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凹式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844发布日期:2018-11-07 20:51阅读:88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凹式绿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凹式绿地,属于城市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凹式绿地是一种高度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满满渗透到地下,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吸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

一篇公告号为CN20661666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包括滞水层、种植土层、生物过滤层、砾石层和素土层,还包括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第一溢流管的上端的溢水口位于下凹式绿地的预设最高水位处,第二溢流管横卧于砾石层内,第一溢流管与第二溢流管连接。

上述专利中的下凹式绿地可以及时将高出下凹式绿地最高液位线的水体从第一溢流管排出,出于美观考虑,溢水口通常不会很大,这样当遇到暴雨或洪水时,溢水口往往来不及将积水排进第一溢流管,雨水积存甚至溢到硬化的路面上,影响人们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遇暴雨或洪水时排水不及时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下凹式绿地,在遇暴雨或洪水时可以自动打开第二溢流口,增加排水口加快排水,具有排水及时、高地不易积水从而方便人们出行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下凹式绿地,包括两侧的高地和中间的凹地,凹地底部设有蓄水箱,凹地中间设有贯穿凹地并连通蓄水箱的溢流井,溢流井在靠近凹地上表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溢流井的顶端设有转动开合的溢流井盖,溢流井盖的下方设有限位件,当溢流井盖抵接限位件时,溢流井盖封闭溢流井,蓄水箱中设有浮块,浮块连接有竖直穿过溢流井的连杆,当蓄水箱中水满时,连杆的顶端抵触并打开溢流井盖形成第二溢流口,蓄水箱的上端设有与市政管网连通的排水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雨水较小时,凹地中的水可以通过凹地向下缓缓渗透或通过第一溢流口流进溢流井中,当遇到暴雨或洪水时,凹地中的雨水首先通过第一溢流口进入蓄水箱中,随着蓄水箱中水位上升,浮块在浮力作用下带动连杆向上运动,当蓄水箱水满时,连杆的顶端抵触并打开溢流井盖形成第二溢流口,凹地中的积水同时通过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流进蓄水箱中,并通过蓄水箱上部的排水管排进市政管网中,达到及时排水、避免水溢到高地影响人们出行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溢流井盖包括两块结构相同且一端与溢流井顶部铰接、另一端互相抵触的盖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溢流井盖采用一端与溢流井顶端铰接、另一端互相抵触的盖板抵触而成,有助于减小连杆在打开抵触的盖板时的阻力,方便打开第二溢流口。

进一步优选为:连杆的顶部设有用于抵触并打开溢流井盖的顶块,顶块为锥形,两块盖板互相抵触的一端设有与顶块形状契合的顶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锥形的顶块与顶槽配合打开盖板更加容易,且盖板在顶块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并搭靠在顶块的锥面上,两侧形成第二溢流口,当蓄水池中的水减少时,浮块带动连杆下降,此时盖板在重力作用下重新转动至盖合溢流井口,阻挡外部垃圾从溢流井中进入蓄水箱。

进一步优选为:连杆为T形结构,包括位于溢流井中的竖直部和位于蓄水箱中的水平部,水平部的长度大于溢流井的直径,浮块设有两块且分别固定于水平部的两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块固定在T形连杆的水平部两端,且水平部的长度大于溢流井的直径,这样在浮块到达蓄水箱的顶部时,水平部可以卡在蓄水箱内,阻止浮块从溢流井中浮出,使连杆向上打开溢流井盖时保持不高于盖板,从而保证连杆下降时顶块不会阻碍溢流井盖自动盖合。

进一步优选为:限位件包括两块固定在溢流井内的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蓄水箱中的水减少时,漂浮于水面的浮块会下降,带动连杆下降,此时盖板由于自身重力会向下转动,卡块在盖板转动至互相抵触时限制盖板进一步向下转动,从而使溢流井盖保持闭合状态。

进一步优选为:浮块上设有通孔,蓄水箱中设有穿过通孔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与蓄水箱的顶部和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块在蓄水箱的水面上受到浮力,由于水面不平稳,浮块可能会来回晃动,不利于连杆稳定打开溢流井盖,因此限位杆穿过浮块上通孔,使浮块及连杆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第一溢流口的高度小于凹地上表面到高地的距离,溢流井盖与高地齐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溢流口用于将凹地表面附近的雨水排进溢流井中,当凹地积水较多溢至高地时,溢流井盖打开,将溢到高地上的积水引流溢流井中。

