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杆坑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562发布日期:2018-09-18 19:5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杆坑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力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杆坑进行夯实,在对杆坑夯实时,为了提高夯实的程度以及效率,目前通常采用机器对杆坑进行夯实。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20580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杆坑夯实装置,包括导向支架以及夯实机构,导向支架包括定位筒、伸出块、导向杆以及支撑板;导向杆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支撑板的周沿设置有与导向杆相互套接的导向套筒,导向套筒与导向杆是通过插置在通孔内的定位销钉相互固定连接;夯实机构包括电机、转轮、连杆、重锤以及缓冲盘,转轮的偏心位置上设置有伸出轴,连杆一端是与伸出轴相互铰接,连杆的另一端是与重锤相互连接,缓冲盘与重锤之间周向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

但由于支撑板在进行夯实的过程中是固定在导向杆上的,并且导向杆的长度是固定的,导致此时缓冲板夯实的深度是固定的,所以每当需要改变夯实的深度时,都需要操作者手动改变支撑板在导向杆上的位置,因此整个夯实过程具有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杆坑夯实装置,其优点在于:降低了操作者手动调整重锤夯实深度的次数,使整个夯实过程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杆坑夯实装置,包括伸入杆坑里的定位筒、沿定位筒中轴线上下移动的重锤,所述重锤朝向定位筒筒口的一侧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伸出定位筒筒口,所述定位筒筒口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定位筒中轴线的位置上开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穿设孔,所述钢丝绳穿出穿设孔的部分通过设在固定板上升降件沿着定位筒中轴线的方向上下移动。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进行杆坑夯实工作时,操作者首先将定位筒插入杆坑中,然后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重锤朝向定位筒筒口的一侧,然后将重锤放入定位筒内,接下来操作者只需通过升降件将重锤沿着定位筒的轴线方向上下运动,在重锤与杆坑一次次的打击下即可将杆坑的夯实工作完成,由于钢丝绳的长度远大于定位筒的高度,所以当杆坑需要夯实的深度改变时,钢丝绳的长度可以根据杆坑的深度改变而改变长度,所以操作者只需在夯实工作开始的时候,调整一次重锤的夯实深度即可,因此降低了操作者在杆坑夯实的工作过程中手动调整重锤夯实深度的次数,使整个夯实过程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件包括相对设置在固定板背离重锤一侧且位于穿设孔孔口两侧的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座内,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座内且伸出第二转动座的转动轴、设在固定板上且转轴与转动轴伸出第二转动座一端连接的电机,所述钢丝绳缠绕在转动轴位于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之间的部位上,所述转动轴伸出第二转动座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设在固定板上移动件沿着远离或朝向转动轴的方向往复运动。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将钢丝绳缠绕在转动轴上后,接下来通过连接件将电机的转轴与转动轴连接在一起,然后启动电机,在电机转轴的转动下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钢丝绳缠绕在转动轴上,随着钢丝绳缠绕在转动轴上,重锤沿着朝向转动轴的方向移动,当重锤移动到一定的高度时,操作者解除转动轴与电机转轴的固定,此时重锤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直至重锤与杆坑底部抵触;当操作者再次将重锤沿着朝向转动轴的方向移动的时候,操作者再次将电机的转轴与转动轴连接在一起,接下来重复以上操作即可,具有方便操作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在电机转轴朝向转动轴一端的连接块、开设在连接块朝向转动轴一侧的供转动轴朝向电机一端插入的连接槽、开设在转动轴朝向电机一端且位于转动轴中心处的插孔、设在连接槽槽底插入插孔内的插杆、开设在转动轴上轴线与转动轴轴线垂直且与插孔连通的固定孔、开设在插孔内壁上且位于固定孔靠近插孔一侧孔口处的固定槽、滑移连接在固定槽内壁上且部分伸出固定槽槽口的固定块、设在固定块背离固定槽槽槽底一侧且朝向插孔孔口方向的斜面、一端设在固定块朝向固定槽槽底一侧,另一端设在固定槽槽底的压缩弹簧、一端设在固定块朝向固定槽槽底一侧,另一端位于固定孔远离插孔一端孔口处的固定杆、开设在连接槽内壁上供固定杆远离固定块一端插入环形槽、设在环形槽内壁上的挡块。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需要将转动轴和电机的转轴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操作者将电机沿着朝向转动轴的方向移动,直至插杆插入插孔内,插杆插入插孔的过程中,固定块在斜面与插杆的挤压下沿着朝向固定槽槽底的方向移动,此时压缩弹簧被压缩,在固定块在固定槽内沿着朝向固定槽槽底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杆沿着朝向环形槽的方向移动,当固定块滑入固定槽内后,固定杆插入环形槽内,然后操作者启动电机,在电机转轴的转动下固定杆与挡块抵触,固定杆与挡块抵触后,电机的转轴带动转动轴转动;当操作者需要将电机的转轴和转动轴分离时,操作者首先将电机沿着远离转动轴的方向移动,此时插杆从插孔内取出,当插杆从插孔内移出的过程中,固定块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着远离固定槽槽底方向移动,直至固定杆从环形槽内移出,固定杆从环形槽内移出后,操作者即可将转动轴和电机的转轴分离,具有转动轴和电机的转轴分离方便、快捷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电机放置的放置块,所述移动件包括开设在放置块上供电机沿着远离或朝向转动轴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移动槽、设在电机上在移动槽内移动的滑块、设在放置块远离钢丝绳一侧且活塞杆与滑块背离钢丝绳一端固定连接的气缸。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将电机沿着朝向或远离转动轴的方向移动时,操纵者只需启动气缸即可,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下,电机沿着朝向或远离转动轴的方向移动,具有方便操作者移动电机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重锤背离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固定板朝向重锤的一侧设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朝向重锤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气缸上设有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并控制气缸工作的接收器。

