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全营养保护连续灭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7779发布日期:2019-07-19 22:46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全营养保护连续灭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全营养保护连续灭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食品化工、生物化工等行业,为了避免微生物滋生,常常需要对流体原料或制成品进行高温灭菌。特别是在发酵企业,为了定向培养微生物发酵,需要对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口粮”——培养基,进行百分百无菌化处理。

目前通行的方式不外乎实消和连消两种方式。

实消是在将培养基加入发酵罐内,先利用高温蒸汽长时间“煮熟”,然后利用盘管冷却水慢慢降到常温的过程。这个过程类似家庭“煲粥”的过程,时间极其漫长。这段漫长的“煮熟”过程,培养基中的多种无机盐、蛋白质及其他有机营养物质,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不仅破坏了菌种所需的营养成分,甚至会产生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毒害物质。这种灭菌方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采用的比较多。随着发酵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实消早已被专业发酵人士所摒弃。

连消是将配料罐的培养基通过泵输送进发酵罐的管路过程中,同时完成升温、高温维持、降温等单元操作。连续灭菌时,培养基能在短时间内加热到保温温度,并能很快被冷却。因此,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分批灭菌,而保温时间则很短,这样就有利于减少营养物质的破坏,提高发酵指数。

所以,一种高效、全营养保护连续灭菌系统是生物发酵行业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发酵工程的成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全营养保护连续灭菌系统,相比传统灭菌系统更加节能,而且灭菌彻底,营养破坏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全营养保护连续灭菌系统,包括配料罐、预热器、加热器、维持器、分配站和热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罐通过进料泵与预热器相连,预热器通过增压泵A与加热器相连,加热器通过增压泵B与维持器相连,维持器的出口经预热器与分配站相连,所述热水罐的入口分别与预热器和维持器相连,热水罐的出口一方面连接增压泵A,另一方面通过热水循环泵与维持器连接形成回路。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预热器为管壳式结构,管是由10-1000股φ10-φ16的细管组成,管长径比为1000:1-10000:1。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器为高压蒸汽喷射器或者低压蒸汽喷射器。

优选的,所述的增压泵A和增压泵B为离心泵或者管道泵。

优选的,所述的维持器为管壳式结构,管是由10-1000股φ10-φ16的细管组成,管长径比为1000:1-10000:1。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续灭菌系统还包括水罐、CIP酸罐和CIP碱罐,水罐、CIP酸罐和CIP碱罐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进料泵相连,水罐、CIP酸罐和CIP碱罐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分配站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

节能:采用热水作为系统灭菌介质,可回收循环使用;预热器也兼作冷凝器,换热系数高,热回收95%以上;

灭菌彻底,营养破坏少:百分百保证了原料或者制成品的无菌化,为稳定发酵生产保驾护航,减少企业的直接损失;营养破坏少,全营养保护,可提高单罐发酵指数,如:转化率提高,产酸率提高等等,无形中,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安全可靠,不会因为高温高压带来的应力破坏,导致设备在短周期内出现疲劳、裂纹、穿漏、乃至报废,造成灭菌失败的问题,杜绝因物料灭菌不彻底带来的污染;优良的设备结构,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同时,零风险地保障了发酵工程稳定开展,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普通连消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组成构件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普通连消系统,基本工艺流程及组成如下:

其灭菌方法是先用蒸汽进入连消系统进行空消灭菌,疏导出冷凝水。以一定的温度持续一段时间后,利用进料泵将配料罐中的物料泵入加热器,使物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在维持罐内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一定的温度,进入分配站,完成连消流程。

普通连消系统不足之处分别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阐述如下:

一、工艺方面的不足

通入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系统空消灭菌,容易烧焦设备、管道内残留的物料,留下灭菌死角;蒸汽比热小,死角位无渗透性,难保消毒彻底;蒸汽直接冷凝排走,热量消耗大,不节能。

加热温度低,维持时间太长,营养破坏多,不利于发酵生产上水平。现行典型的工艺参数如下:

最传统的工艺——加热温度:121℃,维持时间:1800秒;

改进的工艺——加热温度:135℃,维持时间:300秒。

换批连消物料,不能有效清洗系统。

二、设备方面不足

预热设备与冷却设备,普遍采用板式换热器或者螺旋板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密封条耐高温能力差,易老化,容易泄露; 螺旋板换热器,体积大,两侧压力不平衡,易产生应力破坏,一般半年到一年就会出现穿漏,导致发酵污染,且无法修复,设备报废率高,使用成本高。

维持器设备结构有多种,现行中典型的有如下两种:

(1)高径比(10:1)圆柱形维持罐。维持罐体积大,物料返混厉害,不能保证先进先出,维持时间长短不一,从而导致部分物料高温时间很长,营养成分破坏大;且死角多,置换时间长,容易结焦碳化;

(2)管道维持。一是热量容易散失,不能维持稳定温度;二是用安装空间大;三是由于边界效应,也会出现维持时间长短不一的问题。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配料罐(1)、进料泵(2)、预热器(3)、增压泵A(4)、加热器(5)、增压泵B(6)、维持器(7)、分配站(8)、热水循环泵(9)、高温热水罐(10)、水罐(11)、CIP酸罐(12)、CIP碱罐(13)等组成,再辅以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一键式启停。

