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海上油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3316发布日期:2018-10-02 20:5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海上油品装置,属于油污回收清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上石油开采过程的溢油事件、海上轮船石油泄漏事件以及含油废水排入海中等事件给海洋生物造成严重伤害。油类普遍密度比水小,因此大量的油类漂浮于海洋表面,不仅对经济造成损害,而且大量浮油隔绝了空气进入海水,海生植物缺氧缺光无法进行相应的光合和呼吸作用,动物窒息,海洋丧失良好的自净能力,破坏海洋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幸免。为了人类的健康,为了保护并修复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地球中极其有限的水资源;为了将海上油品回收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对被油污污染的水体进行有效的油品回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将海上油品回收利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行性,急需提供一种回收海上油品装置,以解决海上浮油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收海上油品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回收海上泄漏的大量油品,实现泄漏油品的回收再利用,同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快速应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收海上油品装置,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内部后端的储油仓及设置于所述船体外的集油体;所述集油体由若干进油箱并列连接而成;每一所述进油箱内底部与一分输油管一端连通,所述分输油管另一端与一总输油管一端连通,所述总输油管另一端与所述储油仓连通;每一所述分输油管上设置一泵体和一阀门;所述进油箱的壁面均为透油不透水的疏水亲油性的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的目数为50目~800目。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体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镜像对称的辅助回收机构,所述辅助回收机构包括钢丝绳、固定设置于所述船体尾部一侧的收绳器、一端与所述集油体的外侧壁前端铰接的挡板及设置于所述集油体一侧的折叠构件;所述折叠构件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另一端与所述挡板铰接,所述后臂另一端与所述外侧壁铰接;所述挡板另一端上固定设置一立轴;所述钢丝绳一端缠绕于所述收绳器上,另一端与所述立轴固定连接;所述前臂靠近所述后臂的一端外沿固定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限制所述折叠构件展开呈一直线后,无法继续朝向后方弯折。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单向阀,所述阀门由所述分输油管向所述总输油管单向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后方或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船体和所述储油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强。

2、该装置可以快速完成组装,以快速应对突发的海上油品泄漏。

3、进油箱对油品具有通透性,而对水完全没有透过性,可以有效实现海上油品的回收及再利用。

4、回收油品时,两边设置挡板可以与集油体连接形成喇叭状进口,加大回收量,提高回收效率,且不影响两外侧壁回收油品;正常航行时,两边设置挡板又可以通过折叠机构折向后方,减少航行时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油品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油品时的俯视图;

图8图7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常航行时的俯视图;

图10图9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船体;11、收绳器;12、钢丝绳;2、储油仓;3、总输油管;31、分输油管;4、集油体;41、进油箱;42、金属网;43、外侧壁;5、泵;6、阀门;7、辅助回收机构;71、挡板;711、立轴;72、折叠构件;721、前臂;722、后臂;723、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10,一种回收海上油品装置,包括船体1、设置于所述船体1内部后端的储油仓2及设置于所述船体1外的集油体4;所述集油体4由若干进油箱41并列连接而成;每一所述进油箱41内底部与一分输油管31一端连通,所述分输油管31另一端与一总输油管3一端连通,所述总输油管3另一端与所述储油仓2连通;每一所述分输油管31上设置一泵体5和一阀门6;所述进油箱41的壁面均为透油不透水的疏水亲油性的金属网42;所述金属网42的目数为50目~800目。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油箱41内底部与一分输油管31一端连通,是因为收集到的海面浮油将会集中在进油箱41内底部,这样可以提高输送效率;分输油管31均设置泵体5和阀门6,是为了将进油箱41收集到的海面浮油输送到储油仓2内;进油箱41的壁面均为透油不透水的疏水亲油性的金属网42,该金属网42对油品具有通透性,水完全不能透过金属网42,可以提高进油箱41的回收油品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体4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镜像对称的辅助回收机构7,所述辅助回收机构7包括钢丝绳12、固定设置于所述船体1尾部一侧的收绳器11、一端与所述集油体4的外侧壁43前端铰接的挡板71及设置于所述集油体4一侧的折叠构件72;所述折叠构件72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前臂721和后臂722,所述前臂721另一端与所述挡板71铰接,所述后臂722另一端与所述外侧壁43铰接;所述挡板71另一端上固定设置一立轴711;所述钢丝绳12一端缠绕于所述收绳器11上,另一端与所述立轴711固定连接;所述前臂721靠近所述后臂722的一端外沿固定设置有挡边723,所述挡边723限制所述折叠构件72展开呈一直线后,无法继续朝向后方弯折。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辅助回收机构7是通过在集油体4两侧铰接两块挡板71,在回收油品的过程中,两块挡板71可以与集油体4形成以一个喇叭状的进口,能够更好的收集油品。挡板71与集油体4的外侧壁43通过一折叠构件72来连接。挡板71通过折叠构件72来控制角度,进而控制折叠构件72中前臂721与后臂722之间的角度。前臂721和后臂722的区别仅在于前臂721比后臂722多设置一条挡边723。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6为单向阀,所述阀门6由所述分输油管31向所述总输油管3单向导通,可以防止收集到的油品倒灌回分输油管31中。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体4设置于所述船体1的后方或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船体1和所述储油仓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船体1和储油仓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是为了当储油仓2收集满后,可以迅速更换另一储油仓2,加快收集海面浮油的速度,以达到快速应变的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海上油品装置收集油品时,包括以下程序;

S1、正常航行状态,此时两所述挡板71向后贴靠所述外侧壁43,呈一流线型结构,可以减少航行时所受的阻力;此时所述折叠构件72处于折叠状态;

S2、当需要回收油品时,包含以下步骤;

S2-1、驱动所述收绳器11,使所述收绳器11卷起所述钢丝绳12;

S2-2、所述钢丝绳12带动所述立轴711向前移动;

S2-3、因所述挡板71一端与所述集油体4的外侧壁43前端铰接,所述立轴711固定于所述挡板71另一端上侧,则所述立轴711向前移动,带动所述挡板71向前翻转;

S2-4、所述挡板71向前翻转,则与所述挡板71铰接的所述前臂721将向前移动,且由于所述前臂721与所述后臂722铰接,所述后臂722铰接于所述外侧壁43上,所述折叠构件72将会被逐渐展开;

S2-5、当所述折叠构件72朝所述船体1一侧展开至呈一直线形时,所述挡边723贴合于所述后臂722外沿,限制所述前臂721和所述后臂722的移动,进而限制所述挡板71不再翻转;

S2-6、固定住所述收绳器11,维持所述钢丝绳12长度不变,则此时两边所述挡板71与所述集油体4连接,形成一加大油品的回收量的喇叭状的进口;

S3、当油品回收完成,再次进入正常航行时状态时,包含以下步骤;

S3-1、驱动所述收绳器11,逐渐使所述收绳器11放出所述钢丝绳12;

S3-2、在航行过程中洋流阻力的作用下,所述挡板71将向后翻转;

S3-3、所述挡板71将向后翻转的同时,所述折叠构件72由呈一直线形的状态朝向靠近所述船体1的方向进行折叠;

S3-4、所述挡板71继续向后翻转,直至所述挡板71向后贴靠所述外侧壁43,则所述挡板71停止翻转;

S3-5、固定住所述收绳器11,维持所述钢丝绳12长度不变,则此时两边所述挡板71向后贴靠所述外侧壁43,呈一流线型结构,可以减少航行时所受的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