通过上述方案,当重锤沿着朝向转动轴的方向移动到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时,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位于气缸上的接收器接收到来自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使电机沿着远离转动轴的方向移动,直至电机的转轴与转动轴分离,当重锤与地面抵触时,第一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位于气缸上的接收器接收到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展,使电机沿着朝向转动轴的方向移动,直至直至电机的转轴与转动轴连结在一起,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接收器的配合提高了整个夯实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与穿设孔孔口对应的位置上相对设有第一挡线板、第二挡线板。

通过上述方案,挡线板使钢丝绳缠绕在转动轴与穿设孔对应的位置上,因此降低了钢丝绳与穿设孔孔壁摩擦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线板上开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槽,所述通槽远离转动轴的一侧槽壁与外界连通,所述钢丝绳远离重锤的一端设有固定柱,所述通槽靠近转动轴的一侧开设有供固定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柱远离重锤的一端设有挡板。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将钢丝绳远离重锤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的时候,操作者首先将设有钢丝绳设有固定柱的一端穿过凹槽,然后将固定柱插入通孔内,使挡板与第一挡线板背离第二挡线板的一侧抵触,然后操作者将钢丝绳缠绕在位于第一挡线板、第二挡线板之间的转动轴上,即可方便、快捷的实现钢丝绳远离重锤的一端与转动轴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重锤朝向定位筒内壁的侧面上设有若干朝向定位筒内壁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重锤的一端设有在定位筒内壁上滚动的滚轮。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重锤在定位筒内移动,所以重锤有与定位筒内壁产生碰撞的可能,限位杆则降低了重锤与定位筒内壁产生碰撞的可能,滚轮使限位杆与定位筒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限位杆与定位筒之间的磨损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者进行杆坑夯实工作时,由于钢丝绳的长度远大于定位筒的高度,所以当杆坑需要夯实的深度改变时,钢丝绳的长度可以根据杆坑的深度改变而改变长度,所以操作者只需在夯实工作开始的时候,调整一次重锤的夯实深度即可,因此降低了操作者在杆坑夯实的工作过程中手动调整重锤夯实深度的次数,使整个夯实过程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筒;11、重锤;12、钢丝绳;13、固定板;14、穿设孔;2、升降件;21、第一转动座;22、第二转动座;23、转动轴;24、电机;3、连接件;31、连接块;32、连接槽;33、插孔;34、插杆;35、固定孔;36、固定槽;37、固定块;38、斜面;39、压缩弹簧;391、固定杆;392、环形槽;393、挡块;4、移动件;41、放置块;42、移动槽;43、滑块;44、气缸;5、第一压力传感器;51、抵触杆;52、第二压力传感器;53、接收器;6、第一挡线板;61、第二挡线板;7、通槽;71、固定柱;72、通孔;73、挡板;8、限位杆;8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杆坑夯实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伸入杆坑里的定位筒1、沿定位筒1中轴线上下移动的重锤11(如图4)。重锤11朝向定位筒1筒口的一侧设有钢丝绳12,钢丝绳12的另一端伸出定位筒1筒口,定位筒1筒口上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位于定位筒1中轴线的位置上开设有供钢丝绳12穿过的穿设孔14,钢丝绳12穿出穿设孔14的部分通过设在固定板13上升降件2沿着定位筒1中轴线的方向上下移动。钢丝绳12的长度远大于定位筒1的高度。

