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转台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533发布日期:2018-10-23 15:59阅读:1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挖掘机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转台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转台主体,又称回转平台主体,是大型挖掘机的重要结构部件,是支撑或放置大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发动机、液压主阀、配重等重要部件的支撑部分,犹如人体的躯干。转台主体一般由底板、盖板、立板等板材拼焊而成,它不仅要承受工作装置、配重等部件重力及其回转惯性力,还要承受工作装置挖掘时产生的冲击、发动机震动等。另外,大型挖掘机往往在矿山作业,工况更加复杂严峻,所以,转台主体的受力情况也更加复杂、恶劣,往往转台主体一出问题,轻则机器停止工作,延误工期,重则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

因此,提高转台主体的可靠性,优化转台主体结构对大型挖掘机而言意义重大。如图1所示,常见的大型挖掘机转台主体结构主要是由右盖板1、左盖板9、右立板2-1、左立板7-1、前弯板3-1、前底板8、后底板10以及若干个弯板等拼焊成整体式半封闭箱体结构,这种结构往往当工作装置或配重受到较大侧向冲击和碰撞时,会造成立板与底板的焊缝开裂。另外,目前常见大型挖掘机转台主体配重螺栓安装孔位置都是在转台主体的左、右盖板后方,转台主体的配重螺栓安装孔14的轴线与前底板8、后底板10所在平面垂直,螺栓穿过转台主体配重螺栓安装孔14并将配重固定在转台主体上,由于配重重量很大,再加上挖掘机长期工作过程中受到剧烈反复前后起伏冲击作用,配重固定螺栓就会受到配重螺栓安装孔14的剪切作用,从而导致螺栓断裂,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挖掘机转台主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挖掘机转台主体结构,由前立板、后立板、前底板、后底板、左前弯板、右前弯板、左盖板、右盖板以及配重安装板拼焊而成,后立板包括左后立板和右后立板,前立板包括四个立板,两两为一组并分布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的两侧,位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右侧的两个立板与前底板、后底板、右前弯板、右盖板以及转台主体尾部的右后立板拼焊成封闭箱体结构,位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左侧的两个立板与前底板、后底板、左前弯板、左盖板以及转台主体后方的左后立板拼焊成另一封闭箱体结构,多边形的配重安装板焊于转台主体尾部, 配重安装板与左、右后立板保持一定距离并与前、后底板垂直,配重安装板上开有配重螺栓安装孔,配重螺栓安装孔轴线同时与前、后底板和纵向中心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安装板、前立板、右盖板、左盖板、前底板、后底板、左后立板、右后立板可为一整块板材,也可由多个板材或加强板拼焊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立板的四个立板两两为一组分布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立板包括四个立板,即右立板一、右立板二、左立板一和左立板二,右立板一和右立板二以及位于它们前端中间的右前弯板焊接为一体且位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一侧,左立板一和左立板二以及位于它们前端中间的左前弯板焊接为一体且位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右立板一、右立板二、左立板一和左立板二结构相似且面面相对,右立板一、右立板二、左立板一和左立板二前端底部与前底板上表面焊接成一体,右立板一、右立板二、左立板一和左立板二尾端底部与后底板上表面焊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后立板包括左后立板和右后立板,右盖板与右立板一、右前弯板、右立板二、前底板、后底板和右后立板拼焊成一个封闭式箱体结构,左盖板与左立板一、左前弯板、左立板二、前底板、后底板和左后立板拼焊成一个封闭式箱体结构,两个封闭式箱体结构面面相对且对称或近似对称排布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右立板一、右立板二、左立板一和左立板二尾部焊接配重安装板且配重安装板与左后立板和右后立板的端部相距50-15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掘机转台主体结构,由前立板、后立板、右盖板、左盖板、前底板、后底板和弯板焊接而成,前立板设有四个,两两一组通过弯板焊接成一体并沿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对称焊接于两侧,右盖板和左盖板分别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两侧的前立板焊接成一体并通过后立板、前底板和后底板密封焊接成两个封闭式箱体结构,前立板尾部焊接有配重安装板,配重安装板垂直于前底板和后底板且与后立板相距一定距离,配重安装板上开有配重螺栓安装孔,配重螺栓安装孔轴线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前底板和后底板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掘机转台主体结构,配重安装板焊于转台主体尾部, 配重安装板与左、右后立板保持一定距离并与前、后底板垂直,配重安装板上的配重螺栓安装孔轴线同时与前、后底板和纵向中心面平行,有效避免转台主体前、后立板与前、后底板之间的焊缝开裂问题及配重固定螺栓受剪切力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转台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右盖板;2、右立板一;2-1、右立板;3、右前弯板;3-1、前弯板;4、右立板二;5、左立板一;6、左前弯板;7、左立板二;7-1、左立板;8、前底板;9、左盖板;10、后底板;11、左后立板;12、配重安装板;13、右后立板;14、配重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 一种挖掘机转台主体结构,为由前立板、后立板、右盖板1、左盖板9、前底板8、后底板10和弯板焊接而成的一体结构,前立板包括四个立板,两两一组并均通过弯板焊接成一体且排布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的两侧,右盖板1和左盖板9分别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两侧的前立板焊接成一体并通过后立板、前底板8和后底板10分别密闭焊接成两个封闭式箱体结构,两个封闭式箱体结构面面相对且对称或近似对称排布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的两侧,转台主体的右盖板1、左盖板9和前立板尾部焊接一配重安装板12,配重安装板12垂直于前底板8和后底板10且与后立板端部相距一定距离,配重安装板12上开有若干个配重螺栓安装孔14,用于安装挖掘机配重,配重螺栓安装孔14轴线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前底板8和后底板10平行,进而避免了转台主体的前立板与前底板8和后底板10之间的焊缝开裂,降低或消除配重固定螺栓经受的剪切作用。

