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3307发布日期:2018-10-02 20:51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沟道中以拦蓄山洪及泥石流中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拦挡建筑物。它是荒溪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坝高一般为3~15m。栏沙坝的作用:拦蓄山洪或泥石流中的泥沙(包括块石),减轻对下游的危害;抬高坝址处的侵蚀基准,减缓坝上游沟床坡降,加宽沟底,减小水深、流速及其冲刷力;坝上游拦蓄的泥沙掩埋滑坡的剪出口,使滑坡体趋于稳定。拦沙坝,使荒溪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被拦蓄在坝内,以保证位于荒溪冲积扇上的村庄、道路、教堂等建筑设施的安全。当时限于技术及经济条件,主要采用树木或石料修筑简易的原木拦沙坝、木框装石拦沙坝、干砌石拦沙坝、铁丝石笼拦沙坝。

随着水利科学及土木建筑科学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坝型,如孔口式拦沙坝、缝隙式拦沙坝、格栅式拦沙坝、栅状拦沙坝、金属缆绳拦沙坝等。日本在17世纪开始兴修防沙坝。中国土石山区及石山区的农民,在开发与利用山区土地资源及水土保持实践中,普遍修建过大量的干砌石拦沙坝,用以拦截泥沙,建设沟道中的农耕地或果园。中国南方山区的农民,为了防止岩屑(如石英砂)及土沙淹埋下游农田,也在沟道中修筑拦沙坝。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拦沙坝存在以下问题:

1.不便于内部清理,容易造成淤堵,造成结构性的损坏;

2.富于丰富养分的淤泥得不到充分的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不便于内部清理,容易造成淤堵,造成结构性的损坏;富于丰富养分的淤泥得不到充分的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基体、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下层沉积拦沙仓、主取水排水口、副取水排水口、闸门、进出水导流凸起、支撑固定楔子、应急拦沙取沙仓、弹子凹槽、应急排沙闸固定轴、应急排沙闸、取水过滤网、取沙挡板、取沙内腔管和分流取水沉积腔;所述钢筋混凝土基体的四边上均设有支撑固定楔子,且钢筋混凝土基体内部设有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下层沉积拦沙仓、主取水排水口、副取水排水口和闸门;所述主取水排水口进水口一侧上端联通两个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所述主取水排水口进水口一侧下端联通两个下层沉积拦沙仓;所述主取水排水口两侧各设有副取水排水口,且副取水排水口与主取水排水口通过钢筋混凝土墙相间隔;所述主取水排水口出水口一侧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层隔板;所述隔板内部设有一个弧形凸起弹子凹槽,且弹子凹槽凸起边缘安装有应急排沙闸固定轴;所述弹子凹槽通过应急排沙闸固定轴连接应急排沙闸;所述隔板联通应急拦沙取沙仓;所述两个应急拦沙取沙仓分别位于底端两侧的两个进出水导流凸起内部,且应急拦沙取沙仓底端安装有取沙挡板;所述每个下层沉积拦沙仓内部安装有一个取沙内腔管;所述主取水排水口和副取水排水口出水口一侧安装有取水过滤网,且取水过滤网为可拆卸零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和副取水排水口出水端一侧设有分流取水沉积腔。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沉积拦沙仓顶端为通过螺丝连接的,可拆卸的钢板,且取下钢板后可取出取沙内腔管。

进一步的,所述主取水排水口中间安装有钢筋混凝土墙,将主取水排水口分为左右两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取沙内腔管顶端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安装有半透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下层沉积拦沙仓、取沙挡板、取水过滤网和分流取水沉积腔设置,解决了不便于内部清理,容易造成淤堵,造成结构性的损坏的问题,下层沉积拦沙仓前端、取沙挡板和取水过滤网均可以拆卸,通过拆卸取下层沉积拦沙仓前端钢板、取沙挡板和取水过滤网,可以将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内部部分暴露在外,便于清理内部淤堵,同时分流取水沉积腔位于出水端一侧便于清理。

2.本实用新型的取沙内腔管和取沙挡板的设置,解决了富于丰富养分的淤泥、淤沙得不到充分的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拆卸取沙挡板,可以从应急拦沙取沙仓内取出淤泥、淤沙;取下下层沉积拦沙仓前端钢板后,可以将取沙内腔管连带取沙内腔管内部沉积的淤泥、淤沙一并取出,使富于丰富养分的淤泥、淤沙充分的回收利用。

