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遍于清理的清扫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871发布日期:2019-01-22 22:33阅读:27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遍于清理的清扫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遍于清理的清扫井。



背景技术:

清扫井是一种以过滤污水中的固态杂物为目的设置的一种污水井,它多用于浙江的五水共治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厨房、卫生间下水管流出的污水会运送到污水处理厂,对于家庭流出的污水,由于污水中经常混有许多固态的杂物,会导致污水流通过程中堵塞、回流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人们在每家每户的生活用水排出口处设置了清扫井。清扫井内设置着挡板,挡板上开有足够污水流过的漏口,较为大颗粒状的固态杂物将会被拦截,固态杂物累积到一定数量时,人们打开清扫井的井盖,将其中的杂物取出。

当遗留在清扫井内的残渣堆积过多时,人们需要打开清扫井井盖将其中的残渣取出,人工清理又脏又烦,而且井体及挡板的边角处也不容易清理,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更为方便低清理内部残渣的清扫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清扫井不能便捷的清理内部残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遍于清理的清扫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遍于清理的清扫井,包括井体、井盖和挡板,所述的井体呈筒状,井盖盖设在井体上,井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挡板设置在井体内并将井体分为两个容腔,其中与入水口连通的容腔为残渣隔离腔,挡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将井体的两个容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由一块竖板与一块横板边角垂直拼接而成,挡板的侧截面呈“L”形,上述通孔开设在竖板上,横板上用于积存遗留在残渣隔离腔内的残渣,竖板两侧均设有转轴,井体上开设有与转轴匹配的孔洞,挡板通过转轴和孔洞与井体转动连接,转轴到横板端部的距离小于入水口到竖板的垂线距离。

所述其中一个转轴向外延伸而出并连接有一脚踏板。

所示的横板端部设有一清洁擦条,该清洁擦条由软性材料制成,在挡板转动过程中能摩擦到井体的井壁将其上粘黏的残渣擦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清扫井通过旋转挡板将底部的杂物移送到上方以便于人们的清理,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清扫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挡板与井体连接关系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体;2、井盖;3、挡板;4、容腔;5、通孔;6、转轴;7、孔洞;8、脚踏板;9、清洁擦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遍于清理的清扫井包括井体1、井盖2和挡板3,井体1呈筒状,井盖2盖设在井体1上,井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挡板3设置在井体1内并将井体1分为两个容腔4,其中与入水口连通的容腔4为残渣隔离腔,挡板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通孔5将井体1的两个容腔4连通,挡板3由一块竖板与一块横板边角垂直拼接而成,挡板3的侧截面呈“L”形,上述通孔5开设在竖板上,横板上用于积存遗留在残渣隔离腔内的残渣,竖板两侧均设有转轴6,井体1上开设有与转轴6匹配的孔洞7,挡板3通过转轴6和孔洞7与井体1转动连接,转轴6到横板端部的距离小于入水口到竖板的垂线距离,其中一个转轴6向外延生而出并连接有一脚踏板8,横板端部还设有一清洁擦条9,该清洁擦条9由软性材料制成,在挡板3转动过程中能摩擦到井体1的井壁将其上粘黏的残渣擦落。

从图3中可看出,清扫井中,经过的废水经过挡板3的过滤作用会将杂质积留在左侧的容腔4内,由于这些杂质沉在底部,想要将它们清理而出十分困难,此时可以脚踩脚踏板8,通过转轴6的作用使挡板3翻转,当挡板3翻转90°以后,挡板3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此时杂质位于竖板上,杂质的相对高度变高了,也就更易取出了,而且这个过程中,清洁擦条9会擦过井体1内壁,将粘连在井体1内壁上的杂质刮落,使清理效果更好。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