如图1所示,操作者进行杆坑夯实工作时,操作者首先将定位筒1插入杆坑中,然后将钢丝绳12的一端固定在重锤11(如图4)朝向定位筒1筒口的一侧,然后将重锤11放入定位筒1内,接下来操作者只需通过升降件2将重锤11沿着定位筒1的轴线方向上下运动,在重锤11与杆坑一次次的打击下即可将杆坑的夯实工作完成。由于钢丝绳12的长度远大于定位筒1的高度,所以当杆坑需要夯实的深度改变时,钢丝绳12的长度可以根据杆坑的深度改变而改变长度,所以操作者只需在夯实工作开始的时候,调整一次重锤11的夯实深度即可,因此降低了操作者在杆坑夯实的工作过程中手动调整重锤11夯实深度的次数,使整个夯实过程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如图1所示,升降件2包括相对设置在固定板13背离重锤11一侧且位于穿设孔14孔口两侧的第一转动座21、第二转动座22、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座21内,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座22内且伸出第二转动座22的转动轴23、设在固定板13上且转轴与转动轴23伸出第二转动座22一端连接的电机24,钢丝绳12缠绕在转动轴23位于第一转动座21、第二转动座22之间的部位上,转动轴23伸出第二转动座2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3(如图2)与电机24的转轴连接,电机24通过设在固定板13上移动件4沿着远离或朝向转动轴23的方向往复运动。

如图1所示,操作者将钢丝绳12缠绕在转动轴23上后,接下来通过连接件3(如图2)将电机24的转轴与转动轴23连接在一起,然后启动电机24,在电机24转轴的转动下带动转动轴23转动,转动轴23的转动带动钢丝绳12缠绕在转动轴23上,随着钢丝绳12缠绕在转动轴23上,重锤11(如图4)沿着朝向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当重锤11移动到一定的高度时,操作者解除转动轴23与电机24转轴的固定,此时重锤1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直至重锤11与杆坑底部抵触;当操作者再次将重锤11沿着朝向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的时候,操作者再次将电机24的转轴与转动轴23连接在一起,接下来重复以上操作即可,具有方便操作的优点。

如图2所示,连接件3包括设在电机24转轴朝向转动轴23一端的连接块31、开设在连接块31朝向转动轴23一侧的供转动轴23朝向电机24一端插入的连接槽32、开设在转动轴23朝向电机24一端且位于转动轴23中心处的插孔33、设在连接槽32槽底插入插孔33内的插杆34、开设在转动轴23上轴线与转动轴23轴线垂直且与插孔33连通的固定孔35、开设在插孔33内壁上且位于固定孔35靠近插孔33一侧孔口处的固定槽36、滑移连接在固定槽36内壁上且部分伸出固定槽36槽口的固定块37、设在固定块37背离固定槽36槽槽底一侧且朝向插孔33孔口方向的斜面38、一端设在固定块37朝向固定槽36槽底一侧,另一端设在固定槽36槽底的压缩弹簧39、一端设在固定块37朝向固定槽36槽底一侧,另一端位于固定孔35远离插孔33一端孔口处的固定杆391、开设在连接槽32内壁上供固定杆391远离固定块37一端插入环形槽392、设在环形槽392内壁上的挡块393。

