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295发布日期:2019-01-22 22:2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河道、水库、航道、港池水下的淤泥清理作业中,疏浚回填、挖掘等通常使用绞吸式吹泥装置和抓扬式抓斗挖泥装置等。绞吸式吹泥作业时使用绞刀在水下泥层交界处大力搅拌,使水质受到严重破坏,并以含水量80%左右的泥浆水由排泥管道输送到另外一个地点(纳泥区),然而输送至纳泥区域后必需将该含水量80%左右的水排放回附近的河道或海域之中,因纳泥区容积有限,所以会造成泥浆在得不到充分沉淀的情况下(特别是淤泥严重的土质,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沉淀)就直接将大量的混水排放回附近的河道和海域。导致水质严重污染。对于抓斗式挖泥作业来说,如果作业水域的淤泥过于稀疏松软,淤泥会从挖泥斗中溢出,对水域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倾抛区域也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克服现有清淤疏浚工程作业造成的环保污染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将水下淤泥土直接原质状态下吸送至另外一个地方,彻底解决施工作业时造成水质污染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系统,所述吸泥系统包括传动系统和进泥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进泥系统包括吸泥管结构和吸泥口结构。

较佳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装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与齿轮箱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一曲轴杆和第二曲轴杆,所述第一曲轴杆和所述第二曲轴杆分别与两个个所述连杆机构相连。

较佳的,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上装的所述第一曲轴杆和所述第二曲轴杆的所指方向相反。

较佳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传动杠杆连接,所述传动杠杆安装在轴承架上,所述传动杠杆与导向传动连杆连接,所述导向传动连杆与导向接杆连接,所述导向接杆上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设置在导向缸内,所述导向接杆与推杆连接,所述推杆上装第一柱塞,所述第一柱塞设置在泥缸内。

较佳的,所述齿轮箱安装在齿轮箱基座上,所述轴承架安装在杠杆基座上,所述导向缸安装在泥缸及导向缸基座上,所述导向缸安装在泥缸及导向缸基座所的安装位置较所述杠杆基座低,所述杠杆基座的安装位置较所述齿轮箱基座低。

较佳的,所述吸泥管结构包括分岔管,所述分岔管分别与第一分接管和第二分接管相连,所述第一分接管和所述第二分接管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杆机构相连,所述第一分接管和所述第二分接管上分别安装有出泥管,所述分岔管与橡胶短接管相连,所述橡胶端接管与橡胶长接管相连,所述橡胶长接管与长直管相连,所述长直管与吸头角度调节接头相连,所述吸头角度调节接头与吸头总程相连,所述吸头总程与吸泥口结构相连。

较佳的,所述橡胶短接管和所述橡胶长接管内分别设置有钢环。

较佳的,所述吸泥管结构内设置有门式单向自闭阀。

较佳的,所述吸泥口结构包括总扩展口,所述总扩展口上装有启闭门支架,所述启闭门支架上安装有启闭门,所述启闭门上设置有第一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固定在液压缸支架上,所述液压缸支架安装在所述启闭门支架上,所述总扩展口内部装有杂物防护栅。

较佳的,吸泥口结构上安装有横移滑轮,所述横移滑轮上设置有滑轮钢丝。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机械式传动装置,排除了液压系统传动的功率损耗(约45%),从而达到高效节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使用吸力将淤泥抽取出来,避免了在水下泥层交界处大力搅拌而使水质受到严重破坏,起到了极好的生态环保效果;

3、直接将吸泥头结构置于淤泥中使得在抽取时抽得的淤泥含水量大大减少,避免了将水重新放入河道或海域中而造成的水质破坏;

4、所述吸泥装置对于排泥管输送的压力也远远大于绞吸式离心式泥泵的压力好几倍,使用效率更加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传动系统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传动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进泥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进泥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吸泥口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的吸泥口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吸泥装置包括:

传动系统1、进泥系统2;

所述传动系统1包括动力机构11和连杆机构12,所述动力机构11包括发动机111,所述发动机111安装于发动机基座上,所述发动机111上设置有离合器112,所述离合器112的输出轴与齿轮箱114的输入轴同心,并且通过联轴器113相连;

所述齿轮箱114固定在齿轮箱基座上,所述齿轮箱基座固定在所述船体1 中,所述齿轮箱114的输出轴两端分别接有第一曲轴杆115和第二曲轴杆116,所述第一曲轴杆115和第二曲轴杆116所指方向相反,夹角为180度,径向呈一条直线;

所述第一曲轴杆11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114的输出轴,另一端与连杆机构12相连,所述连杆机构12包括连杆120,所述连杆120一端与所述第一曲轴杆115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杆120的另一端与传动杠杆 121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传动杠杆121安装于轴承架122上,所述轴承架122固定在杠杆基座上,所述杠杆基座高度比所述发动机基座和齿轮箱基座低一定程度,在所述传动杠杆121摆动到最大位置时,所述连杆120呈水平状态;

