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182发布日期:2018-11-07 20:4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闸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

装载闸门在长期开启时,需要加装锁定装置以起到稳定的作用,而现有的装载闸门在长期开启时,需要人工加装锁定装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人们在闸门下方加装锁定装置时存在安全隐患,使得现有的装载闸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大大降低,不仅如此,现有的装载闸门在开启、关闭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水流的冲击,影响到闸门的开关稳定性,使得现有的闸门在开关时存在门叶偏移的现象,导致了向右的装载闸门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包括门叶和两个基座,所述门叶竖向设置,两个基座分别设置在门叶的两侧,还包括限位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和缓冲机构均设置在基座上,所述限位机构位于缓冲机构的上方;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两个移动组件、两个夹紧组件和至少两个限位杆,所述门叶的底部至少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等,所述限位杆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水平设置在基座的两侧,各限位杆依次均匀固定在第一限位板的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等,所述限位杆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杆与第二通孔相匹配,两个移动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板的上方的两侧,两个夹紧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限位板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和夹紧组件均与基座连接,所述移动组件驱动第一限位板移动;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定位杆、滑环、两个驱动单元和两个夹紧单元,所述定位杆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竖向设置,所述滑环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滑环与定位杆滑动连接,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定位杆的两侧,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滑环的上方,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滑环滑动,两个夹紧单元分别设置在定位杆的两侧,所述夹紧单元位于滑环的下方;

所述夹紧单元包括驱动杆、从动杆、固定板和第一弹簧,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滑环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在定位杆的底部,所述从动杆的中心处与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驱动杆的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和两个缓冲组件,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两侧,所述缓冲组件与支撑板一一对应,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上;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连杆、油管、第二弹簧和两个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块为半圆球形,所述缓冲块通过两个缓冲单元与支撑板连接,所述连杆水平固定在缓冲块的靠近支撑板的一侧,所述连杆的远离缓冲块的一端设置在油管内,所述第二弹簧卷绕在连杆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缓冲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油管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更稳定地驱动第一限位板,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半齿轮、移动框、限位环、两个固定杆和两个齿条,所述第一电机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半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限位环套设在移动框上,两个固定杆分别设置在限位环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限位环通过固定杆与基座固定连接,两个齿条分别水平固定在移动框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半齿轮位于两个齿条之间,所述半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移动框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电机的驱动精度,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使半齿轮与齿条之间的传动更流畅,所述半齿轮与齿条之间涂有润滑油。

作为优选,为了更精准地驱动滑环,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绕线棒、第一连接线、定滑轮和横杆,所述第二电机与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绕线棒传动连接,所述定滑轮通过横杆与定位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卷绕在绕线棒上,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滑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一连接线的使用寿命更长,所述第一连接线为钢丝绳。

作为优选,为了加强缓冲效果,所述缓冲单元包括连接杆、套管、第二连接线、第三电机、转轮、至少两个第一凸块和至少两个第二凸块,所述连接杆水平固定在缓冲块的靠近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套管水平固定在支撑板的靠近缓冲块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转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卷绕在转轮上,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靠近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各第一凸块均匀分布在连接杆的靠近连杆的一侧,各第二凸块均匀分布在套管的靠近连杆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加强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缓冲效果,所述第一凸块的制作材料和第二凸块的制作材料均为橡胶。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地加强缓冲效果,所述连杆的远离缓冲块的一端上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油管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地加强缓冲效果,所述油管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通过限位机构对门叶起到限位支撑作用,减少了人力需求的同时,能够保证门叶的稳定,从而提高了该装载闸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与现有的限位机构相比,该限位机构通过移动组件和限位杆对门叶起到支撑作用,又通过夹紧组件对限位杆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得该限位机构的支撑效果更好,通过缓冲机构减轻门叶升降过程中的晃动,从而使得门叶偏移的概率减少,从而提高了该装载闸门的稳定性,与现有的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通过多重缓冲使得缓冲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的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的连接杆、套管、第二连接线、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叶,2.基座,3.第一限位板,4.第二限位板,5.限位杆,6.定位杆,7.滑环,8.驱动杆,9.从动杆,10.固定板,11.第一弹簧,12.支撑板,13.缓冲块,14.连杆,15.油管,16.第二弹簧,17.第一电机,18.半齿轮,19.移动框,20.限位环,21.齿条,22.第二电机,23.绕线棒,24.第一连接线,25.定滑轮,26.连接杆,27.套管,28.第二连接线,29.第三电机,30.转轮,31.第一凸块,32.第二凸块,33.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包括门叶1和两个基座2,所述门叶1竖向设置,两个基座2分别设置在门叶1的两侧,还包括限位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和缓冲机构均设置在基座2上,所述限位机构位于缓冲机构的上方;

