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水的混凝土大坝的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211发布日期:2018-09-11 19:5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渗水的混凝土大坝的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混凝土大坝分为重力坝、拱坝和支墩坝3种类型:

重力坝:依靠坝体自重与基础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承受水的推力而维持稳定,重力坝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较容易,耐久性好,适宜于在岩基上进行高坝建筑,便于设置泄水建筑物。但重力坝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材料强度未能充分利用。

拱坝:为一空间壳体结构,平面上呈拱形,凸向上游,利用拱的作用将所承受的水平载荷变为轴向压力传至两岸基岩,两岸拱座支撑坝体,保持坝体稳定。拱坝具有较高的超载能力。拱坝对地基和两岸岩石要求较高,施工上亦较重力坝难度大,在两岸岩基坚硬完整的狭窄河谷坝址,特别适于建造拱坝。一般把坝底厚度T与最大坝高H的比值(T/H)小于0.1的称为薄拱坝;在0.1~0.3间的称为拱坝;在0.4~0.6间的称为重力拱坝。若T/H值更大时,拱的作用已很小,即近于重力坝。

支墩坝:由倾斜的盖面和支墩组成,支墩支撑着盖面,水压力由盖面传给支墩,再由支墩传给地基。支墩坝是最经济可靠的坝型之一,与重力坝相比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适应地基的能力较强等优点。按盖面形式,支墩坝主要可分为3种:盖面为平板状的称为平板坝;盖面为拱形的称为连拱坝;盖面由支墩上游端加厚形成的称为大头坝。支墩坝一般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重力坝比较,支墩坝具有如下特点:上游盖面常做成倾斜状,盖面上水重可帮助稳定坝体;支墩坝构件单薄,内部应力均匀,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支墩的侧向刚度较小,设计时应对侧向地震时支墩的工作条件进行验算;支墩坝对地基条件的要求较重力坝高。

混凝土大坝在施工建筑的时候,需要进行夯实工作。

但是,现有的混凝土大坝夯实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一般的夯实装置由于驱动方式单一,导致整体的夯实效果不均匀,在夯实的时候,容易由于受力不均导致大坝表面出现夯实不平整的情况;

(2)同时在夯实的时候,单一的夯实方式使得大坝表面在夯实之后,很很容易出现局部夯实不均匀的问题,尤其是进行大面积的夯实时,很容易出现局部夯实不完全,有可能出现渗水的情况,影响整个大坝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渗水的混凝土大坝的夯实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均匀驱动整个装置进行夯实工作,夯实更加均匀,同时利用边缘夯实机构和内夯实机构的双重方式提高夯实效果,防止大坝内部渗水,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渗水的混凝土大坝的夯实装置,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顶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基座底端安装有夯实座,所述固定基座两侧安装有边缘夯实机构,所述夯实座内部设置有内夯实机构;

所述内夯实机构包括连接在夯实座内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端连接有若干个合金座,所述合金座底端连接有若干个夯实条,且夯实座底端设置有若干个与合金座匹配的出入槽,所述边缘夯实机构包括铰连接在固定基座两端的边缘板,所述边缘板底端连接有金属承压架,所述金属承压架底端安装有夯实辊,所述夯实辊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振动座,所述振动座内壁连接有振动架,所述振动架之间通过振动电机连接,且夯实座两端均连接有弧形座。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座,所述凸起座表面设置有镍基合金垫。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基座顶端的驱动座,所述驱动座顶端连接有若干个驱动气压杆,所述驱动气压杆通过结合座固定连接,且驱动座侧面连接有承压座,所述承压座顶端连接有液压柱。

进一步地,所述边缘板顶端连接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通过金属座与固定基座连接,且金属座和驱动柱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在金属座表面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部设置有与驱动柱连接的金属活塞杆,所述金属活塞杆侧面通过若干个弹簧架与金属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重驱动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驱动整个装置对大坝进行夯实工作,使得大坝夯实更加均匀和全面,提高夯实效果;

(2)本实用新型利用边缘夯实机构和内夯实机构相互结合和配合的方式对大坝进行夯实工作,通过振动作用和挤压作用使得大坝内部混凝土结合更加紧密,有效防止大坝内部孔隙的出现,针对不同面积的施工,起到了良好的防渗水作用,大大提高了大坝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夯实辊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固定基座;2-驱动机构;3-夯实座;4-边缘夯实机构;5-内夯实机构;6-弧形座;7-凸起座;8-镍基合金垫;9-缓冲机构;

201-驱动座;202-驱动气压杆;203-结合座;204-承压座;205-液压柱;

401-边缘板;402-金属承压架;403-夯实辊;404-振动座;405-振动架;406-振动电机;407-驱动柱;408-金属座;