所述传动杠杆121的另一端与导向传动连杆123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导向传动连杆123置于导向缸124中,所述导向缸124安装于泥缸及导向缸基座上,其上设置有四个固定圆环,所述导向缸124安装于一边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圆环上,其安装的高度比所述轴承架122低一定程度,保证所述导向缸124的中心线与所述传动杠杆121另一端摆动到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中间保持水平,可以减少所述导向传动连杆123相对于所述导向缸124径向的摆动幅度,从而有效的减少所述导向缸124的直径,减少所述导向缸124 的安装空间,降低成本;

所述导向传动连杆123另一端与导向接杆125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导向接杆125另一端与推杆126的一端通过轴销连接,所述导向接杆125 靠近端部连接轴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直径与所述导向缸 124的内径相匹配,其中间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接杆125直径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导向接杆125穿过所述导向滑块中的圆孔,并固定在所述圆孔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块设置为两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向接杆125两端的靠近连接轴处,所述导向滑块在所述导向接杆125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所述导向缸124内部,其可以所述导向接杆125的自由度,使得所述导向接杆 125在所述导向缸124中只能沿着所述导向缸124的轴向发生位移,固定力的传动方向;

所述泥缸及导向缸基座的另一边的两个所述固定圆环上安装着泥缸127,所述泥缸127一端设有封板128,所述封板128中间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大小与所述推杆126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推杆126穿过所述圆孔,其另一端与安置在所述泥缸127内部的第一柱塞129相固定,所述第一柱塞129的直径比所述泥缸127的内径略小,所述第一柱塞129外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当所述橡胶密封圈套在所述第一柱塞129上后,所述第一柱塞129和所述泥缸 127之间不留一点空隙,所述第一柱塞129在所述推杆126的带动下,在所述泥缸127内来回做往复运动,产生吸力和推力;

较佳的,在所述封板128下端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可以平衡内外大气压,使所述推杆126可以向后拉动,同时在装置发生漏泥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检查所述泥缸127内的各个装置是否损坏;

较佳的,所述第二曲轴杆116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曲轴杆115相同的连杆机构12,其两者的连接方式也相同。

实施例二

如上述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进泥系统2包括吸泥管结构21和吸泥口结构22;

所述吸泥管结构21包括分岔连接管210,所述分岔连接管210为三岔管结构,所述分岔连接管210包括短直管2101、第一岔管2012和第二岔管2013,所述第一岔管2012和所述第二岔管2013为所述短直管2101所分岔延伸出的管道,所述第一岔管2012末端与第一分接管2014相接,所述第一分接管2014 为两根管道垂直相接结构,水平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岔管2012末端相接,其与第一岔管2012垂直的面上平行的延伸出第一短管,所述第一短管外直径与和第二曲轴杆116相连的所述连杆机构12中的所述泥缸127外直径相同,两者通过法兰密封固定连接,相同的,第二岔管2013末端与第二分接管2015 相接,所述第二分接管2015与所述第一分接管2014的结构镜像相同,其水平管道上也平行的延伸出第二短管,所述第二短管与和第一曲轴杆115相连的所述连杆机构12相连,同样用法兰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分第一接管2014 和所述第二分接管2015的竖直管道上开有一孔,用于连接出泥管211;

较佳的,所述第一岔管2012和所述第一分接管2014的连接口内装有第一门式单向自闭阀,所述第二岔管2013和所述第二分接管2015的连接口内装有第二门式单向自闭阀;

所述出泥管211为弧形管,其上至少有一处被截断,截断口内设置有门式单向自闭阀,截断处由法兰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泥管211上有两处被截断,截断口内设置有第三门式单向自闭阀和第四门式单向自闭阀,截断处均由由法兰连接固定住;

较佳的,从所述第一分接管2012和所述第二分接管2015上接出两根所述出泥管302,在之后合并成一根管道;

所述直管2101末端与一橡胶短接管212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固定,两管的连接口内设置有第五门式单向自闭阀,所述橡胶短接管212内设置有钢环,避免所述橡胶短接管212在所述泥缸127内产生的吸力影响下闭合,使泥浆不能有效通过;

所述橡胶短接管212另一端与橡胶长接管213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所述橡胶长接管213内设置有钢环,避免所述橡胶长接管213在所述泥缸127内产生的吸力影响下闭合,使泥浆不能有效通过;

所述橡胶长接管213另一端与长直管214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所述长直管214为长条圆柱形管道,其另一端与吸头角度调节接头215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所述吸头角度调节接头215的另一端与吸头总程216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所述吸头角度调节接头215的两端管口平面并不平行,可以更换不同的所述吸头角度调节接头215来调节所述吸头总程216的朝向;

较佳的,所述长直管214和所述吸头角度调节接头21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六门式单向自闭阀;

所述吸头总程216的为圆台形空心管结构,其小口的一端与所述吸头角度调节接头215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其大口的一端焊接在吸泥口结构22 上;

实施例三

如上述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吸泥口结构22包括总扩展口221;

