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装蚵壳挡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7059发布日期:2018-11-13 19:5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墙,具体是一种网装蚵壳挡墙。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挡墙一般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块等刚性手段,对于沿海海涂地区而言,由于海涂地区的海泥深度较大,海泥流动性较强,以及受潮汐的影响,上述形式的挡墙施工较为麻烦,基础处理成本大,造价较高。沿海地区富产蚵壳,蚵壳材质坚硬,以蚵壳为原料建造的蚵壳厝是闽南地区常见的特色建筑,将蚵壳开发作为海涂地区挡墙的主体材料,可以实现就地取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网装蚵壳挡墙,不仅整体性好、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施工快速方便,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蚵壳资源,有利于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装蚵壳挡墙,包括网装蚵壳生态袋、基础固定板、大孔土工格栅、小孔土工格栅,所述的基础固定板底部设置有若干细长钢钎,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扣环;所述的网装蚵壳生态袋装有蚵壳,堆砌于基础固定板上,用绳扣将第一层网装蚵壳生态袋绑扎固定于扣环上,生态袋之间用绳扣绑扎连接;所述的生态袋堆砌完成后,用大孔土工格栅整体覆盖;挡墙内侧水平铺设有若干层小孔土工格栅,并用绳扣固定连接于挡墙内侧竖向的大孔土工格栅上。

所述的网装蚵壳生态袋为网状结构,网孔孔径小于蚵壳最小直径的二分之一,采用防腐耐拉的弱弹性材料,袋内装有一定级配的蚵壳,袋口用绳扣绑紧。

所述的大孔土工格栅的孔径小于网装蚵壳生态袋短边长的三分之一,大孔土工格栅一端压入基础固定板下方,另一端覆盖挡墙后固定于挡墙内侧的基础固定板扣环上,大孔土工格栅与每层生态袋用绳扣绑扎固定。

所述的小孔土工格栅为防腐耐拉材料,回填土时,分层埋入小孔土工格栅。

所述的绳扣可以为镀锌过塑钢丝或尼龙绳;所述的生态袋之间用绳扣固定连接,是指在生态袋的四个角处,用绳扣将上下左右紧邻的生态袋连接绑定。

所述的网装蚵壳挡墙可以采用台阶状或墙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整体性好、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施工快速方便,适用于淤泥质土和软质土地区;基础固定板可以有效增加基础底面积,提高挡墙的整体刚度,基础固定板底部钢钎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挡墙的抗侧移能力;大孔土工格栅的包裹覆盖可以显著提高挡墙的整体性;网装蚵壳生态袋,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蚵壳资源,有效节约成本;挡墙内侧设置若干层小孔土工格栅,可以形成加筋结构,提高挡墙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蚵壳生态袋;2—基础固定板;3—绳扣;4a—大孔土工格栅;4b—小孔土工格栅;5—钢钎;6—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涂改造的网装蚵壳挡墙,包括网装蚵壳生态袋(1)、基础固定板(2)、大孔土工格栅(4a)、小孔土工格栅(4b)。在距离现有白骨壤红树林约100~150米处,开挖一定深度的表层淤泥后,先将大孔土工格栅(4a)置于基础固定板(2)下方,将基础固定板(2)水平放置于已开挖的基础上,钢钎(5)稍压入底部海泥中;在基础固定板(2)上对称堆放第一层网装蚵壳生态袋(1),并用绳扣(3)将第一层网装蚵壳生态袋(1)绑扎固定于扣环(6)上,继续堆砌网装蚵壳生态袋(1),直至墙顶标高稍大于目前红树林基部标高,生态袋之间用绳扣(3)绑扎连接;生态袋(1)堆砌完成后,用大孔土工格栅(4a)由外到内整体覆盖,大孔土工格栅(4a)另一端固定于挡墙内侧的扣环(6)上,大孔土工格栅(4a)与每层生态袋用绳扣(3)绑扎固定;海泥分层回填,回填时,在挡墙内侧水平分层埋入小孔土工格栅(4b),并用绳扣(3)连接固定于挡墙内侧竖向的大孔土工格栅(4a)上,形成加筋结构。网装蚵壳挡墙完工后,即可在内侧堆积的海涂上种植红树,扩建红树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