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之间的拉力反拔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2341发布日期:2019-04-23 20:4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之间的拉力反拔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桩基承受压力的检测技术领域,是用周边管桩分力测量预应力管桩的试压装置的一个拉力转换部件,或称为拉力连接部件,特别是把周边管桩顶端的钢条与试压装置向上拉的横梁相连接的拉力转换部件,或拉力连接部件。



背景技术:

使用本人已申请过的周边管桩分力测量预应力管桩的试压装置对建筑基桩进行试压检测时,反拔用的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之间的连接是用焊接的方法,焊接方法的缺点是:每个反拔用的建筑基桩上十多根钢条在不同位置都要与向上拉横粱上的连接大钢管焊接,大量的焊接不能保证都达到焊接要求,一般有个别焊接不牢固,就会将力量加到别的钢条上,可能拉坏连接用的大钢管,几十到几百吨的反拔力量,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三个部件的锁固、卡接方式将反拔用的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连接成能承受几十到几百吨的反拔力量的反拔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结构:

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之间的拉力反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负荷多孔板1、连接建筑基桩的内外套管拉紧锁固装置2和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连接建筑基桩的内外套管拉紧锁固装置2将建筑基桩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连接,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将上拉横粱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连接;从而使建筑基桩、承载负荷多孔板1和向上拉横粱这三个物件连接成能承载高负荷的结构;

a、承载负荷多孔板1:包括能承载高负荷的厚钢板4,厚钢板4上设有多个弧形孔5,每个弧形孔5有同一个圆心,全部弧形孔5分别设在一个半径的圆周上,或分别设在多个不同半径的圆周上;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上面设有承担上拉力装置6,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下面设有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承载负荷加强筋7;

a1、承担上拉力装置6: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上面中间位置,连接有两块并排有间隙的竖立板8,这两块竖立板8之间用两块或多块抗变形小板9连接,这两块竖立板8的外侧分别用多块三角形抗拉板9连接;每块竖立板8的下面、每块抗变形小板9的下面和每块三角形抗拉板9的下面都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上面连接;但每块竖立板8的两端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有卡入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的卡入间隙10;

a2、承载负荷加强筋7: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下面设有多根加强筋条11;

b、连接建筑基桩的内外套管拉紧锁固装置2:是内短管16和外短管17相套的结构,内短管16由两块或多块锥形弧形块18组成,自块锥形弧形块18的内壁设有横向齿纹19;

c、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包括两块底板12、两根拉杆13和一块上板14,每一块底板12的上面固定连接有一根拉杆13,每一根拉杆13的上面分别穿过上板14上的孔,在上板14的上面用螺母15固定;

d、三个部件连接成拉力连接装置:每个连接建筑基桩的内外套管拉紧锁固装置2的外短管17内孔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弧形孔5位置对应,并且外短管17的外直线大于弧形孔5的最窄位置宽度,外短管17在弧形孔5的上面;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卡在一块底板12卡在同一侧的两个卡入间隙10之中。

使用时连接建筑基桩:在把反拔用的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之间连接时,用反拔用的建筑基桩顶上面的全部钢条分别穿过承载负荷多孔板1上的弧形孔5,在弧形孔5上面先用外短管17穿入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使外短管17落到最下面的厚钢板4上以后,再用能拼成一个圆管的3块或4块锥形弧形块18从外短管17和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之间的缝隙中向下卡,直到卡紧为致,使多个锥形弧形块18和外短管17相套的组合,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上对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进行固定,并且承载负荷多孔板1越向上拉,多个锥形弧形块18和外短管17相套的组合把基桩的钢条固定得越紧,使基桩的钢条与厚钢板4连接成能受力的结构,达到了把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卡式固定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上不用焊接的目的。

