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滤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483发布日期:2018-07-31 20:4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雨水花园中的绿地处的渗滤井。



背景技术:

现在,对于很多旧城改造的城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需要对老城区居民小区进行综合性改造。因历史原因,老城区内老旧小区均无雨水排放设施,小区内的雨水完全靠地势流入就近的市政道路雨水管网中。根据部分建设要求,将小区内的绿地改造成为下沉式绿地,让小区内的雨水均流入到绿地中,既实现了源头减排,又为绿地储存了雨水。但部分小区因绿地表土均为粘性土,渗透系数小,过多的雨水无法渗入地下,又排入到市政管网中,使“源头减排”指标大大降低。而且存积的雨水很难渗到地下,造成雨水花园内低洼处的地被花卉涝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渗滤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水排放差、源头减排效果不好以及出现局部低洼地区花卉涝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渗滤井包括:

由绿地表面向下开设的井体;

设置在所述井体最下层的下部过滤层;

设置在所述下部过滤层上方的中部过滤吸附层;

设置在所述中部过滤吸附层上方的上部过滤筐;

设置在所述下部过滤层内的取样单元,收取进入到下部过滤层的水样,所述取样单元通过取水管和地面连通;

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井体位置的地下水监测井。

所述井体内侧壁均设置有土工布,井体内部下部过滤层和中部过滤吸附层之间以及中部过滤吸附层和上部过滤筐之间均设置有土工布。

所述下部过滤层由直径30-50的砂砾构成。

所述中部过滤吸附层的吸附材料为活性炭、原木炭、滤渣、级配砾石或细砂。

所述中部过滤吸附层的吸附材料为活性炭、原木炭、滤渣、级配砾石和细砂中的几种,中部过滤吸附层中的几种材料通过土工布分隔。

所述井体底部和地下砂砾层连通。

所述上部过滤筐包括:

上端敞开式筐体,所述筐体通过不锈钢作为骨架,下端面为筛网结构;

对称设置在所述筐体上端的两个拎手;

以及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筐体上的标识牌。

所述取样单元包括:

水箱骨架;

包覆在所述水箱骨架外侧的不锈钢板箱体,所述箱体通过取水管和地面连通;

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上端面的多个渗水孔。

所述水箱骨架为镀锌角钢,所述取水管为聚乙烯塑料管。

所述地下水监测井距离渗滤井的距离为4m-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渗滤井相当于雨水收集池,用可渗透的土工布包裹碎石、砂砾、煤渣、活性炭等不同具有渗透、过滤功能的介质按比例铺设,以保证雨水进入该渗滤井后,快速渗入地下,同时通过煤渣、活性炭等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吸附雨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雨水净化作用,保证不对地下水造成较大污染,渗滤井具有快速渗水和过滤吸附有害物质的功能。保证雨水的快速渗透,即打破绿地的亚粘土层,雨水直接通过高渗透系数的介质,直接渗入到地下砂砾层。使绿地内的雨水渗透率提高约1000倍以上(亚粘土与砂砾石渗透系数分别为6×10-8~1×10-6和1.2×10-3~4.1×10-3)。同时保证雨水经过过滤后,将符合标准的雨水排入地下。渗滤井采用物理过滤方法,通过渗滤介质材料的吸附、过滤等程序后,将过滤后的雨水排入地下现状砂砾层。本实用新型直接和地下砂砾层连接,直接排水,排水量满足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水排放差、源头减排效果不好以及出现局部低洼地区花卉涝死的问题。同时通过取样单元和地下水监测单元获知渗滤井的过滤情况以及混合地下水后地下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渗滤井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渗滤井中上部过滤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渗滤井中取样单元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部过滤筐,101、筐体,102、拎手,103、标识牌,2、中部过滤吸附层,3、下部过滤层,4、取样单元,401、水箱骨架,402、箱体,403、取水管,5、地下水监测井,6、土工布,7、地下砂砾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渗滤井包括:

由绿地表面向下开设的井体;

设置在所述井体最下层的下部过滤层3;

设置在所述下部过滤层3上方的中部过滤吸附层2;

设置在所述中部过滤吸附层2上方的上部过滤筐1;

设置在所述下部过滤层3内的取样单元4,收取进入到下部过滤层3的水样,所述取样单元4通过取水管403和地面连通;

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井体位置的地下水监测井5。地下水监测井5在渗滤井旁边距离4-5m内设置,深度12m,直径20cm,主要用于对地下水源进行监测,为渗滤井的渗滤功能提供直接的检测数据。

