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建设、拆除的简易电缆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1590发布日期:2018-11-23 18:2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建设、拆除的简易电缆沟。



背景技术:

在配电网建设中,对于正在开发的地块,用户常常需要报装临时用电设备,例如临时施工箱变。临时施工箱变以就近环网柜作为电源点,拉通电缆至用户用地红线内的箱变高压柜。该段路径的电缆常常使用直埋方式埋设,由于用户红线内施工频繁,常常发生该段电缆被施工机具破坏的情况;电缆沟埋设方式能够保护电缆,但对于用户来说,建设、拆除电缆沟工作量大,且电缆沟造价较高、不能重复利用,因此仍采用直埋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建设、拆除的简易电缆沟,可重复利用,对临时施工箱变的电缆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建设、拆除的简易电缆沟,所述电缆沟的结构采用开口“U”型,所述电缆沟内底部采用沟槽结构,电缆沿槽放置,所述电缆沟可进行叠放组合,放置多个电缆。

进一步,开口“U”型结构的宽度由开口处向内部逐渐减少。铺设时更为稳固,不易发生水平位移;便于搬运和堆放时的叠放,节省空间便于拆除。

进一步,电缆沟内设有3个沟槽。电缆沟内部底部采用沟槽结构,电缆沿槽放置,不易于其他电缆接触、保证绝缘;考虑环网柜出现间隔数量和临时施工箱变用途,共设计3个沟槽,不造成空间浪费。

进一步,该电缆沟采用预制方式,在工地使用前使用模具按照设计图浇铸完成,在施工现场不需浇筑,节省时间。

进一步,电缆沟的材质选用玻璃纤维水泥,相比于水泥,抗拉强度高、极限延伸率大、性韧、抗碱性好,因此不易破损,可以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预制式,节省时间、缩短工期;

(2)玻璃纤维水泥,不易破损、可重复利用;

(3)开口“U”型,铺设稳固、便于叠放、便于拆除;

(4)底部3个沟槽结构,电缆易于放置、不浪费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缆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缆沟进行叠放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建设、拆除的简易电缆沟,电缆沟1的结构采用开口“U”型,电缆沟1内底部采用沟槽2结构,电缆沿槽放置,电缆沟1可进行叠放组合,放置多个电缆。

具体的,开口“U”型结构的宽度由开口处向内部逐渐减少。铺设时更为稳固,不易发生水平位移;便于搬运和堆放时的叠放,节省空间便于拆除。

具体的,电缆沟1内设有3个沟槽2。电缆沟1内部底部采用沟槽2结构,电缆沿槽放置,不易于其他电缆接触、保证绝缘;考虑环网柜出现间隔数量和临时施工箱变用途,共设计3个沟槽2,不造成空间浪费。

具体的,该电缆沟1采用预制方式,在工地使用前使用模具按照设计图浇铸完成,在施工现场不需浇筑,节省时间。

具体的,电缆沟1的材质选用玻璃纤维水泥,相比于水泥,抗拉强度高、极限延伸率大、性韧、抗碱性好,因此不易破损,可以重复利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