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侧墙施工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1196发布日期:2018-12-14 22:5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侧墙施工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墙施工缝结构,特别是一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侧墙施工缝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工程或房屋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侧墙施工缝渗水是地下结构工程行业性难题,很难有效得到控制,目前都是通过采用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方式来解决,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渗水问题,需要对地下结构侧墙施工缝进行加强设计,提高侧墙抗渗等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侧墙施工缝结构,该结构加强了抗渗等级,极大地减小了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侧墙渗水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侧墙施工缝结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前排渗水止水带和后排渗水止水带,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和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以及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下部埋设在已经完成的下部侧墙内,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和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上部通过多道均匀布置的连接杆连接。

在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和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之间设有中排渗水止水带。

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的顶标高比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的顶标高低3-5cm。

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和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的间距为200-250mm。

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的间距为300-5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侧墙内设置前排渗水止水带和后排渗水止水带,增加了侧墙外侧地下水的绕流线路长度,加强了施工缝的抗渗等级,进而极大地减小了地下结构侧墙渗水的风险。通过采用固定支架和连接杆稳固渗水止水带的结构,使渗水止水带不易变形,便于提高渗水止水带的施工质量,进一步加强了施工缝的抗渗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施工方便,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

图中:1、前排渗水止水带;2、连接杆;3、后排渗水止水带;4、固定支架;5、下部侧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侧墙施工缝结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前排渗水止水带1和后排渗水止水带3,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1和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3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固定支架5,所述固定支架5和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1以及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3下部埋设在已经完成的下部侧墙5内,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1和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3上部通过多道均匀布置的连接杆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抗渗性能,可以在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1和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3之间设有中排渗水止水带,是否需要增加中排渗水止水带可视侧墙外侧土体水量和压力大小确定。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1的顶标高比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3的顶标高低3-5cm。所述前排渗水止水带1和所述后排渗水止水带3的间距为200-250mm。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支架4的间距为300-500mm,固定支架4必须确保前排渗水止水带1与后排渗水止水带3不能发生错位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前、后排渗水止水带下部侧墙钢筋的绑扎;

2)将前、后排渗水止水带下部埋设在其下部侧墙钢筋间;

3)将固定支架与下部侧墙钢筋焊接,确保其与前、后排渗水止水带两侧紧贴,防止前、后排渗水止水带在下部侧墙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发生左右错位;

4)在前、后排渗水止水带上部安装事先预制好的连接杆;

5)将下方施工缝凿毛后,清理干净,浇筑前、后排渗水止水带下部侧墙混凝土。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