通过限位机构对门叶1起到限位支撑作用,减少了人力需求的同时,能够保证门叶1的稳定,从而提高了该装载闸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与现有的限位机构相比,该限位机构通过移动组件和限位杆5对门叶1起到支撑作用,又通过夹紧组件对限位杆5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得该限位机构的支撑效果更好,通过缓冲机构减轻门叶1升降过程中的晃动,从而使得门叶1偏移的概率减少,从而提高了该装载闸门的稳定性,与现有的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通过多重缓冲使得缓冲效果更好。

如图2-3所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3、第二限位板4、两个移动组件、两个夹紧组件和至少两个限位杆5,所述门叶1的底部至少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杆5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等,所述限位杆5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板3和第二限位板4分别水平设置在基座2的两侧,各限位杆5依次均匀固定在第一限位板3的靠近第二限位板4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板4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杆5的数量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等,所述限位杆5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杆5与第二通孔相匹配,两个移动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板3的上方的两侧,两个夹紧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限位板4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和夹紧组件均与基座2连接,所述移动组件驱动第一限位板3移动;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定位杆6、滑环7、两个驱动单元和两个夹紧单元,所述定位杆6与基座2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6竖向设置,所述滑环7套设在定位杆6上,所述滑环7与定位杆6滑动连接,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定位杆6的两侧,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滑环7的上方,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滑环7滑动,两个夹紧单元分别设置在定位杆6的两侧,所述夹紧单元位于滑环7的下方;

所述夹紧单元包括驱动杆8、从动杆9、固定板10和第一弹簧11,所述驱动杆8的一端与滑环7铰接,所述驱动杆8的另一端与从动杆9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板10水平固定在定位杆6的底部,所述从动杆9的中心处与固定板10铰接,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与驱动杆8的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连接;

当门叶1升起后,移动组件驱动第一限位板3靠近第二限位板4,使得限位杆5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后,驱动单元驱动滑环7向上移动,两个驱动杆8在第一弹簧11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从动杆9夹紧限位杆5。

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12和两个缓冲组件,两个支撑板12分别设置在基座2的两侧,所述缓冲组件与支撑板12一一对应,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支撑板12上;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13、连杆14、油管15、第二弹簧16和两个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块13为半圆球形,所述缓冲块13通过两个缓冲单元与支撑板12连接,所述连杆14水平固定在缓冲块13的靠近支撑板12的一侧,所述连杆14的远离缓冲块13的一端设置在油管15内,所述第二弹簧16卷绕在连杆14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一端与缓冲块13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与油管15连接;

当门叶1升降时,缓冲块13与门叶1抵靠,通过连杆14和油管15对缓冲块13起到缓冲作用,压缩第二弹簧16,此时第二弹簧16储存形变能,对门叶1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使得门叶1运行得更稳定。

作为优选,为了更稳定地驱动第一限位板3,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7、半齿轮18、移动框19、限位环20、两个固定杆和两个齿条21,所述第一电机17与基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7与半齿轮18传动连接,所述限位环20套设在移动框19上,两个固定杆分别设置在限位环20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限位环20通过固定杆与基座2固定连接,两个齿条21分别水平固定在移动框19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半齿轮18位于两个齿条21之间,所述半齿轮18与齿条21啮合,所述移动框19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3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7驱动半齿轮18转动,半齿轮18通过两个齿条21带动移动框19沿着限位环20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限位板3左右移动,由于限位环20限制了移动框19的转动,使得移动框19的移动更稳定,从而更稳定地驱动第一限位板3。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电机17的驱动精度,所述第一电机17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从而能够提高第一电机17的驱动精度。

