉部240中发生弯曲,能够降低第2流路220的压力损失。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由于在水栓装置201中形成有流路交叉部240,因此在薄型的台子中,俯视时能够将水龙头吐水部214配置在调温功能部10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之间。因而,能够将水龙头吐水部214配置在调温功能部10与水龙头用吐止水控制部216之间的水栓装置201的比较靠近中央的区域,使用者能够将洗面器在不与左右的壁面、浴槽等构造物发生干涉的状态下配置于水龙头吐水部214的下方,能够提高使用者对水龙头吐水部214的使用方便性。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201,由于在水栓装置201中形成有流路交叉部240,因此在薄型的台子中,能够将水龙头吐水部214配置成俯视时比罩2的顶板中央的中心线c更靠近前方。因而,能够抑制配置在水龙头吐水部214下方的洗面器与设置水栓装置201的壁面w等发生干涉,而且,使用者能够将承接来自水龙头吐水部214的吐水的洗面器配置成比罩2的顶板中央更靠近前方侧,能够提高使用者对水龙头吐水部214的使用方便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