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廊道爬坡段钻孔灌浆施工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7100发布日期:2018-11-13 19:5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廊道爬坡段钻孔灌浆施工台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大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大坝为枢纽工程的挡水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为加强基础渗流的处理,通常在大坝基础布置多层帷幕灌浆洞,通过各层帷幕灌浆形成基础帷幕阻挡基础渗流;若基础存在多条规模较大的软弱缓倾角错动带,帷幕灌浆对于规模较大的软弱缓倾角错动带封闭效果较差,在高水头的作用下仍可能沿错动带存在较大的渗流量,给大坝的永久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的处理方式遇到上述存在规模较大的软弱缓倾角错动带的岩质基础,通常会采用在基础帷幕轴线上的错动带上布置廊道的设计,并在上层帷幕洞中钻帷幕灌浆孔穿过廊道的处理方法。廊道的爬坡段倾角较大,钻灌施工期间存在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风险高,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廊道爬坡段钻孔灌浆施工台车,以解决廊道的爬坡段倾角较大,钻灌施工期间存在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风险高,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廊道爬坡段钻孔灌浆施工台车,包括两条互相平行铺设在爬坡段表面的凹槽轨道,能够在凹槽轨道上滑动的操作平台,以及用于为操作平台滑动提供动力的手动葫芦;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左右两端为直角三角形的支撑架,支撑架上面铺设有用于放置钻机的支撑板,支撑架下面左右两侧均设有能够在凹槽轨道中滑动的斜底杆,一个凹槽轨道上设有两个用于卡住支撑架前后两端的夹轨器,夹轨器上设有用于拧紧后使其夹紧凹槽轨道两侧的螺杆;所述爬坡段后端两侧均设有手动葫芦和多个地锚,支撑架后端两侧分别通过同侧的手动葫芦与同侧的地锚连接,支撑架上面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防护栏。

作为优选,所述地锚和支撑架之间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支撑架后侧连接,钢丝绳上设有多个套在地锚上的绳套,每个绳套采用至少三个可拆卸的卡头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前面、左面和右面均设有多根用于提升其强度的斜拉杆。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上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角钢件,支撑板位于两个角钢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栏上全部覆盖有安全网。

作为优选,所述斜底杆前后两端均为上翘的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爬坡段表面均布有若干节锚固件,锚固件下端垂直钉入爬坡段中,锚固件上端与凹槽轨道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和斜底杆均采用10#槽钢制成,凹槽轨道采用14a槽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采用4.5cm厚的木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左右两端为直角三角形,操作平台下面与爬坡段表面平行,使得操作平台上面保持水平,操作平台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防护栏,能够为钻孔作业提供安全平稳的操作空间,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

2.本实用新型钢丝绳上的绳套采用至少三个可拆卸的卡头制成,通过调整卡头的即可调整绳套的位置,可以较为便捷的调整连接地锚和支撑架的钢丝绳长度。

3.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前面、左面和右面均设有多根斜拉杆,能够有效提升台车的整体强度。

4.本实用新型防护栏上全部覆盖有安全网,安全网能够防止体积较小的物品坠落到台车下方。

5.本实用新型斜底杆前后两端均为上翘的弧形,能够减少台车移动过程遇到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廊道爬坡段钻孔灌浆施工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钻机;2、防护栏;3、钢丝绳;4、手动葫芦;5、绳套;6、地锚;7、夹轨器;8、斜底杆;9、凹槽轨道;10、爬坡段;11、锚固件;12、支撑架;13、斜拉杆;14、操作平台;15、角钢件;1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廊道爬坡段钻孔灌浆施工台车,包括两条互相平行铺设在爬坡段10表面的凹槽轨道9,能够在凹槽轨道9上滑动的操作平台14,以及用于为操作平台14滑动提供动力的手动葫芦4;所述操作平台14包括左右两端为直角三角形的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面铺设有用于放置钻机1的支撑板16,支撑架12下面左右两侧均设有能够在凹槽轨道9中滑动的斜底杆8,一个凹槽轨道9上设有两个用于卡住支撑架12前后两端的夹轨器7,夹轨器7上设有用于拧紧后使其夹紧凹槽轨道9两侧的螺杆;所述爬坡段10后端两侧均设有手动葫芦4和多个地锚6,支撑架12后端两侧分别通过同侧的手动葫芦4与同侧的地锚6连接,支撑架12上面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防护栏2。

所述地锚6和支撑架12之间设有钢丝绳3,钢丝绳3一端与支撑架12后侧连接,钢丝绳3上设有多个套在地锚6上的绳套5,每个绳套5采用至少三个可拆卸的卡头制成。

所述支撑架12前面、左面和右面均设有多根用于提升其强度的斜拉杆13。

所述支撑架12上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角钢件15,支撑板16位于两个角钢件15之间。

所述防护栏2上全部覆盖有安全网。

所述斜底杆8前后两端均为上翘的弧形。

所述爬坡段10表面均布有若干节锚固件11,锚固件11下端垂直钉入爬坡段10中,锚固件11上端与凹槽轨道9焊接。

所述支撑架12和斜底杆8均采用10#槽钢制成,凹槽轨道9采用14a槽钢制成。

所述支撑板16采用4.5cm厚的木板制成。

在实施过程中,将钻机1留在该台车上,其它例如工具、钻杆等较小物件全部移除,然后取下所有的夹轨器7,操作手动葫芦4将该台车牵引移动到指定位置,最后再将所有的夹轨器7固定好,以再次将该台车卡住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向下滑动。该台车的操作平台14左右两端为直角三角形,操作平台14下面与爬坡段10表面平行,使得操作平台14上面保持水平,操作平台14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防护栏2,能够为钻孔作业提供安全平稳的操作空间,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

钢丝绳3上的绳套5采用至少三个可拆卸的卡头制成,通过调整卡头的即可调整绳套5的位置,可以较为便捷的调整连接地锚6和支撑架12的钢丝绳3长度。

支撑架12前面、左面和右面均设有多根斜拉杆13,能够有效提升台车的整体强度。

防护栏2上全部覆盖有安全网,安全网能够防止体积较小的物品坠落到台车下方。

斜底杆8前后两端均为上翘的弧形,能够减少台车移动过程遇到阻力。

灌浆钻孔按分序原则进行施工,该台车需要频繁上下移动,爬坡段10廊道坡度大,空间比较狭窄,台车及上面机械、材料重量大。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先确定孔位及台车移动的位置,然后将轨道及四周的物体及移动范围内的所有障碍物清除,将台车上设备与平台固定牢靠,将容易跌落的物品,如钻杆、工具等移除,三脚架搬运至安全地带,确保将轨道上焊渣、水泥浆等杂物清理干净。

台车移动采用两个5t手动葫芦4进行牵引,手动葫芦4位于爬坡段10顶部平台,机座四周用Ф32mm的螺纹钢打地锚6(长1.30m,锚固段1.2m,外漏0.1m)焊接连接,地锚6数量为8个,两侧各4个。手动葫芦4拉链用卡环与台车两端头钢丝绳3连接,以牵引台车在轨道上滑动。

施工台车在移动时,派专人在现场进行指挥警戒,保证台车下方无施工人员的情况下,取下台车夹轨器7、手动葫芦4拉链开始牵引。移动过程中,如遇到台车倾斜或被其他物体卡住移动受到阻力时,要及时停下来查明原因,将障碍物排除后继续牵引。

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