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式智能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1498发布日期:2019-01-04 22:4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气动式智能闸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式智能闸门。



背景技术:

在我国城市排水管网中的下水道内,在长期的排水过程中,下水道内常常会有垃圾物或者泥沙的沉积,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清理,会造成下水道的堵塞,影响正常排水,严重的情况可能造成城市内涝,而现阶段只能通过人工手动对下水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工作量大,成本过高。随着我国城市中排水管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及时有效的对下水道内的沉积物进行自动清理的装置。

针对相关技术中城市管网中下水道内沉积物无法及时清理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时间长的气动式智能闸门。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包括固定座、挡水板、气缸、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供下水管道内水流流过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贯通的通孔,所述挡水板可滑动的嵌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挡水板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底端,所述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挡水板下部,所述气缸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数据信号接收端连接,

所述挡水板关闭状态,所述挡水板对所述第一凹部进行封堵;

所述挡水板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相重合,所述挡水板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出到所述固定座下方。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上,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后部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底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固定座下部的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贯通的注油孔。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都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第一凹部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座上方一体贯通。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弹性垫片。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固定座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两节下水管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其中所述控制器设置远距离监控中心内或者由工作人员随身携带。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座与挡水板之间设置有气缸,固定座的外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实时采集液位信息,控制器根据液位信息对气缸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完成挡水板的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控制排水口的蓄水和排水,整个操控过程通过控制器进行远距离操控,自动化大大提高,操控更加简便。本实用新型的闸门部分包括固定座与挡水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更广。在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在固定座的后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可对挡水板的前方水位高度和后方水位高度同时进行监测,根据不同的蓄水要求以及排水要求对挡水板的关闭或者打开进行控制,满足双侧水位监测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的电气控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包括固定座6、挡水板7、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1,气缸用于推动挡水板7上下运动;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水位信息;控制器1用于接收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水位信息,并根据水位信息对气缸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固定座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两节下水管道之间,固定座6上开设有供下水管道内水流流过的第一凹部8,第一凹部8为“U”形结构,第一凹部8的顶部与固定座6上方一体贯通,第一凹部8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中设置有用于密封防水的弹性垫片10,固定座6底端开设有与凹槽11相贯通的通孔。挡水板7可滑动的嵌设在凹槽11内,挡水板7顶端开设有“U”形结构的第二凹部9,第二凹部9的深度小于第一凹部8的深度。固定座6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第一气缸2的缸筒和第二气缸3的缸筒分别固定在固定座6内,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挡水板7下部的两侧,第一气缸2的控制端和第二气缸3的控制端都与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通过控制器1对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通过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推动挡水板7上下运动。当挡水板7关闭时,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推动挡水板7向上运动,挡水板7对固定座6上的第一凹部8进行封堵,从而对下水管道中的水进行蓄水;当挡水板7打开时,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拉动挡水板7向下运动,所蓄水量通过第一凹部8与第二凹部9的重合位置集中排放到下游管道中,从而对下游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冲洗,挡水板7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穿过固定座6底端的通孔,并伸出到固定座6下方。

如图1、图2所示,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4和第二液位传感器5,第一液位传感器4设置在固定座6的前部外壁上,第二液位传感器5设置在固定座6的后部外壁上,第一液位传感器4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和第二液位传感器5的数据信号输出端都与控制器1的数据信号接收端连接,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4采集挡水板7前方的水位信息,并将水位信息传输给控制器1;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5采集挡水板7后方的水位信息,并将水位信息传输给控制器1。控制器1设置远距离监控中心内或者由工作人员随身携带。

如图1所示,固定座6下部的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与位于固定座6内部的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贯通的注油孔12,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固定座6两侧的注油孔12分别向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上和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上进行注油,延长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采用单片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进行蓄水过程中,通过控制器1控制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推动挡水板7向上运动,挡水板7对固定座6上的第一凹部8进行封堵,排水口关闭;在进排水过程中,通过控制器1控制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拉动挡水板7向下运动,通过第一凹部8与第二凹部9的重合位置进行排水,从而对下游管道中的沉积物进行冲洗。在进行蓄水过程中,第一液位传感器4实时采集挡水板7前方的水位高度信息,第二液位传感器5实时采集挡水板7后方的水位高度信息,工作人员可从控制器1中对水位信息进行查看,并根据水位信息控制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挡水板7的关闭或者打开。

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智能闸门,在固定座6与挡水板7之间设置有气缸,固定座6的外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实时采集液位信息,控制器1根据液位信息对气缸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完成挡水板7的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控制排水口的蓄水和排水,整个操控过程通过控制器1进行远距离操控,自动化大大提高,操控更加简便。本实用新型的闸门部分包括固定座6与挡水板7,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更广。在固定座6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4,在固定座6的后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5,可对挡水板7的前方水位高度和后方水位高度同时进行监测,根据不同的蓄水要求以及排水要求对挡水板7的关闭或者打开进行控制,满足双侧水位监测的要求。固定座6上的第一凹部8和挡水板7上的第二凹部9都为“U”形结构,在排水过程中便于控制排水的水量,完成对下游管道中沉淀物的冲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时间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