3.本实用新型的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的设置,在水势过大时可从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进行分水,减轻了主取水排水口、副取水排水口的排取水压力,避免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因水势过大而产生结构性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B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基体、2-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3-下层沉积拦沙仓、4-主取水排水口、5-副取水排水口、6-闸门、7-进出水导流凸起、8-支撑固定楔子、9-应急拦沙取沙仓、10-弹子凹槽、11-应急排沙闸固定轴、12-应急排沙闸、13-取水过滤网、14-取沙挡板、15-取沙内腔管、16-分流取水沉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基体1、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2、下层沉积拦沙仓3、主取水排水口4、副取水排水口5、闸门6、进出水导流凸起7、支撑固定楔子8、应急拦沙取沙仓9、弹子凹槽10、应急排沙闸固定轴11、应急排沙闸12、取水过滤网13、取沙挡板14、取沙内腔管15和分流取水沉积腔16;所述钢筋混凝土基体1的四边上均设有支撑固定楔子8,且钢筋混凝土基体1内部设有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2、下层沉积拦沙仓3、主取水排水口4、副取水排水口5和闸门6;所述主取水排水口4进水口一侧上端联通两个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2;所述主取水排水口4进水口一侧下端联通两个下层沉积拦沙仓3;所述主取水排水口4两侧各设有副取水排水口5,且副取水排水口5与主取水排水口4通过钢筋混凝土墙相间隔;所述主取水排水口4出水口一侧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层隔板;所述隔板内部设有一个弧形凸起弹子凹槽10,且弹子凹槽10凸起边缘安装有应急排沙闸固定轴11;所述弹子凹槽10通过应急排沙闸固定轴11连接应急排沙闸12;所述隔板联通应急拦沙取沙仓9;所述两个应急拦沙取沙仓9分别位于底端两侧的两个进出水导流凸起7内部,且应急拦沙取沙仓9底端安装有取沙挡板14;所述每个下层沉积拦沙仓3内部安装有一个取沙内腔管15;所述主取水排水口4和副取水排水口5出水口一侧安装有取水过滤网13,且取水过滤网13为可拆卸零件。

其中,所述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2和副取水排水口5出水端一侧设有分流取水沉积腔16。

其中,所述下层沉积拦沙仓3顶端为通过螺丝连接的,可拆卸的钢板,且取下钢板后可取出取沙内腔管15。

其中,所述主取水排水口4中间安装有钢筋混凝土墙,将主取水排水口4分为左右两部分。

其中,所述取沙内腔管15顶端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安装有半透膜,半透膜可以允许水从中渗出,使取沙内腔管15内。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将支撑固定楔子8砸入河流溪流两岸的岩石土壤中,当含有淤沙,淤泥的水流经过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时,经由进出水导流凸起7大部分水流流入到主取水排水口4,少部分水流流入到副取水排水口5内,流入主取水排水口4的水在入口端一侧经过下层沉积拦沙仓3,水流入下层沉积拦沙仓3,淤泥、淤沙在下层沉积拦沙仓3内沉淀下来,水溢满下层沉积拦沙仓3后继续向外流出,经过取水过滤网13时,进行再次过滤;进入到副取水排水口5的水,在流经副取水排水口5的分流取水沉积腔16时时,淤泥淤沙沉淀下来,水继续经过取水过滤网13,取水过滤网13进行再次过滤;当水势大时水位漫过主取水排水口4,进入到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2中,在流经上层应急分流取水仓2的分流取水沉积腔16时时,淤泥淤沙沉淀下来,同时水势大,将应急排沙闸12推开,水流进入到应急拦沙取沙仓9中,淤泥、淤沙在应急拦沙取沙仓9内沉淀下来,水溢满应急拦沙取沙仓9后继续向外流出,当需要取出或清理淤泥,淤沙时,拆卸取下层沉积拦沙仓3前端钢板、取沙挡板14和取水过滤网13,可以将水利工程用拦沙坝装置内部部分暴露在外,清理内部淤堵,其中拆卸取下层沉积拦沙仓3前端钢板可以将取沙内腔管13取出,同时分流取水沉积腔16位于出水端一侧,也便于清理。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