前立板包括右立板一2、右立板二4、左立板一5和左立板二7,弯板包括右前弯板3和左前弯板6,后立板包括左后立板11和右后立板13,右立板一2和右立板二4以及位于它们前端中间的右前弯板3焊接为一体且位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一侧,左立板一5和左立板二7以及位于它们前端中间的左前弯板6焊接为一体且位于转台主体纵向中心面另一侧,右立板一2、右立板二4、左立板一5和左立板二7结构相似或相同且面面相对,右立板一2、右立板二4、左立板一5和左立板二7前端底部与前底板8上表面焊接成一体,右立板一2、右立板二4、左立板一5和左立板二7尾端底部与后底板10上表面焊接成一体,右盖板1、左盖板9、右立板一2、右立板二4、左立板一5和左立板二7尾部焊接一配重安装板12且配重安装板12与左后立板11和右后立板13的端部相距50-1500mm。

右盖板1与右立板一2、右前弯板3、右立板二4、前底板8、后底板10和右后立板13拼焊成一个封闭式箱体结构,左盖板9与左立板一5、左前弯板6、左立板二7、前底板8、后底板10和左后立板11拼焊成另一个封闭式箱体结构,左后立板11和右后立板13竖向放置,通过左后立板11拼焊密封左盖板9与左立板一5、左前弯板6、左立板二7、前底板8和后底板10焊接围成的箱体结构,通过右后立板13拼焊密封右盖板1与右立板一2、右前弯板3、右立板二4、前底板8和后底板10拼焊成的箱体结构,左后立板11和右后立板13用来加强前立板的支撑作用,并起到封口作用以形成封闭式箱体结构,左后立板11和右后立板13均与前底板8和后底板10垂直。

右盖板1、右立板一2、右前弯板3、右立板二4、左立板一5、左前弯板6、左立板二7、前底板8、左盖板9、后底板10、左后立板11、配重安装板12和右后立板13可为一整块板材,也可由多个板材或加强板拼焊而成,配重安装板12为多边形板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