使用时连接向上拉横粱:把两根或多根拉杆13下面的底板12分别卡在竖立板8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之间的卡入间隙10之中;在向上拉横粱的上面,用上板14上的多个孔分别穿过每根拉杆13,在上板14上面分别用螺母15把拉杆13与上板14固定,使向上拉横粱在上板14的下紧紧与上板14靠在一起,向上拉横粱被压在上板14的下面不能移动,起到向上拉横粱通过上板14、拉杆13和底板12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连接成能受力的结构,达到了把向上拉横粱卡式固定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上不用焊接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承载负荷多孔板通过多个锥形弧形块和外短管相套的组合把基桩的钢条固定,不用焊接;厚钢板通过底板、拉杆、上板、螺母把向上拉横粱固定,不用焊接;即通过本发明的三个部件把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与向上拉横粱固定用卡式固定成能受力的结构,固定成不会有一根或几根建筑基桩的钢条不受力,固定成不会产生事故的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厚钢板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锥形弧形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短管、锥形弧形块、外短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承载负荷多孔板、2是拉紧锁固装置、3是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4是厚钢板、5是弧形孔、6是承担上拉力装置、7是承载负荷加强筋、8是竖立板、9是抗变形小板、10是卡入间隙、11是加强筋条、12是底板、13是拉杆、14是上板、15是螺母、16是内短管、17是外短管、18是锥形弧形块、19是横向齿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之间的拉力反拔连接装置

如图1、2、3、4,1、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之间的拉力反拔连接装置,包括承载负荷多孔板1、连接建筑基桩的内外套管拉紧锁固装置2和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连接建筑基桩的内外套管拉紧锁固装置2将建筑基桩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连接,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将上拉横粱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连接;从而使建筑基桩、承载负荷多孔板1和向上拉横粱这三个物件连接成能承载高负荷的结构;

a、承载负荷多孔板1:包括能承载高负荷的厚钢板4,厚钢板4上设有多个弧形孔5,每个弧形孔5有同一个圆心,全部弧形孔5分别设在一个半径的圆周上,或分别设在多个不同半径的圆周上;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上面设有承担上拉力装置6,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下面设有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承载负荷加强筋7;

a1、承担上拉力装置6: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上面中间位置,连接有两块并排有间隙的竖立板8,这两块竖立板8之间用两块或多块抗变形小板9连接,这两块竖立板8的外侧分别用多块三角形抗拉板9连接;每块竖立板8的下面、每块抗变形小板9的下面和每块三角形抗拉板9的下面都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上面连接;但每块竖立板8的两端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有卡入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的卡入间隙10;

a2、承载负荷加强筋7: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下面设有多根加强筋条11;

b、连接建筑基桩的内外套管拉紧锁固装置2:是内短管16和外短管17相套的结构,内短管16由两块或多块锥形弧形块18组成,自块锥形弧形块18的内壁设有横向齿纹19;

c、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包括两块底板12、两根拉杆13和一块上板14,每一块底板12的上面固定连接有一根拉杆13,每一根拉杆13的上面分别穿过上板14上的孔,在上板14的上面用螺母15固定;

d、三个部件连接成拉力连接装置:每个连接建筑基桩的内外套管拉紧锁固装置2的外短管17内孔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的弧形孔5位置对应,并且外短管17的外直线大于弧形孔5的最窄位置宽度,外短管17在弧形孔5的上面;连接上拉横粱的拉杆组合装置3卡在一块底板12卡在同一侧的两个卡入间隙10之中。

使用时连接建筑基桩:在把反拔用的建筑基桩与向上拉横粱之间连接时,用反拔用的建筑基桩顶上面的全部钢条分别穿过承载负荷多孔板1上的弧形孔5,在弧形孔5上面先用外短管17穿入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使外短管17落到最下面的厚钢板4上以后,再用能拼成一个圆管的3块或4块锥形弧形块18从外短管17和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之间的缝隙中向下卡,直到卡紧为致,使多个锥形弧形块18和外短管17相套的组合,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上对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进行固定,并且承载负荷多孔板1越向上拉,多个锥形弧形块18和外短管17相套的组合把基桩的钢条固定得越紧,使基桩的钢条与厚钢板4连接成能受力的结构,达到了把反拔用建筑基桩的钢条卡式固定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上不用焊接的目的。

使用时连接向上拉横粱:把两根或多根拉杆13下面的底板12分别卡在竖立板8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之间的卡入间隙10之中;在向上拉横粱的上面,用上板14上的多个孔分别穿过每根拉杆13,在上板14上面分别用螺母15把拉杆13与上板14固定,使向上拉横粱在上板14的下紧紧与上板14靠在一起,向上拉横粱被压在上板14的下面不能移动,起到向上拉横粱通过上板14、拉杆13和底板12与承载负荷多孔板1连接成能受力的结构,达到了把向上拉横粱卡式固定在承载负荷多孔板1上不用焊接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