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蓝藻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024发布日期:2018-11-16 20:2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蓝藻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与光合细菌区别是:光合细菌(红螺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氧。它的发展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从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至今已有120多种蓝细菌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与满江红鱼腥蓝细菌(Anabaena azollae)共生的水生蕨类满江红,是一种良好的绿肥。但是,有的蓝细菌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此外,还有少数水生种类如微囊蓝细菌属(Microcystis)会产生可诱发人类肝癌的毒素。蓝藻在大面积爆发后会影响当地的水污染,尤其是饮用水可能会受到极大影响,如果不及时打捞或处理,将会引起城市用水困难,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蓝藻打捞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旋转式蓝藻打捞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而设的支架,支架中部贯穿设有转动轴,两支架之间另设有被所述转动轴贯穿的转动板和辅助固定板,所述转动板与辅助固定板通过固定轴承分别固定摇篮相平行的两侧壁。

其中,所述转动板、与其相邻支架之间设有被转动轴贯穿并牵引的主动齿轮,固定轴承在转动板靠相邻支架的面板上同时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一组固定在转动板上的传动齿轮。

其中,在摇篮远离支架端的外侧设有通过固定架固定的挡板,在摇篮旋转过程中,挡板与摇篮存在接触点。

其中,所述挡板下方设有收集箱。

其中,所述挡板的截面带有圆弧。

其中,所述摇篮为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为,依靠主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依靠传动齿轮的传递牵引从动齿轮的转动,同时从动齿轮与摇篮由于是用一个固定轴承固定的,因此,带动了摇篮进行旋转;在摇篮旋转过程中,摇篮移动至最高高度的一半时,摇篮位于横向行程的最大值,在这个最大值以内设置一个挡板,能够对摇篮的移动起到阻碍,当挡板与摇篮接触时,摇篮的一侧是被挡板阻挡的,摇篮未被阻挡的另一侧是继续移动的,因此,摇篮的两侧形成了移动差,导致摇篮的自动倾斜,方便了蓝藻的倾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能够达到很好的打捞效果及自倾倒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齿轮的转动、传递及从动,能够很好地带动摇篮的旋转,同时不会产生动力不足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网状结构式摇篮,能够很好地对蓝藻进行打捞,同时不产生侧漏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旋转式蓝藻打捞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而设的支架1,支架1中部贯穿设有转动轴2,两支架1之间另设有被所述转动轴2贯穿的转动板3和辅助固定板4,所述转动板3与辅助固定板4通过固定轴承6分别固定摇篮5相平行的两侧壁,所述转动板、与其相邻支架之间设有被转动轴贯穿并牵引的主动齿轮7,固定轴承在转动板靠相邻支架的面板上同时固定有从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之间设有一组固定在转动板上的传动齿轮9,所述摇篮为网状结构。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的一种旋转式蓝藻打捞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而设的支架1,支架1中部贯穿设有转动轴2,两支架1之间另设有被所述转动轴2贯穿的转动板3和辅助固定板4,所述转动板3与辅助固定板4通过固定轴承6分别固定摇篮5相平行的两侧壁,所述转动板、与其相邻支架之间设有被转动轴贯穿并牵引的主动齿轮7,固定轴承在转动板靠相邻支架的面板上同时固定有从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之间设有一组固定在转动板上的传动齿轮9,在摇篮5远离支架端的外侧设有通过固定架11固定的挡板10,在摇篮旋转过程中,挡板10与摇篮5存在接触点,所述挡板10下方设有收集箱12,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截面带有圆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