作为优选,为了使半齿轮18与齿条21之间的传动更流畅,所述半齿轮18与齿条21之间涂有润滑油,能够减少半齿轮18与齿条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使半齿轮18与齿条21之间的传动更流畅。

作为优选,为了更精准地驱动滑环7,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22、绕线棒23、第一连接线24、定滑轮25和横杆,所述第二电机22与定位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2与绕线棒23传动连接,所述定滑轮25通过横杆与定位杆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24的一端卷绕在绕线棒23上,所述第一连接线24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5与滑环7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2驱动绕线棒23转动,实现收放第一连接线24的目的,通过第一连接线24带动滑环7沿着定位杆6上下滑动,通过控制绕线棒23的转动角度能够精准地控制第一连接线24的伸缩量,从而更精准地驱动滑环7。

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一连接线24的使用寿命更长,所述第一连接线24为钢丝绳,钢丝绳能够承受更强的应力,使得第一连接线24的抗拉能力更强,从而使第一连接线24的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5所示,所述缓冲单元包括连接杆26、套管27、第二连接线28、第三电机29、转轮30、至少两个第一凸块31和至少两个第二凸块32,所述连接杆26水平固定在缓冲块13的靠近支撑板12的一侧,所述套管27水平固定在支撑板12的靠近缓冲块13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29与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9与转轮3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28的一端卷绕在转轮30上,所述第二连接线28的另一端与连接杆26的靠近套管27的一端固定连接,各第一凸块31均匀分布在连接杆26的靠近连杆14的一侧,各第二凸块32均匀分布在套管27的靠近连杆14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凸块31与第二凸块32抵靠,当缓冲块13受挤压时,第三电机29驱动转轮3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线28卷绕在转轮30上,减缓连接杆26靠近套管27的运动趋势,同时,第一凸块31和第二凸块3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够进一步地减缓连接杆26靠近套管27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得缓冲效果得到加强。

作为优选,为了加强第一凸块31和第二凸块32的缓冲效果,所述第一凸块31的制作材料和第二凸块32的制作材料均为橡胶,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受力后仍然能够恢复,从而加强了第一凸块31和第二凸块32的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地加强缓冲效果,所述连杆14的远离缓冲块13的一端上设有活塞33,所述活塞33与油管15滑动连接,能够增加连杆14与油管1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地加强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地加强缓冲效果,所述油管15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活塞33的两侧,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当油管15内的油受到挤压时,会沿着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流动,能够延长连杆14伸入油管15内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地加强了缓冲效果。

当门叶1升起后,移动组件驱动第一限位板3靠近第二限位板4,使得限位杆5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后,驱动单元驱动滑环7向上移动,带动两个夹紧单元夹紧限位杆5,对限位杆5起到支撑效果,从而进一步地对门叶1提供支撑力,使得门叶1的稳定性更好,在门叶1的升降过程中,通过连杆14、油管15和第二弹簧16对缓冲块13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两个缓冲单元对缓冲块13起到进一步地缓冲作用,使得门叶1在升降过程中受水流影响而产生的晃动、位移更小,从而提高了门叶1的稳定性,提高了该装载闸门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好的安全可靠的装载闸门,通过限位机构对门叶1起到限位支撑作用,减少了人力需求的同时,能够保证门叶1的稳定,从而提高了该装载闸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与现有的限位机构相比,该限位机构通过移动组件和限位杆5对门叶1起到支撑作用,又通过夹紧组件对限位杆5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得该限位机构的支撑效果更好,通过缓冲机构减轻门叶1升降过程中的晃动,从而使得门叶1偏移的概率减少,从而提高了该装载闸门的稳定性,与现有的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通过多重缓冲使得缓冲效果更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