所述总扩展口221包括相对两面贯穿的中空长方体2211,所述中空长方体2211的一贯穿面装有第一分扩展口2212,所述第一分扩展口2212为四块金属板围成的梯形台,其小口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中空长方体2211上,所述第一分扩展口2212上焊接有启闭门支架222,所述启闭门支架222上设置有与启闭门223相契合的凹槽,所述启闭门223滑动安装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第一分扩展口2212上被所述启闭门223下端紧贴的一面上开有一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与所述启闭门223下端形状面相同,同时,所述凹槽从所述启闭门支架222向所述中空长方体2211内延伸至其底面,使整扇所述启闭门223沿着所述启闭门支架222滑动向下时完全通过所述长条孔,并契合与所述中空长方体2211内;

所述启闭门223上方固定连接第一液压装置,所述第一液压装置包括小型推杆224,所述小型推杆224另一端连接着第二柱塞225,所述第二柱塞225 位于启闭门液压缸226内部,所述启闭门液压缸226两端都有密封盖,一端的密封盖可以使所述小型推杆224通过,所述启闭门液压缸226的缸体两端均设有液压管,用于输送液压油,来控制所述第二柱塞225的上下位移,从而通过所述小型推杆224来带动所述启闭门223的开关,所述第一液压装置包括中的所述启闭门液压缸226固定在液压缸支架227上,所述液压缸支架 227焊接在所述启闭门支架222上;

较佳的,所述第二柱塞225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使所述第二柱塞225 和所述启闭门液压缸226之间没有紧密贴合,没有缝隙;

在所述启闭门支架222这一方向上的所述中空长方体2211未贯穿的一面上开有一大孔,所述大孔的形状与所述吸头总程216的大口的一端相同,所述大孔与所述大口端焊接在一起,使所述总扩展口221和吸泥管结构21连接在一起;

所述中空长方体2211的另一贯穿面装有第二分扩展口2213,所述第二分扩展口2213结构和其上的装置结构与所述第一分扩展口2212的结构和其上的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吸泥口结构22为两侧对称结构;

较佳的,上述提及的第一至第六门式单向自闭阀所开启的方向上的一小段管道略微向外凸起一个弧度,其凸起的弧度可以保证吸入淤泥时,所述的第一至第六门式单向自闭阀的开口始终小于35度,这有效的减小所述门式单向自闭阀开启的幅度,并尽可能的减少开启过大在排出淤泥时,减少淤泥倒流出去的问题;

较佳的,在所述第一分扩展口2212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2213内设置有杂物防护栅228,所述杂物防护栅可以为栏杆状,也可以为网状,斜置于所述第一分扩展口2212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2213内,其作用是用来拦截存在淤泥中的固体物质;

较佳的,在所述第一分扩展口2212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2213上方设置有阻水挡板。

实施例三

如上述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图2、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吸泥口结构22上的所述第一分扩展口2212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2213上分别安装着横移滑轮 229,所述横移滑轮229上设置有滑轮钢丝,通过拉动所述横移滑轮229来控制所述吸泥口结构22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较佳的,在通过所述横移滑轮229控制所述吸泥口结构22向一侧移动时,所述吸泥口结构22中与之的相同一侧的所述启闭门223打开,另一侧的那扇关闭,这提高了吸取淤泥的效率。

实施例七

如上述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8所示,所述吸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由所述发动机111带动所述齿轮箱114输出轴旋转,使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曲轴杆115和第二曲轴杆116来回推拉所述连杆机构12。所述第一柱塞129 在所述泥缸127内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柱塞129拉回时产生吸力(一个大气压加上所述钢丝滚轮牵拉所述吸泥口结构22所增加吸口的有效压力),同时向内开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门式单向自闭阀自动打开,同时所述出泥管211内向外开的第三和第二门式单向自闭阀因为受到所述第一柱塞129 的吸力和外部泥土返回的压力而自动关闭,使淤泥进入泥缸127,当所述泥缸 127内的第一柱塞拉217到终点而所述泥缸127的泥土已满足,此时所述第一柱塞129即转变为向前推动,所述第一门式单向自闭阀自动关闭,同时所述出泥管211内向外开的第三和第二门式单向自闭阀也相应自动开启,那么泥土就从所述出泥管211排出(工作时所述第一柱塞129的推力设计30公斤/cm2 以上),并且所述第一曲轴杆115和第二曲轴杆116分别连接的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其一个推动产生压力将所述泥缸127里的淤泥从所述出泥管211中排出时,另一个则进行拉动,两者反复运行,将淤泥从外部吸入所述泥缸216 内,并从所述泥缸216经过所述出泥管302排出;在吸泥工作时,所述吸泥口结构22两侧的所述横移滑轮229也随所述滑轮钢丝向作业方向牵拉,如果所述吸泥口结构22被所述横移滑轮229向左牵拉,则左侧的所述启闭门223 打开,同时右侧的所述启闭门223关闭;如果所述吸泥口结构22被所述横移滑轮229向右牵拉,那么右侧的所述启闭门223打开,同时左侧的所述启闭门 223关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