501-安装座;502-液压杆;503-合金座;504-夯实条;505-出入槽;

901-活塞筒;902-金属活塞杆;903-弹簧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水的混凝土大坝的夯实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所述固定基座1顶端连接有驱动机构2,所述固定基座1底端安装有夯实座3,所述固定基座1两侧安装有边缘夯实机构4,所述夯实座3内部设置有内夯实机构5,整个装置通过驱动机构2作为动力源来驱动,通过均匀的驱动方式施加稳定和均匀的作用力,保证良好的夯实效果,同时利用边缘夯实机构4和内夯实机构5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整个装置的夯实效果,使得混凝土大坝的内部结构结合更加紧密稳定,有效防止大坝出现渗水的情况,提高大坝的安全性。

所述内夯实机构5包括连接在夯实座3内部的安装座501,所述安装座501底端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杆502,所述液压杆502底端连接有若干个合金座503,所述合金座503底端连接有若干个夯实条504,且夯实座3底端设置有若干个与合金座503匹配的出入槽505,在驱动机构2驱动夯实座3对混凝土大坝进行夯实的同时,通过夯实座3内部的内夯实机构5对大坝进行局部夯实,通过夯实座3内部的液压杆502驱动合金座503向下移动,通过合金座503表面的夯实条504对大坝表面进行精细化的夯实,使得大坝和夯实座3接触的部分可以进行局部夯实,避免夯实座3单独夯实造成的遗漏问题,通过夯实座3的全面夯实和内夯实机构5的全面夯实,提高整体的夯实效果。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边缘夯实机构4包括铰连接在固定基座1两端的边缘板401,所述边缘板401底端连接有金属承压架402,所述金属承压架402底端安装有夯实辊403,所述夯实辊403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振动座404,所述振动座404内壁连接有振动架405,所述振动架405之间通过振动电机406连接,同时利用边缘处的边缘板401底部的夯实辊403对夯实座3的边缘处进行夯实,从而有效防止夯实座3出现遗漏或者夯实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调节边缘板401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夯实辊403的高度和夯实座3的高度相同,同时夯实辊403内部的振动电机406通过振动架405带动振动座404进行振动,从而振动作用传输到接触的大坝,利用振动作用使得大坝的混凝土之间夯实更加稳定,通过夯实座3和夯实辊403的往复夯实作用,使得整体的夯实效果更好,有效避免出现局部夯实不完全的情况,同时利用振动作用和挤压作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快速夯实,提高混凝土大坝之间的紧密贴合程度,从而有效防止大坝内部出现空隙或者渗水的情况,从而对大坝起到了良好的防渗水作用。

所述夯实座3两端均连接有弧形座6,所述弧形座6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座7,所述凸起座7表面设置有镍基合金垫8,同时利用弧形座6对夯实座3的两端边缘进行局部夯实,通过凸起座7、镍基合金垫8的组合作用提高弧形座6和大坝之间的挤压作用,提高弧形座6的夯实效果,使得弧形座6可以对大坝进行稳定夯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安装在固定基座1顶端的驱动座201,所述驱动座201顶端连接有若干个驱动气压杆202,所述驱动气压杆202通过结合座203固定连接,且驱动座201侧面连接有承压座204,所述承压座204顶端连接有液压柱205,同时利用驱动机构2来驱动整个装置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夯实工作,而在驱动的时候,通过驱动气压杆202和液压柱205的组合作用来施加作用力,从而驱动气压杆202的作用力靠近中心部分,而液压柱205的作用力靠近边缘部分,使得整固定基座1在受到的驱动作用力更加均衡,从而使得夯实座3和夯实辊403受力更加均匀,有效防止出现夯实不均匀的情况,从而提高整体的夯实效果。

所述边缘板401顶端连接有驱动柱407,所述驱动柱407通过金属座408与固定基座1连接,且金属座408和驱动柱407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9,同时在夯实辊403使用过程中,通过边缘板401的调节来调节夯实辊403的高度,满足不同的夯实需求,具体使用时,通过驱动柱407的驱动作用,调节边缘板401的高度,即可调节夯实辊403的高度,方便和夯实座3进行配合使用。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缓冲机构9包括连接在金属座408表面的活塞筒901,所述活塞筒901内部设置有与驱动柱407连接的金属活塞杆902,所述金属活塞杆902侧面通过若干个弹簧架903与金属座408连接,同时在边缘板401进行调节的时候,通过缓冲机构9进行缓冲保护,使得驱动柱407调节更加稳定,而且利用缓冲机构9的缓冲作用,使得夯实辊403在和大坝接触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有效防止夯实辊403受到过大的刚性作用力而损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