第一步,启动热水空消程序。按照设定程序,系统开关好相关阀门组合,进而启动增压泵A(4),将高温热水罐(10)的热水抽出,进入加热器(5)连续不断地进行温度补偿,得到设定的145℃高温热水;145℃的高温热水,经过增压泵B(6)加压后,进入维持器(7),在维持器(7)中保温20秒,进入预热器(3)的管程通道,高温热水被均分成10~1000股细流,匀速通过预热器(3),最后回到高温热水罐(10)。持续20分钟的闭路循环,高温热水经过的每台设备、仪表、阀门、管道内的所有细菌全部被消灭,同时对系统进行了一次冲刷洗涤,保证了灭菌系统本身的洁净和无菌环境。相较于现行的蒸汽空消灭菌,高温热水空消不会烧焦系统残留的物料,避免了消毒死角的生成和累积。对比于蒸汽空消灭菌,蒸汽空消灭菌所用的蒸汽热能,随着蒸汽和冷凝水排出系统外,只有一次利用;而高温热水空消灭菌的热水,最终全部回到高温热水罐贮存,用于下一批次的系统空消,所以高效节能。

第二步,按照连消不同的工艺参数,可选三种工艺条件之一进行具体实施:

灭菌温度为140℃,维持时间40秒;系统热水空消完成后,接受指令可进入一键式切换,启动物料连续灭菌程序。启动进料泵(2),关闭高温热水进入系统的阀门,打开配料罐(1)底阀,配料罐(1)内准备好的待灭菌的流体物料被抽出,进入预热器(3)的壳程通道,与预热器(3)管程通道内的高温热水进行换热,再经过增压泵A(4)加压,进入加热器(5)连续不断地进行温度补偿,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140℃后,经过增压泵B(6)加压,进入维持器(7)的管程通道,维持器(7)的壳程通道循环流动的140℃的高温热水,不断地对在维持器(7)中流动的灭菌物料进行温度补偿式保温,保温40秒后,进入预热器(3)的管程通道,高温灭菌物料被均分成10~1000股细流,匀速通过预热器(3)管程通道的同时,与预热器(3)的壳程待灭菌物料进行热量交换,被冷却后的消后无菌物料,通过消毒灭菌好的分配站(8),可进入预先准备好的无菌发酵罐或者包装车间。

灭菌温度为142℃,维持时间30秒;系统热水空消完成后,接受指令可进入一键式切换,启动物料连续灭菌程序。启动进料泵(2),关闭高温热水进入系统的阀门,打开配料罐(1)底阀,配料罐(1)内准备好的待灭菌的流体物料被抽出,进入预热器(3)的壳程通道,与预热器(3)管程通道内的高温热水进行换热,再经过增压泵A(4)加压,进入加热器(5)连续不断地进行温度补偿,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142℃后,经过增压泵B(6)加压,进入维持器(7)的管程通道,维持器(7)的壳程通道循环流动的142℃的高温热水,不断地对在维持器(7)中流动的灭菌物料进行温度补偿式保温,保温30秒后,进入预热器(3)的管程通道,高温灭菌物料被均分成10~1000股细流,匀速通过预热器(3)管程通道的同时,与预热器(3)的壳程待灭菌物料进行热量交换,被冷却后的消后无菌物料,通过消毒灭菌好的分配站(8),可进入预先准备好的无菌发酵罐或者包装车间。

灭菌温度为145℃,维持时间20秒;系统热水空消完成后,接受指令可进入一键式切换,启动物料连续灭菌程序。启动进料泵(2),关闭高温热水进入系统的阀门,打开配料罐(1)底阀,配料罐(1)内准备好的待灭菌的流体物料被抽出,进入预热器(3)的壳程通道,与预热器(3)管程通道内的高温热水进行换热,再经过增压泵A(4)加压,进入加热器(5)连续不断地进行温度补偿,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145℃后,经过增压泵B(6)加压,进入维持器(7)的管程通道,维持器(7)的壳程通道循环流动的145℃的高温热水,不断地对在维持器(7)中流动的灭菌物料进行温度补偿式保温,保温20秒后,进入预热器(3)的管程通道,高温灭菌物料被均分成10~1000股细流,匀速通过预热器(3)管程通道的同时,与预热器(3)的壳程待灭菌物料进行热量交换,被冷却后的消后无菌物料,通过消毒灭菌好的分配站(8),可进入预先准备好的无菌发酵罐或者包装车间。

第三步,配料罐的待灭菌物料被连消系统处理完后,打开水罐(11)的底阀,关闭配料罐(1)的底阀,水罐(1)中的工艺水可以走上述灭菌通道,将连消系统设备和管道内的物料全部顶出分配站,单批物料连消完成。

第四步,经过一定批次或时间周期后,可以通过切换阀门,进行系统的CIP清洗程序。

首先,进入CIP碱洗,关闭水罐(11)的底阀,开启CIP碱罐(13)的底阀,CIP碱罐(13)内的弱碱溶液,经过进料泵(2)的加压,依次经过预热器(3)的壳程通道、增压泵A(4)、加热器(5)、增压泵B(6)、维持器(7)的管程通道、预热器(3)的管程通道、回到CIP碱罐(13),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经过较短时间的CIP碱洗后,切换阀门,利用水罐(10)中的工艺水进行顶洗,将系统内的弱碱溶液全部顶回CIP碱罐(13)。

其次,再进入CIP酸洗,通过切换阀门,关闭水罐(11)的底阀,开启CIP酸罐(12)的底阀,CIP酸罐(12)内的弱酸溶液,经过进料泵(2)的加压,依次经过预热器(3)的壳程通道、增压泵A(4)、加热器(5)、增压泵B(6)、维持器(7)的管程通道、预热器(3)的管程通道、回到CIP酸罐(12),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经过较短时间的CIP酸洗后,切换阀门,利用水罐(10)中的工艺水进行顶洗,将系统内的弱酸溶液全部顶回CIP酸罐(12)。

CIP清洗工作全部完成,系统内的设备、管道内壁恢复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为始终如一的灭菌效果保驾护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