进一步优选为:凹地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滞水层、种植土壤层、砂层和砾石层,高地由原土层构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地由滞水层、种植土壤层、砂层和砾石层构成,结构简单且合理,能够对渗入凹地中的水分层净化,提高凹地的净化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遇到大雨或洪水时,积水首先从第一溢流口进入蓄水箱中,蓄水箱中水位上升,漂浮于水面的浮块带动连杆一起向上运动,当蓄水箱中水满时,连杆正好打开溢流井盖并保持盖板搭靠在连杆顶部的顶块上,此时水可以从第二溢流口进入蓄水箱并通过蓄水箱上部的排水管排进市政管网中;

2.当蓄水箱中的水位下降时,浮块和连杆也一起下降,此时搭靠在顶块上的盖板由于自身重力会向下转动,限位块将盖板限制在水平面上并保持抵触,将第二溢流口封闭,阻止外部的垃圾通过第二溢流口进入蓄水箱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溢流井盖闭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溢流井盖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凹地;11、滞水层;12、种植土壤层;13、砂层;14、砾石层;2、高地;21、原土层;3、蓄水箱;31、排水管;32、过滤板;4、溢流井;41、第一溢流口;411、筛网;42、溢流井盖;421、盖板;43、第二溢流口;44、顶槽;45、限位件;451、卡块;5、浮块;51、通孔;6、连杆;61、水平部;62、竖直部;621、顶块;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下凹式绿地,如图1所示,包括中间的凹地1和两侧的高地2。凹地1由上至下包括滞水层11、种植土壤层12、砂层13和砾石层14,高地2由素土层21构成,砂石层13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蓄水箱3,凹地1中心设有贯穿凹地1并连通蓄水箱3的溢流井4。

如图1所示,溢流井4在靠近凹地1上表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溢流口41,第一溢流口41的高度小于凹地1上表面到高地2的距离,第一溢流口41上固定安装筛网411,溢流井4的顶端设有转动开合的溢流井盖42,溢流井盖42与高地2齐平。蓄水箱3中设有浮块5,浮块5连接有位于溢流井4内的连杆6,当蓄水箱3中水满时,连杆6的顶端抵触并打开溢流井盖42形成第二溢流口43(参见图2),蓄水箱3的上端设有与市政管网连通的排水管31。

如图1所示,溢流井盖42由两块形状相同的盖板421分别与溢流井4顶端铰接构成,两块盖板421在水平状态时互相抵触封闭第二溢流口43,在溢流井4内部盖板421的下方设有限位件45,限位件45包括有两个用于阻止盖板421向下转动的卡块451,从而保持盖板421水平闭合状态。

如图1所示,连杆6呈T形,包括垂直固定连接的水平部61和竖直部62,水平部61的长度大于溢流井4的直径大小,浮块5设有两块,分别固定在水平部61的两端;竖直部62竖直插入溢流井4中,竖直部62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个锥形顶块621,两块盖板421的抵接处开设有与锥形顶块621形状契合的顶槽44,当蓄水箱3中水位上升时,浮块5带动连杆6上升,顶块621推动盖板421向上转动,当蓄水箱3中水满时,顶块621依然处在两块盖板421的内侧且两块盖板421恰好搭靠在顶块621上,两侧形成三角形状的第二溢流口43(参见图2),供溢到高地2上的积水通过。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防止浮块5在蓄水箱3中的水面上来回晃动,蓄水箱3中竖直固定有限位杆7,如图1所示,浮块5上设有与尺径等于限位杆7尺径的通孔51,限位杆7穿过浮块5,将浮块5限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如图1所示,蓄水箱3的顶端盖合有一块带有滤孔的过滤板32,过滤板32一方面保证凹地1中的水可以渗到蓄水箱3中,另一方面用于防止砾石层14中较大的石块掉落至蓄水箱3内。

工作原理:在遇到大雨或洪水时,积水首先从第一溢流口41进入蓄水箱3中,蓄水箱3中水位上升,漂浮于水面的浮块5带动连杆6一起向上运动,当蓄水箱3中水满时,连杆6正好打开溢流井盖42并保持盖板421搭靠在连杆6顶部的顶块621上,形成第二溢流口43,此时水可以从第二溢流口43进入蓄水箱3并通过蓄水箱3上部的排水管31排进市政管网中;当蓄水箱3中的水位下降时,浮块5和连杆6也一起下降,此时搭靠在顶块621上的盖板421由于自身重力会向下转动,卡块451将盖板421限制在水平面上并保持抵触,将第二溢流口43封闭,阻止外部的垃圾通过第二溢流口43进入蓄水箱3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