所述井体内侧壁均设置有土工布6,井体内部下部过滤层3和中部过滤吸附层2之间以及中部过滤吸附层2和上部过滤筐1之间均设置有土工布6。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渗滤井四壁均用透水土工布6隔离,避免井四周土冲入井中。另第一层卵石筐下铺一层透水土工布6,煤渣,活性炭下均铺一层透水土工布6,防止不同介质在水的冲力下混质,影响渗透系数。将渗滤井一体包裹,达到透水隔离污染物的作用。

所述下部过滤层3由直径30-50的砂砾构成,厚度以达到现状砂砾层为准,不具备吸附作用,但可达到过滤、渗水作用。

所述中部过滤吸附层2的吸附材料为活性炭、原木炭、滤渣、级配砾石或细砂。

所述中部过滤吸附层2的吸附材料为活性炭、原木炭、滤渣、级配砾石和细砂中的几种,中部过滤吸附层2中的几种材料通过土工布6分隔。所述中部过滤吸附层2,是去除雨水污染物的组成部分,采用具有过滤吸附的材料构成,过滤吸附层下部设置透水土工布6一道,过滤吸附层材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达不到过滤吸附效果时,可将过滤介质清洗干燥后,重新装填。

所述井体底部和地下砂砾层7连通。

参见附图2,所述上部过滤筐1厚度20cm,采用2组1*1m过滤筐,覆盖30cm厚Φ40-60mm砾石,达到初级过滤目的,过滤筐暗藏在砾石中,方便更换过滤吸附层,所述上部过滤筐1包括:

上端敞开式筐体101,所述筐体101通过不锈钢作为骨架,下端面为筛网结构;

对称设置在所述筐体101上端的两个拎手102;

以及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筐体101上的标识牌103。

参见附图3,所述取样单元4包括:

水箱骨架401;

包覆在所述水箱骨架401外侧的不锈钢板箱体402,所述箱体402通过取水管403和地面连通;

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402上端面的多个渗水孔。

所述水箱骨架401为镀锌角钢,所述取水管403为聚乙烯塑料管。

所述箱体402长1m,宽1m,高0.5m,不锈钢304板焊接成型,顶面设计有渗水孔,可将过滤后的雨水收集到水箱中,通过取水管403将水样取出化验监测,检测渗滤井的实际渗滤效果和去污染物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过滤吸附等材料选择标准分别为:

1、活性炭,粒径8mm。活性炭材料是经过加工处理所得的无定形碳,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对液体中的无机或有机物质及胶体颗粒等都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活性炭是由含炭为主的物质作原料,经高温炭化和活化制得的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具有巨大无比的表面积,能有效地去除色度、臭味,可去除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包含某些有毒的重金属。

2、原木炭,单块大小50-100mm。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木炭是保持木材原来构造和孔内残留焦油的不纯的无定形碳。具有吸附和过滤作用。

3、炉渣,粒径20-40mm。煤渣,工业固体废物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工业和民用锅炉及其它设备燃煤排出的废渣,又称炉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由于炉渣是多孔性碱性物质,所以它还能用于废水处理系统作过滤材料,用于废水的除油,除固体杂质等预处理方面。

4、级配砾石,粒径Φ30-50mm,粒径Φ40-60mm。级配砾石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卵石组成的混合料。一般是由预先筛分成几个大小不同粒级的石粒组配而成,粒径不同产生不同的渗水系数,因此可以达到雨水过滤的作用。

5、细砂,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85%。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细砂粒径较小,经压实之后产生致密结构,缝隙较小,达到雨水截污的作用。

6、土工布6,短纤针刺土工布6是非织造及工业用布的一种。是采用纤维纤度为6-12旦,长度为54-64mm的涤纶卷曲短纤维为原材料。通过无纺生产设备的开松,梳理,杂乱(短纤维相互交织在一起),铺网(规格化缠结固着),针刺等生产工艺的流程制成布状。特性:产品具有耐酸碱、耐腐蚀、耐老化、强度高、尺寸稳定、过滤性好等优良性能。主要作用为工程的增强、隔离、反滤、排水、广泛用于水利、公路、铁路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渗滤井具体参数为:

几何尺寸。斗型设计,上口长3.1m;上口宽1.5m,下底长3m,下底宽1.3m,深度2.95m。容积12.6m3。根据《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给出的水文指标计算:

底面垂直渗透面积:3×1.3m=3.9m2

底面渗透系数:2.6×10-3m/s;

底面渗水效能:3.9×2.6×10-3=36.5m3/h;

侧面渗透面积:(3.1+3)×2.95/2×2+(1.5+1.3)×2.95/2×2=26.3m2

侧面渗透系数:1×10-6m/s;

侧面渗水效能:26.3/2×1×10-6=0.05m3/h;

渗滤井综合渗水效能:36.55m3/h。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