如图2所示,操作者需要将转动轴23和电机24的转轴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操作者将电机24沿着朝向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直至插杆34插入插孔33内,插杆34插入插孔33的过程中,固定块37在斜面38与插杆34的挤压下沿着朝向固定槽36槽底的方向移动,此时压缩弹簧39被压缩,在固定块37在固定槽36内沿着朝向固定槽36槽底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杆391沿着朝向环形槽392的方向移动,当固定块37滑入固定槽36内后,固定杆391插入环形槽392内,然后操作者启动电机24,在电机24转轴的转动下固定杆391与挡块393抵触,固定杆391与挡块393抵触后,电机24的转轴带动转动轴23转动。当操作者需要将电机24的转轴和转动轴23分离时,操作者首先将电机24沿着远离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此时插杆34从插孔33内取出,当插杆34从插孔33内移出的过程中,固定块37在压缩弹簧39的弹力作用下沿着远离固定槽36槽底方向移动,直至固定杆391从环形槽392内移出,固定杆391从环形槽392内移出后,操作者即可将转动轴23和电机24的转轴分离,具有转动轴23和电机24的转轴分离方便、快捷的优点。

如图1所示,固定板13上设有供电机24放置的放置块41。移动件4包括开设在放置块41上供电机24沿着远离或朝向转动轴23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移动槽42、设在电机24上在移动槽42内移动的滑块43、设在放置块41远离钢丝绳12一侧且活塞杆与滑块43背离钢丝绳12一端固定连接的气缸44。操作者将电机24沿着朝向或远离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时,操纵者只需启动气缸44即可,在气缸44的活塞杆带动下,电机24沿着朝向或远离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具有方便操作者移动电机24的优点。

如图1所示,重锤11(如图4)背离固定板13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如图4),固定板13朝向重锤11的一侧设有抵触杆51,抵触杆51朝向重锤11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52,气缸44上设有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2信号并控制气缸44工作的接收器53。

如图1所示,当重锤11沿着朝向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到与第二压力传感器52时,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52发出信号,位于气缸44上的接收器53接收到来自第二压力传感器52的信号时,气缸44的活塞杆收缩,使电机24沿着远离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直至电机24的转轴与转动轴23分离,当重锤11与地面抵触时,第一压力传感器5发出信号,位于气缸44上的接收器53接收到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5的信号时,气缸44的活塞杆伸展,使电机24沿着朝向转动轴23的方向移动,直至直至电机24的转轴与转动轴23连结在一起,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52与接收器53的配合提高了整个夯实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如图1所示,转动轴23与穿设孔14孔口对应的位置上相对设有第一挡线板6、第二挡线板61。第一挡线板6、第二挡线板61使钢丝绳12缠绕在转动轴23与穿设孔14对应的位置上,因此降低了钢丝绳12与穿设孔14孔壁摩擦的可能。

如图3所示,第一挡线板6上开设有供钢丝绳12穿过的通槽7,通槽7远离转动轴23的一侧槽壁与外界连通,钢丝绳12远离重锤11(如图4)的一端设有固定柱71,通槽7靠近转动轴23的一侧开设有供固定柱71穿过的通孔72,固定柱71远离重锤11的一端设有挡板73。操作者将钢丝绳12远离重锤11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23上的时候,操作者首先将设有钢丝绳12设有固定柱71的一端穿过凹槽,然后将固定柱71插入通孔72内,使挡板73与第一挡线板6背离第二挡线板61的一侧抵触,然后操作者将钢丝绳12缠绕在位于第一挡线板6、第二挡线板61之间的转动轴23上,即可方便、快捷的实现钢丝绳12远离重锤11的一端与转动轴23之间的固定。

如图4所示,重锤11朝向定位筒1内壁的侧面上设有若干朝向定位筒1内壁上的限位杆8,限位杆8远离重锤11的一端设有在定位筒1内壁上滚动的滚轮81。由于重锤11在定位筒1内移动,所以重锤11有与定位筒1内壁产生碰撞的可能,限位杆8则降低了重锤11与定位筒1内壁产生碰撞的可能,滚轮81使限位杆8与定位筒1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限位杆8与定位筒1之间的磨损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