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2317发布日期:2019-04-23 20:4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地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地下商场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的需求巨大。

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对标国际大都市,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多以大型地下交通枢纽结合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容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类型呈现。在国际上,日本和欧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总体看,包含有多种交通方式或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许多国家时有出现,但目前仍有地下交通方向单一的问题,尚未形成地下交通网络,地下交通纵横设计以及各区域间的联合尚未形成,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连接方式促进地下空间联合发展,促进地下交通网的形成,适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以此来解决地下交通方向单一,纵横连接的问题,节约工程投资和更好的打造城市地下交通网络,打造车辆在地下,人在地上的绿色生态理想型城市发展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包括横墙、纵墙、顶板、矩形钢板、加劲肋、横墙凹槽、顶板凹槽、横墙外伸筋、横向连接架、螺母a、纵墙预留孔洞、纵墙外伸筋、矩形钢板预留孔洞、螺母b,所述横墙侧面中部设有一通长横墙凹槽,横墙凹槽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横向外伸筋,加劲肋沿纵墙正面一端自下而上设置,加劲肋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纵墙预留孔洞,在纵墙内部每个纵墙预留孔洞对应一个横向连接架,纵墙顶部设有纵墙外伸筋,纵墙外伸筋设置在加劲肋顶部与纵墙顶部之间,加劲肋插入横墙凹槽中,横墙外伸筋通过纵墙预留孔洞插入纵墙内部横向连接架中,并采用螺母a安装紧固,顶板距离边部30cm处设有顶板凹槽,将顶板先顶升再垂直放下,顶板凹槽放入纵墙,顶板底部与横墙顶部相接,顶板凹槽顶部与纵墙顶部相接,用矩形钢板在顶板与纵墙平齐处封闭,矩形钢板设有矩形钢板预留孔洞,纵墙外伸筋从矩形钢板内侧伸至外侧,并采用螺母b安装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的纵墙高于横墙,所高出的高度与顶板凹槽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墙凹槽与加劲肋设置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矩形钢板高度与顶板厚度相同,矩形钢板预留孔洞位置与纵墙外伸筋位置重合,矩形钢板上半部分贴合顶板,下半部分贴合横墙。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连接架包括侧连接端板、水平受力连接筋、水平连接孔,若干水平受力连接筋的一端分别与侧连接端板焊接,水平受力连接筋优先均匀分布,水平受力连接筋位于侧连接端板的中线上,在两个相邻的水平受力连接筋与侧连接端板焊点的中间有水平连接孔。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连接可靠、整体性好、防止侧移、降低资源损耗、简化施工、大量缩短工期;节约模板,安装方便,构件可反复拆卸,循环利用,施工过程中不影隧道使用,推动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地下产业化发展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正视图。

图2为横纵墙连接俯视图。

图3为横墙侧视图。

图4为纵墙侧视图。

图5为顶板正视图。

图6为矩形钢板正视图。

图7为横向连接架立面示意图。

图8为侧连接端板立面图。

图中,1为包括横墙、2为纵墙、3为顶板、4为矩形钢板、5为加劲肋、6为横墙凹槽、7为顶板凹槽、8为横墙外伸筋、9为横向连接架、10为螺母a、11为纵墙预留孔洞、12为纵墙外伸筋、13为矩形钢板预留孔洞、14为螺母b、9-1为侧连接端板、9-2为水平受力连接筋、9-3为水平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8所示,本发明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包括横墙1、纵墙2、顶板3、矩形钢板4、加劲肋5、横墙凹槽6、顶板凹槽7、横墙外伸筋8、横向连接架9、螺母a10、纵墙预留孔洞11、纵墙外伸筋12、矩形钢板预留孔洞13、螺母b14,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墙1侧面中部设有一通长横墙凹槽6,横墙凹槽6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横向外伸筋8,加劲肋5沿纵墙2正面一端自下而上设置,加劲肋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纵墙预留孔洞11,在纵墙2内部每个纵墙预留孔洞11对应一个横向连接架9,纵墙2顶部设有纵墙外伸筋12,纵墙外伸筋12设置在加劲肋5顶部与纵墙2顶部之间,加劲肋5插入横墙凹槽6中,横墙外伸筋8通过纵墙预留孔洞11插入纵墙2内部横向连接架9中,并采用螺母a10安装紧固,顶板3距离边部30cm处设有顶板凹槽7,将顶板3先顶升再垂直放下,顶板凹槽7放入纵墙2,顶板3底部与横墙1顶部相接,顶板凹槽7顶部与纵墙2顶部相接,用矩形钢板4在顶板3与纵墙2平齐处封闭,矩形钢板4设有矩形钢板预留孔洞13,纵墙外伸筋12从矩形钢板13内侧伸至外侧,并采用螺母b14安装紧固。

所述的纵墙2高于横墙1,所高出的高度与顶板凹槽7高度一致。

所述的横墙凹槽6与加劲肋5设置的高度相同。

所述的矩形钢板4高度与顶板3厚度相同,矩形钢板预留孔洞13位置与纵墙外伸筋12位置重合,矩形钢板4上半部分贴合顶板3,下半部分贴合横墙1。

所述的横向连接架9包括侧连接端板9-1、水平受力连接筋9-2、水平连接孔9-3,若干水平受力连接筋9-2的一端分别与侧连接端板9-1焊接,水平受力连接筋9-2优先均匀分布,水平受力连接筋9-2位于侧连接端板9-1的中线上,在两个相邻的水平受力连接筋9-2与侧连接端板9-1焊点的中间有水平连接孔9-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地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包括横墙、纵墙、顶板、矩形钢板、加劲肋、横墙凹槽、顶板凹槽、横墙外伸筋、横向连接架、螺母A、纵墙预留孔洞、纵墙外伸筋、矩形钢板预留孔洞、螺母B,所述横墙侧面中部设有一通长横墙凹槽,横墙凹槽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横向外伸筋,加劲肋沿纵墙正面一端自下而上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可靠、整体性好、防止侧移、降低资源损耗、简化施工、大量缩短工期;节约模板,安装方便,构件可反复拆卸,循环利用,施工过程中不影隧道使用,推动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地下产业化发展进程。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步友滨;王颖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2.27
技术公布日:2019.04.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